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轉載-聖嚴法師教您打造美好晚年 文╱聖嚴法師
2023/10/10 09:41:43瀏覽52|回應0|推薦1

轉載-聖嚴法師教您打造美好晚年

文╱聖嚴法師

問:我們要做什麼樣的準備,來迎接老年的人生呢?

答:對社會上的一般民眾而言,三十歲正值壯年,是個人生涯的巔峰,無論是體能或事業都在衝刺的階段;四、五十歲步入中年以後,體力開始走下坡,雄心壯志漸漸衰退;到了六十歲,老年的氣象就出來了。

因此四十歲以後,就應該開始準備。準備什麼呢?不是準備退休不做事了。現在聯合國規定,人要工作到六十五歲才能退休,因此這裡講的準備,是規畫六十五歲以後要做什麼?這些事要在四十歲的時候開始考慮。

通常,多數人會認為「養兒防老,積穀防饑」。現在養兒防不了老,多生孩子也沒有用,因為孩子長大以後不一定會孝養父母。因此有人說,還是存錢吧!多存 一點錢,老了就有保障,但這也是不一定的。因為財富隨時可能不見,也隨時可能會縮水。所以,錢是要有一些,但是適可而止,不是有錢就行了。

至於要做什麼樣的準備以迎接老年生活?第一個準備是要身體健康。健康的身體,需要靠運動、飲食和正常的生活作息。老年時期的健康要從中年時養成,如果中年飲食不節制,暴飲暴食、生活糜爛、作息不規律,老了之後很可能什麼病都會冒出來。

第二個準備是要養成心理的健康,這非常重要。步入中年以後,最好要有宗教的信仰,如果沒有宗教信仰,會容易徬徨。雖然很多人說:「我不需要宗教,我相信自己不會做壞事,我相信自己能夠立身處世,我自己對生命的價值很清楚。」但這些其實都不夠,我們是凡夫,不是聖人也不是神仙,所以有信仰很重要。

事實上,僅有信仰是不夠的,應該還要有宗教的生活和宗教的修養。宗教信仰是一種思想,除了相信它,還要把它視為人生的歸宿。如果有信仰,就可以隨時準備面對死亡,什麼時候會死?死亡之後會到哪兒去?會做什麼?這都是依靠宗教的歸屬感所賦予的。

當生命有了歸屬感,我們必須付出生命的動力,以轉變成生命的價值。所謂生命的動力,是清楚自己要做什麼,必須往哪個方向走;至於生命的價值,則是從動力產生功能而有價值。

因此,我們需要有生活上的修養。如果是宗教徒,則要有宗教的生活和宗教的修養,也就是照著自己的宗教信仰去生活、去實踐,以培養出具有宗教情操的淨化心靈。

(摘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問:我們該如何看待老年時的生命價值?

答:不同社會背景的人有不同的生命價值觀,而且每個人的層次及素質也不一樣,所以沒有辦法對每一個老年人的生命價值做同樣的判斷。

有一些民族認為老人沒有用,對社會、家庭都是負擔,這樣的認知在動物界也是常態。譬如大象老了或生病了,沒有辦法跟象群共同生活時,牠會自己走到象塚去,然後靜靜地在象塚裡等死。還有群體活動的野牛,如果遇到狼、獅子、豹等猛獸攻擊的時候,牠們可能留下老牛去抵抗那些猛獸,讓年輕的小牛逃走。自然界動物的本能就是這樣。

但回過頭來看人類社會,華人社會裡的老年人常自謙為「老朽」,意思是沒有用的人。此外,孔子曾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也常被誤用來形容老人沒有什麼價值。不過,我認為這些說法是個大問題。

以釋迦牟尼佛為例,他活到八十歲圓寂,這對出家人而言是大損失,不但人間覺得很傷痛,連天神都非常地悲傷,因為就此失去了人天的導師。有智慧的人走了,缺少了指導我們的善知識,這是非常傷心的一樁事,也是人間的損失。

(摘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問:老年人除了健康的身體和心理,還應該有些什麼?

答:首先,要維持生活的規律、健康和精進。生活得健康,人格就不會偏差、行為不會胡作非為,也就會有一定的道德標準和倫理觀念,而這就是人格的修養。

此外,還要準備老了以後,自己還可以再做些什麼事?有些人還沒老之前就想著老了以後諸事不做,遊山玩水;或老了以後,去出家傳道;或老了以後,要享受田園生活,做農夫去。

事實上,在還沒有老以前,無法預知老了以後的生活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尤其是自己的健康,允不允許自己做那些事?所以,要準備做什麼,是說不準的。雖然有興趣要做些什麼,將來不一定真的能做得到。

有人說老了以後,就畫畫、寫字;老了以後,再去讀大學,大學讀完再讀碩士、博士,這些都是老了以後的計畫。如果設定不變的目標,到老的時候,不一定能夠兌現;因此目標要有,但也要保持調整彈性。最重要的是,不管在青年、中年階段,都應該活在當下、精進充實自己;有踏實的中年人生,才會有健康、幸福的退休人生。

(摘自《生死皆自在:聖嚴法師談生命智慧》)

問:老年時該如何把握這段歲月?

答:我常笑說︰「夕陽無限好,不是近黃昏;前程美似錦,旭日又東昇。」有宗教信仰和沒宗教信仰的人,到了老年,生活差異就很大。有人可以重新展開第二春,或在心理上已準備好死亡及死後的重生;有人則愈老愈勤於求神問卜,不知未來在哪裡?

老來多照顧自己的身體是應該的,但把它當成生命的全部未免有點可惜。現代人平均壽命逐年延長;老年人雖然體力、心力慢慢損耗,但由於經驗豐富、資源頗多,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是可以再創事業。然而,老年人比較患得患失,禁不起大幅度的失落。青年及中年時衝勁十足,對於人生的起伏及落差,多不以為意;但老年時,對這種大變動的承受力比較差,因為精力已衰退,大不如從前了。

不過,老年的人生像黃金般的蓮花,必須盡力維護。不論從事宗教公益義工,或上空中大學、社區大學繼續進修,都是很有意義的事,可以擴增生命的活力。

以我個人而言,真正開始弘法是五十歲以後的事;對社會的影響力,則是在六十歲建立法鼓山之後才更彰顯。我和弟子們開玩笑,如果我在六十歲之前死了,就沒有法鼓山的志業了。

很多人認為青壯年耕耘,晚年是收成、享福的時候。話雖如此,但人老了是否還要收成名利、地位、權勢?不是的。應該是將你耕耘的結果廣布於社會,與人分享。其實從小到大到老,我們都是一路學習,同時也一路在收成。所以,晚年時應該將你此生的經驗、資源奉獻給社會及其他人,讓下一代有機會發揮才是。

(摘自《歡喜看生死》)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amscl&aid=179956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