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9/30 09:04:29瀏覽31|回應0|推薦0 | |
正確認知國家足球歷史 重建國家隊榮譽心 (分享發哥為亞足聯A級教練班講授內容全文之七) (「笑傲足球部落報」FB發行人龔義三及社長何長發與「樂聯網」連結,在此「龍來共發」分享國內外足球評論:) (相關連結樂聯網發哥園地分享請點入:https://leho.com.tw/archives/99059) 從克藍瑪海德佳到現在 談半世紀台灣足球路改革
寶島台灣足球過去半個世紀以來的開拓,早期全靠大陸及香港名腳代表ROC踢天下,當年第一波改造本土踢球的是德國大師克藍瑪,相隔20年後,另一位FIFA的德國大師海德佳,即發行全球的「臨門一腳」訓練教材策畫人來台,為台灣足球訓練帶來第二波的開導革命,而邁入新世紀之後,巴西派、日本派延伸至目前的英國派教練班底,正試著改革我們的踢球之路。
80年代末期國際足總大師海德佳來台指導帶給我們當代教練的影響,發哥也恭逢其盛。 半世紀前正當國內台灣足球運動起步階段,國際足球大師克藍瑪在上世紀60年代末期來台主持教球講習,曾掀起國內的第一波足球學習熱潮,對我國足運發展影響深遠;在那二十年過後即80年代末期,國際足總另一位大師海德佳也來台指導,帶給我們當代教練的影響,可說是「第二波的克藍瑪震撼」!
德國大師克藍瑪對亞洲足球的影響力,時間點比海德佳早,他在上世紀60年代對整個亞洲地區足球水準的提升,貢獻很大,最具體的事實,他指導日本國家隊獲得了亞洲隊伍第一次的奧運獎牌,在1966年墨西哥奧運獲男足銅牌,克藍瑪甚至被日本人視為他們的「足球之神」。
究竟克藍瑪與海德佳在前後相差兩個年代的亞洲足球開拓之行,他倆的影響力差異在那?
由於60年代的足球環境、潮流、作戰型態等等,與80年代末期並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要比較他倆的影響差異,很重要的一點,必須在意年代的差異。
在克藍瑪來台開拓足球的那個年代,我們都仰賴香港華人代表ROC參加國際賽,本土的球員連單純的控球動作技巧都做不太好,遑論其他的能力,因此,在國內足壇人士的記憶裡,克藍瑪的個人基本動作實在好得令我們稱絕,他親自示範基本動作,可以說克藍瑪的足球震撼,主要是他純熟的個人示範動作,為當時剛起步的台灣足運,帶來了最佳的臨場動作教導典範。
而隨著時空的轉移,60年代足球發展比較重視個人漂亮動作發揮的時代,在後來講求快速、體力戰中,未必完全實用,因此,在80年代後期另一位大師海德佳來台傳授的,已不再著重如何做好單純的某一個動作技巧,而是強調每一個動作應由個體變為連體的表現,簡言之,在做動作之前,灌輸球員要觀察判斷,要閱讀狀況,然後接控球的同時,下一個有建設性的動作也表現出來。
後來的海德佳破除了國內多數的基層教練,過去那停留在克藍瑪玩弄個人技巧的假象裡,他強調的不要控死球,而要控活球的實際操練中,點醒了國內教練以往教球的壞習慣;在這樣活球的運轉下,讓我們看到了透過海德佳的指點,對國內球隊的正面影響力。
而邁入新世紀以來,我們外聘國家隊的執掌教練,間接會影響了本土球員的走向,看看從2005年的外聘教練人選,先後嘗試用過巴西教練,再換來日本教練,隨後又找來一組巴西教練團,接著短暫聘用韓國教練後,又再委托日本足協推存日本教練來台指導了四年時間,2017年10月開始另找來英國教練組。來自不同國家的教練指導,理念總是有別,甚至同國的教練也多少有不同教法出現,卻要台灣球員在過去這一、二十年,不停地轉換適應至少六組外國教練的不同指導,各有優缺點但無法連成一個體系,成效總是打折扣。
發哥再三提醒一點,今天日本足球成功的一個關鍵點,正是在於他們看準方向後,執著於向巴西學習技術的風格,隨後再注入歐洲教練實用的戰術思維,近三十年來堅持這樣的模式長期發展下去,才有今天成功的果實。注意發哥強調的日本足球用「堅持」兩字。
拿幾年前足協公告的「中華女足潛力培訓計畫」,正是沿襲日本成功的模式而為,這計畫多虧有台體女足教練呂桂花擬案獲體育署認同,所爭取到的專款經費,號稱為中華足協提供一個新的培訓方案,但如此重要的規畫案,可曾經過集思廣益並且公開討論透明化之後,才確認採行,還是幾個人說了算數。
拿女足來說,當今足球世界,各強隊都有著鮮明的技術風格與打法。巴西、日本等隊堅持技術足球,北韓、美國女足等隊作風硬朗配合默契。相比之下,我們男、女足的打法有些四不像,進攻套路單一,團隊配合不流暢,加上,技、戰術踢法落後於世界,也是任何自信心和鬥志都無法彌補的漏洞。
日本足球的成功就是我們學習的好對象,跟隨日本那一套並非不好,重點是一定要貫徹執行下去,不是一些人認同與執行著,其他多數人不認同不參與,這裡就要談到組織內的功能效用問題,既然成立教練委員會或技術委員會,甚至還有選訓委員會,就要對統一各級球隊的指導領域共同負責,破除長久以來的教練指導理念不協調問題,而不該只有選訓權利不付責任義務,或者只是虛職背書,那就等同虛設毫無設置的實質意義了。
中國人的智語尊師重道與尊重倫理有學問,一項大工程的啟動要順利達標,務必相關組織發揮功能,絕非幾個人能成大氣候,必須取得共識後,讓多數人認同才可望事半功倍。就像之前推出的「潛力培訓計畫」是好事,還有過去那些年常推的日本派分齡精英培訓工程,到了後半年又加入英國派教練組的國家潛力代表隊培訓及各訓練中心教練研習都一樣,如何擴大成效,那句智語就是個學問了。
抓準方向之後,當然就是要堅持執行下去,統一開導教練思維,再全台札根啟動,過去這麼多年來我們究竟執行了多少,到處是自立門戶的私人俱樂部在收費教導,各搞各的一套,只見零星的耕耘缺乏面的整合開拓,可笑的是我們在FIFA體系下的培訓外,外頭還來個旁支搞獨立組織,自得其樂,不名究理的人還天真以為我們札根有望了!
發哥再強調要想真正提高、重新挑戰亞洲,需要一次徹底的技術革命,現在日本足球在各級球隊中,普及同一種技術型打法和足球理念的模式值得參考,而且要像日本一樣「堅持」下去,更重要的是非得狠抓技術,再造札根才可為。而在痛下決心改造前,必須先徹底解決當前大家各立門戶各吹各的號的嚴重弊端,好好整合足球人的共識與力量,在理念一致的教學領導統御下,才能期待實現台灣足球實力的大突破。
「心態」決定逆轉奇蹟
很多人覺得成功是靠運氣,要想變成大企業家、大名人,總是要等到一個關鍵的時機,才有辦法功成名就,但其實成功者擁有相同的「心態」,他們抱持這份心態,努力去堆疊成功道路,最後他們才能收獲到成功的果實。就像發哥講球常說的「三分球運七分實力」,機運要有,但本身能力一定要到位,最重要的是「心態」決定了最後能否逆轉的奇蹟。
其實能不能成功最關鍵的是態度,真誠地做自己,永遠抱持著自信,找出自己的特色,只要你保有這樣的心態,你也能創造出偉大成就!
全力以赴不是盡力而為
一場球賽逆轉勝的情景不時會出現在球迷的眼前,如此不可思議的起死回生扭轉乾坤,必須要球員有堅持到底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就是務必個個都發揮超過百分之百的全力以赴而不是盡力而為,才能化不可能為可能逆轉勝出。藉發哥隨意窩分享大家網路這則「全力以赴不是盡力而為」的故事:
什麼叫全力以赴?一小孩搬石頭,父親在旁邊鼓勵:孩子,只要你全力以赴,一定搬得起來!最終孩子未能搬起石頭,他告訴父親:我已經拼全力了!父親答:你沒有拼盡全力,因為我在你旁邊,你都沒請求我的幫助!全力以赴就是想盡所有辦法,用盡所有可用資源,不是你一個人在戰鬥!(尤其足球是整體團隊的獨競賽而非靠單打獨鬥)
人生就像一艘航行在大海上的帆船,有時候會順風又順水,但有時候也難免會遇見驚濤駭浪與急流旋渦,甚至是具有顛覆性的暗礁,能不能成功地到達彼岸,往往取決於我們是全力以赴,還是盡力而為。
說到“全力以赴”與“盡力而為”,不由得就讓人想起了曾經的一個經典寓言:
一天一個獵人帶著他的獵犬去打獵,獵人一槍擊中一隻兔子的後腿,受傷的兔子開始拼命地奔跑。獵犬在獵人的指揮下也飛奔而去追趕兔子。可是追著追著,兔子跑不見了,獵犬只好悻悻的回到獵人身邊。獵人開始罵獵犬了:“你真沒用,連一隻受傷的兔子都追不到。”獵犬聽了很不服氣地回道:“我已經盡力而為啦。”
再說兔子帶著傷終於跑回洞裡,它的兄弟們都圍過來驚訝地問它:“那只獵犬那麼凶,你又帶了傷,怎麼跑得過它呢?”。
兔子說:“那獵犬只是盡力而為,而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沒追上我,最多挨一頓罵,而我若不全力以赴的話,我就沒命了。”
在這個競爭相當激烈的社會裡,我們到底是應該盡力而為,還是全力以赴呢?
面對挫折,很多人往往習慣對自己或對別人找藉口:“我已經盡力而為了。”但事實上,盡力而為是遠遠還不夠的,為了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獲得一席生存之地,我們只有盡可能地發揮出人類自身的巨大潛能,全力以赴,方能擺脫一切恐懼和陰影,克服一切困難和障礙,最終心安理得問心無愧地對自己說,“因為我全力以赴,所以我比別人取得了更大的成就。”
有人說,人生就像一場戲;也有人說,人生還不如一場戲,因為人生不能彩排,也無法重來,根本就沒有排練的機會。
在如今這樣一個充滿競爭的時代,每天早上,一隻非洲羚羊醒來,它就知道必須跑得比最快的非洲獅子還要快,否則它就會被吃掉;每天早上,一隻非洲獅子醒來,他就知道必須比跑得最慢的羚羊還要快,否則他就會餓死。不管你是獅子還是羚羊,太陽升起的時候你就得開始跑了,而且要以自己最快的速度,全力以赴地奔跑! |
|
( 時事評論|國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