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中北區長新冠後遺症-胸悶中醫推薦治療 台中西區新冠肺炎後遺症腎功能下降中醫推薦治療 台中沙鹿長新冠
2022/06/29 06:35:44瀏覽48|回應0|推薦0

大雅廣和中醫診所(新冠後遺癥)特別門診

臨床上我們發覺愈來愈多確診者染疫康復後(快篩陰性),但其實有一些後遺癥正影響病患的生活品質

而這些後遺癥應該要被追蹤治療;中醫講究固本培元,身體在經歷與病毒的一場大戰後,雖然敵軍已然撤退但家園殘破

如果您有以下出現的1種後遺癥,並且持續數週之久,就要注意治療。

Q&A:

一、Q1:為什麼會有新冠後遺癥?
A: 大量冠狀病毒在急性感染後繼續潛伏在人體各種組織如腸 道、肝臟或大腦中,並繼續造成傷害。
感染新冠病毒後所引發的廣泛免疫反應,觸發了針對人體組織 的抗體和其他免疫反應,而這些反應引起後續的併發癥。

二、 Q2:新冠後遺癥有哪些?
A: 權威醫學期刊《刺胳針》最新研究顯示,約有7至8成染 疫者康復後至少會出現1個長新冠癥狀,其中最常見的癥狀為

生理上:
●全身倦怠
●呼吸易喘(肺部功能受損)
●肌肉容易痠痛
●胸悶、胸痛(肺部功能受損)
●13%的人出現腎功能下降的現象(性功能退化)
● 腦霧(記憶力、專注力變差)尤其是老人及小孩為高危險群

心理上:
●睡眠障礙(失眠)
●焦慮和沮喪
●憂鬱

65歲以上長者在痊癒後出現神經系統疾病的風險增加,不只如此,還可能出現情緒障礙、藥物濫用等情形。

三、Q3:有新冠癥狀後遺癥該看哪科?癥狀會消退嗎?

A: 廣和中醫可以治療長新冠?
以下舉例,我們如何治療對治的方法:

生理上:肺部主要的後遺癥為肺纖維化,即肺部受到病毒侵擾,組織修復後出現較厚、較硬的疤痕,中醫以潤肺化瘀為治療原則

如:何首烏、當歸、菟絲子等;氣虛下陷酌加補陽之藥物,如:黃耆、人參、柴胡等,需要時可再加麻黃、杏仁等,如此可逐漸改善乾咳、呼吸淺快、血氧飽和度不穩定、倦怠等現象。

嗅覺或味覺障礙方面,可能是因嗅覺或味覺相關細胞受到感染導致發炎和損傷所產生的,可在中醫四診辨證後

透過辛涼、辛溫、益氣、滋陰或補陽的中藥,協助逐漸恢復原有的嗅覺或味覺功能。

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問題,可能與病毒直接或間接造成腦神經、腦微血管損傷有關,可運用如活血化瘀、補氣、補血或補陽藥物

幫助腦神經、腦微血管修復,或用化痰飲藥物幫助代謝廢物排出,亦可酌加麻黃、細辛、辛夷等醒腦藥物,依病人病狀選擇上述適合藥物,協助恢復原有認知功能。

心理上:

新冠肺炎在心理上所產生的睡眠障礙(失眠)、焦慮和沮喪憂鬱。

這類的病人原本或多或少就有自律神經系統失調的問題,只是肺炎疫情促使其病情誘發或加重

廣和中醫對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就有開設專門的門診,所以對於這部份心理疾病的治療已有不少的治療經驗

會運用加味逍遙散、六味地黃丸來調治自律神經失調,視個案情況輔 以針灸「內關」「神門」「三陰交」…來達到藥砭同治之效。

臺中大雅廣和中醫診所運用傳統中藥來調理過度緊繃、亢奮的情緒,依據中醫藥的學理來調理體質;多管其下,改變您的體質,調理平衡

不是單純以藥物來壓制癥狀;經過一系列的療程,很讓您擺脫長清冠後遺癥,讓身體原恢復平衡統合狀態

透過我們診治改善自律神經失調的患者都可以漸漸找回正常的生活品質,使用正確的方式將幫助您擺脫失眠的痛苦!

醫療團隊:

門診時間:

CC115RGG74RG1

「長新冠」有321特徵 確診康復者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隨著確診人數激增,「長新冠」湧現,因為臺中梧棲長清冠焦慮中醫治療康復還是會感到倦怠、走路容易喘,甚至有腦霧(失智)、失眠、胸悶、咳嗽、頭暈、痠痛、體力變差…等癥狀出現,而這是臺中龍井長清冠腎功能下降中醫推薦治療擅長的治療項目。

「長新冠」有321特徵:臺中烏日新冠肺炎後遺癥沮喪中醫推薦治療就是這些癥狀可能在感染後3個月內出現、癥狀會持續超過2個月、無法用其他診斷排除的癥狀,可能就長達1年。,臺中西區新冠後遺癥中醫推薦門診

「長新冠」有很多種,多重器官發炎影響大:

1.腦部發炎就可能會造成腦霧。

2.心臟發炎則造成心肌炎、心血管疾病等。

3.呼吸道發炎,則會出現容易有痰、慢性咳嗽的癥狀。

4.常見肌肉酸痛、腹瀉以及關節痛。

臺中新冠肺炎後遺癥記憶力變差中醫治療長新冠的發生與染疫後癥狀嚴重程度 呈現正相關

新年第一天 文/周玉榮 新年第一天,還差一個小時二十分鐘就要結束了。望著墻上的時鐘,忽然起了心思,很想借用文字,說說這一天。 這一天,很好,睡到自然醒。冬陽灼灼,好上加好。起床,愛人打乒乓球比賽去了,女兒還在睡覺。念初三的女兒,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今天就讓她好好睡一覺吧。于是放輕手腳,燒開水,洗衣服,干起了家務活。待女兒醒來,洗漱弄妥后出去吃早點。兩人兩碗面,她一杯豆漿,我一個雞蛋早餐就飽了。 回家的路上,太陽照在身上,久違的日光浴,讓人心生無比的貪戀。女兒說,媽媽,我們玩會再回家吧。于是,和女兒走上臨河的一條路,散步逛街曬太陽。在一家花店前,一顆顆水仙,已經長有一手掌長,亭亭玉立,惹人憐愛,禁不住停下來看了又看。多年來,一直喜歡養水仙,也越來越覺得水仙適合我這樣的散漫人養,像詩里說的“借水開花自一奇”。養水仙是一件省心省力的事情,只要隔一段時間往盆里注些水,假以時日,就會水到渠成地開出花來。心下打定主意,一會兒逛完街回來買。 閑閑地逛到路口,女兒說要回家做作業。于是她回家,我一個人逛。想起好友要我買的香菜已經買了,于是打電話給她。她說,正在娘家,馬上開車來拿。不過十幾分鐘,就到了縣城,還是那么風風火火。留她吃中飯,她說,好久沒陪父母了,這頓飯得陪父母吃。還說,下午還要趕回市里,孩子還要上補習班。好吧,就不留了,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紀,感同身受。 中午,女兒和約好的同學出去吃火鍋,我原本打算一個人在家隨便對付的,被老公拉著和他的一幫球友去一個農莊吃飯。一桌的菜,土雞湯鮮美,蔬菜新鮮,滿口生香。吃完,老公繼續打他的比賽,我回家睡了一覺,看了幾頁閑書,下午的時間就這么走了。 晚上,文友愛人的布鞋店又開了一家分店,請我們吃飯。新年第一天,生意開枝散葉,自然是一件極好的事。布鞋店里,一雙雙布鞋,雖然都是棉布做的,花色,式樣卻是各各不同。那些女式鞋,不管是洋氣時尚的花格子,還是藍底子白花的民族風,款款吸引眼睛。架子上,兩雙嬰兒鞋格外地招眼。一雙虎頭鞋,虎頭虎腦,虎虎生氣。另一雙老鼠鞋,夸張的長鼻子,機靈的小眼睛。這兩雙鞋,穿在任何一個baby的小腳上,都是滿滿的惹人愛啊。還有一款黑燈芯絨方口鞋,就像小時候媽媽給我做的棉鞋一樣。猝不及防地,那些過往的穿布鞋的舊時光,慢慢在眼前泛起。當懷舊,已經成為一種生命的常態,是否說明我們已經走入生命的下半場。在我,是這樣。 一餐飯吃罷,友人把桌上的飯菜都打包了。友人說,父母心善,家里養著十幾只流浪貓狗,還有人在往她家送。真是一對善良的老人,新年里,送上我這個小輩的敬意祝福。坐友人車回家,車內幾支臘梅清香幽幽。帶回家幾支,一杯清水養著。無事,瀏覽日常關注的幾個微信公眾號。逛進老樹工作室,一個男子,戴禮帽,著長衫,抱著一捧紅梅,男子謙恭,紅梅喜慶。老樹還配了文字,過年老樹無所贈,聊送一捧山中梅。春風已經在路上,估計很快就能回。 待到春風吹起,我抱花去看你。 說盡千言不是,有意總在心里。很喜歡老樹的作品,收藏了他的博客,閑時總喜歡去看看。極盡廖廖的筆墨,家常話一樣的文字,兩者在一起產生的卻是化學反應,是質的變化,總能抓住人心,讓人沉溺。 就像我們過日子,生活盡管瑣碎平淡,日子盡管庸常忙碌,卻有一個又一個的明天,讓我們期待,給我們希望,人生因此生生不息,魅力無限。 忽然想起來,水仙還沒買,明天一準去。 裊裊書香伴新年 文/張松 又過年了,日歷翻開了新的一頁。 這個年,看些書,給大腦補充知識,給心靈添加營養,給浮躁下一劑猛藥。一顆心平和、淡泊,既然有些東西無法強求,何必刻意去追求呢?就好像時間要走,關門也留不住,大一歲,多些閱歷,增長些經歷,雖然生命縮短,但看書可以讓精神的生命延長。 有了網絡,買書方便,輕動鼠標,緊接著快遞小哥敲門,送來縷縷書香。打開包裝,洗手凈案,吸著墨香,進入浩瀚的文字海洋。 年前回家,看心理雞湯般的文字。回家,自然要跟朋友聚會,有在外面打工賺了錢的朋友,衣錦還鄉,一身的名牌,氣勢不饒人,說話擲地有聲;也有在外面沒有賺到錢卻也要裝著“大款”的,比如手上的名表,做工粗糙,一看就知道是廉價貨,可要裝著、憋著……講完了,輪到我,怎么說呢?吹牛,我不會;老實講,怕別人瞧不起。看了書,心態平和了,自己所做的工作如實相告,雖然工資低點,但每天可以和家人在一起,身體健康,沒有什么毛病。簡單的幸福,沒有必要藏著掖著。 年底了,看些美食類書籍。老百姓過年,平時的食材存著攢著,過年這天桌上必須要豐富,雞鴨魚肉,一樣不能少。每年回家,都是母親在廚房忙前忙后,想幫忙卻幫不上,因為平時不下廚,跟鍋碗瓢盆生疏。看了美食書后,回家后比葫蘆畫瓢,雖然慢點,但也可以進廚房,給母親做上一道菜。 翻年了,看些勵志類書籍。職場的競爭很激烈,工作的崗位,不算好也不算壞,有很多人盯著,“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努力找工作”,并非危言聳聽,人就像鐘表,加了發條。時間一長,人累心累。讀些成功人士的勵志故事,體味其中的心酸,看他們怎樣走出困境,然后事業柳暗花明。原來成功人生曾經也“坎坷”過,甚至有時候連吃飯都吃不上,相比之下,我還幸運,有飯吃,有工作,心中就豁然開朗。寫作也一樣,以前寫文章后就急著投稿,然后不停地搜索,發表了,固然高興;未發表,心里沮喪。看書后,心態平和了,寫作并非以發表為目的,而是在寫作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享受碼字的過程。努力吧!剩下的交給時光。 如有閑暇,文學書也要見縫插針地看上一看。如果不看書補充知識,大腦會枯竭,靈感會消失。有些時候埋怨沒有時間,卻發現時間是可以擠出來的,比如外出時兜里帶一本書,等人時翻上幾頁,乘車時可以看上幾章。時間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每天24小時,不多一分,也不少一秒。新年時捎上一本書,將時間握在手中,想看就看,讓這個新年過得有格調,有品位。 今年春節,捧上一本書,沉下心來,吸收書的營養。讓裊裊書香陪伴新年,你就會發現,失去的時間,收獲的是精神上的財富,這個年別有一番情趣。 新年的三個愿望 文/李美麗 元旦到了,我盤算著自己的新年愿景。上學時,“新年新希望”這個從小到大都不陌生的作文題目,不外乎是勉勵自己,認真讀書、友愛同學、尊敬師長。長大一點兒可能會開始鼓勵自己儲蓄存錢、努力減肥等,只不過往往在新的一年倏忽過了一大半時,才發現那些為應付學校或考試而發出的自我期許,往往都成為迎接新年的一時熱血。然而現在呢?當我們不再為學校、更不為考試,就為了自己的時候……到底該許下什么希望呢? 回顧去年一整年的生活得失之后,我告訴自己新年新希望要“三個多一點兒”。 第一就是“寵愛多一點兒”。想愛別人,一定要先懂得愛自己。以我們現在的年齡,通常都是家庭事業兩頭忙,多重的壓力,常常讓自己處于緊張狀態。拼了命為家人、為工作,看似犧牲奉獻,卻不見得一定能得到贊美與掌聲。所以想多留一點兒時間給自己,單純地為自己做些什么。為自己烘焙一份甜點或者去享受一下好久沒做的SPA,和好友吃一頓浪漫晚餐、安排個小旅游,哪怕是只有音樂陪伴的短暫獨處,只要自己覺得可以紓壓放松,那就千萬不要猶豫,要把時間留下善待自己。只有懂得愛自己,才能夠從壓力中適時紓解,生活才會過得有自信、有質感,也更有能力去迎接每個新階段的挑戰。 第二是期許自己“健康多一點兒”。健康就是財富。不管是努力運動或均衡飲食,真要認真執行并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持之以恒。尤其是忙碌之余,不但挪不出時間健身,也常常因為惰性而懶散。今年對健康的期許,就是先從吃“有益”的食物開始,由內而外地照顧自己。就算平常沒時間上健身房,假日也要多和家人一同走出戶外,散步、騎車、爬山,一方面運動,一方面也凝聚彼此的感情。而且不管現在的體態外型如何,絕對不能找“反正我就是這樣了”自暴自棄的借口,而不照顧自己的健康、不注重日常飲食!畢竟如果總是滿臉倦容病態,不管明天有多么美好,又怎么能享受得到呢? 第三點期許是“放下多一點兒”。放下!簡單嗎?放下一點兒對名利的追逐、放下一點兒對物欲的渴望、放下一點兒對情愛的需索、放下一點兒對孩子的要求,放下是哲學、是勇氣,更是終生的學習。人生中總會面臨許多課題,不管是工作上、情感上或是內心的想法,但其實我發現很多的不滿或是憂慮埋怨,往往都是與自己的心過不去;有人惦記著往日風光,也有人擔憂著旁人可能的算計,當然也有人深愛著不愛自己的人,更有人始終記恨著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新的一年,給自己的心多一點兒空間,學習放下并非放棄,而是一種心靈上的解脫,別讓太多的放不下,把自己的人生定格在懊惱憂慮中。 我這三個平凡的愿望表達了我珍愛人生、活出風采的渴望;這三個平凡的愿望,隱含了我許多文化價值和情感訴求;這三個平凡的愿望表達了我對親情的珍視、對快樂人生的美好期待…… 回味我的“三個多一點兒”的新年愿望,雖不是什么讓自己飛黃騰達的宏愿,但卻是新的一年我對自己人生態度的期許,期望新的一年能有一個更新的自己。你呢?許下對自己的期望了嗎?期盼我們都能在許下新年新希望的同時,也要更努力地去付諸實施。 新年賀卡的記憶 文/胡劍英 元旦前夜,兒子找來彩筆、紙板和剪刀,說是老師要每個學生親手制作賀卡,并在新年的第一天早上,送給自己的父母。我在一邊做他的“高參”,幫點小忙,心卻想到了畫夢般的日子里,我送出去的一張賀卡…… 那年我在一家小型機械廠當車工,每天上班站八個小時(加班不算),干著粗重的活兒,下班后,總會拒絕同事的打牌、唱歌邀約,而是直奔家里。在小屋里,我可以休息片刻后,再讀書、涂鴉,有時會把寫的小詩投寄出去。我曾是安徽一家名為《淡水河》民間文學報社的會員,與丁主編有多次書信往來,他也是寫詩的,常指點我寫作,定期郵寄報紙。應該說,我們是相熟的,我也很感謝他。可我那年元旦前幾天投進郵筒的新年賀卡,卻不是送給這位詩兄的,而是寄給了只有文字之緣的一位女編輯。 我現在只記得這位女編輯的名字里有個筱字,對她產生印象和好感,緣于她發表在文學報上的一篇寫參加同學生日聚會的散文。“秀發披肩,不施朱粉,一襲白色連衣裙,一雙白涼鞋”,還有那在嘈雜傖俗氛圍中顯出的清雅情懷,讓我讀來難忘。在那次生日聚會,她送給那個同學的生日禮物,是一張精心選購的賀卡。那張賀卡,很輕,也很重啊! 我送給那位女編輯的新年賀卡,對她來說,是不是也是如此呢?她沒有回贈我這世間溫馨的紙片,卻給我寫來一封信。她寫道,在她收到賀卡后,編輯部的兄弟姐妹都笑話她呢,要她買瓜子請客呢!哈哈,如同一出室內輕喜劇! 事隔多年,我們已經都是中年人了。洛陽多風塵,素衣化為緇。那一襲白色連衣裙,是否也染上了歲月的塵埃?她是不是和我一樣,還在默默地、苦苦地耕耘?文字養顏也養心,也許她變得更加美麗了吧! “爸爸,我給你寫句什么祝賀的話呀?”兒子打斷了我的回憶,抬頭問我。我脫口而出:歲月如馳,不改初心。 新年餃子趣味多 文/張景云 北方有吃年夜飯的風俗,三十這天晚飯基本都在下午一兩點吃,做一桌子好菜,全家圍坐一起,喝點小酒助助興。即使平時不喝酒,年三十的晚飯都要喝些,為了團圓,為了喜慶。吃過晚飯就開始忙著和面,和餡兒,準備包餃子。 今年的餃子我準備了兩樣餡兒,韭菜肉和芹菜肉,人說過年吃韭菜代表長長久久,芹菜自然是老說法,希望家人無論做什么都勤勤懇懇了。一切準備就緒,開始包餃子,搟皮兒的搟皮兒,包的包,一家人圍在一起熱熱鬧鬧。但孩子是不許玩兒面的,平常可以拿個面疙瘩去玩,年三十禁忌,絕對不可以。第一個餃子要包上硬幣,看誰能吃到,誰就是最有福氣的人,因此,我們從小就對餃子里的錢很注重,感覺很神圣,很靈驗,仿佛誰吃了那個錢,誰就真的好運連連。 餃子包好后,等到差不多十點鐘開始煮餃子,吃年夜飯。我往年都包幾個錢餃子,為了哄孩子開心,圖樂呵,但今年大家一致說就包一個,那樣才靈驗。餃子下鍋后,我小心地翻煮著,生怕餃子被我攪破開肚,可是,小心再小心,還是煮破了幾個。撈餃子時,聽到鍋里有嘩啦聲,壞了,唯一的錢掉鍋里了。女兒早坐那里等著吃錢呢,我總不能讓她掃興吧。想到這,我把硬幣撈出塞在另一個餃子里端上桌,特意把那盤餃子放在她的座位旁邊。 吃飯時,女兒一頓排點,鎖定一個盤子開吃,我眼睛盯著那個錢餃子,看看到底誰去夾,快吃完時還是沒人夾,女兒有一次用筷子碰了碰,我以為她會夾起,可是又越過去夾了別的,可能那個餃子有點樣貌丑,所以沒人去夾。我一再提醒,錢有可能會把餃子漲破,但都沒反應,女兒已經吃不下了,可還不甘心。這時,讓我想起我小氣候也這樣,為了吃到錢餃子,一直吃一直吃,就像莫言寫的《懷念過去的年》中一樣,為了吃到錢餃子,把肚子吃得好撐。看著女兒的樣子,我忍住不笑出聲。 一轉身,發現那個錢餃子被婆婆夾了去,她沒發現,錢掉在了她的蒜醬碗里,為了打消女兒繼續找錢的念頭兒,我說不用吃了,我看到錢在奶奶碗里呢。女兒急忙去撈,果然,硬幣明晃晃浮出碗底。女兒像泄了氣的皮球,然后吵著說,怎么就感受不到吃錢的感覺呢。婆婆有些疑惑,說:“我吃的都是韭菜餡,錢不是在芹菜里嗎?”一句話,終于讓我再也忍不住大笑出來。原來我不小心把錢塞進韭菜餡餃子里了,原來是包在芹菜里的,難怪女兒碰了碰那個餃子又放棄了。芹菜和韭菜一眼就能分辨出來。我無言以對,就是笑,然后對婆婆說,肯定是她記錯了,明明吃的芹菜餃子非說是韭菜餃子,婆婆一臉迷惑也不再爭辯,只有我在心里偷笑,只有我明白細里。 吃過飯,女兒還在那揉肚子,埋怨自己沒福氣,我安慰說,那都是迷信,其實,誰也不保證吃到錢就真的幸運,所謂的幸運是要靠努力付出才能實現的。但我們還是喜歡給自己留一線希望,留一份寄托,留一份美好!還是希望在新年里是吃到錢的那個人。 新年之旅 文/謝觀榮 人生就是旅行,從一個地方到另一個地方,從某個時間段到另一個時間段。在每一個人的人生旅行當中,都會遇到很多次新年,每個新年都是讓人難以忘懷的閃光景點。我們總愛探究人生的意義,我們總想知道自然的奧秘,讓我們從每一個新年開始,去感受旅行當中的幸福和煩惱,快樂或憂傷。 新年之旅僅僅只是又一個起點,這個起點處在人生的何種位置都不重要,我們要的就是這個開始。新年之旅的出行方式很多,步行、騎車、乘車、駕車等等。不一樣的人有不一樣的喜好,選擇的旅行方式也不一樣,但人們的心情是相同的,目標是一致的,我們都希望滿懷歡喜地完成旅行。我們出發時心情可能不同,有的人平靜如水,有的人興奮如潮,還有的人憂心忡忡,但是很快,我們的心情就趨于一致,這是旅行者的本能,也是旅行者的福氣。一個普通的旅行者說過,每一天每一時刻都是新的起點,這句富含哲理的話說得極是,但卻也不能因此否定新年的意義,它總是我們生命旅程中光芒閃耀的特殊記號。 新年之旅有兩種形式,一為獨行,二是結伴出行,不管哪一種,追求旅行的極致快樂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喜歡獨行,喜歡隨心所欲自由自在的旅行,這樣的人并不懼怕孤獨,但也渴望有心靈上的朋友。他們或許有顆強烈的好奇心,對旅行好奇,對未來好奇。在旅行當中,總會遇到別人,能否交到知己朋友就要看其造化了。有的人喜歡結伴出行,或舉家外出,或邀親喚友,或跟隨旅行團。喜歡集體行動的人并非心中沒有安全感,也不是內心害怕孤獨,相反,他們都是熱心人,喜歡在人與人相處中體會自我價值,以及體驗集體的強大力量。新年之旅,如果能有一次巧遇或一場邂逅,那真是莫大的福分,但你首先必須在新年之際行動起來。 新年之旅,既要追尋風景名勝,也不要忽略身邊常見的景致。人們旅行的通病是,懷著一種熱切的心情,直奔旅行的目的地,辛苦到達之后,又覺得名過其實,旅行變得無聊乏味。其實,旅行是一個不斷發現的過程,在我們每一步前行中,都能通過不同的角度來看花草樹木,水土山石。世界上沒有兩株完全一樣的花或樹,也沒有一模一樣的山和水,如果你能看出它們的區別,也就是旅行的收獲了。新年之旅途,不奢求如同仙境讓人流連忘返的景致,只祈求在不經意的一瞥中,能夠看出植物的心思,能夠發現飛禽走獸對人的一份小小信任。 說到底,新年之旅是時間強加給人們的旅行,它可不管同意與否,已經強拉你上路。盡管我們可能沒有充分的準備,但請把這場旅行看成是我們文化的傳承,是每個人自己親手締造的幸福生活的一部分。 >>>更多美文:好文章

前些天,我回了一趟老家。老家在農村,從我記事起就有趕集的習俗,那時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現在條件好了,趕集的習慣卻還保持著,隆重得就像過年過節似的。聽母親說再過幾天就可以上街趕集了,我滿心歡喜,離開家鄉后,就很久沒趕過集了。 小時候,常常是姐姐帶著我去趕集的。姐弟倆背著家里早已準備的山貨,穿著不怕露水的膠鞋,走過田野和山崗,兩個多小時才能趕到集市上。趕集那天人格外多,我們一到集市就擺開山貨。好品質才有好生意,我們的山貨總是先被買走。姐姐往往背著空簍,一手攥著錢,一手拉著我的手,去買母親囑咐的鹽巴等日用品。回家路上,我們要么吃著糖果,要么舔著冰棒,運氣好時還能買串糖葫蘆,那時感覺自己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 我在車上和母親說起兒時趕集的往事,母親笑著說:“你那時簡直是個小饞貓,看見什么好吃的就想要。”我笑了笑,忽然明白對兒時趕集印象深刻,其實是對那些小吃刻骨銘心罷了。 汽車在柏油馬路上奔馳,原先要走兩個多小時的路,現在十幾分鐘就到了。街上依然熱鬧,也干凈得多,人們熙熙攘攘地來回穿梭,像一幅流動的風景。農村產的東西,有些很粗糙,卻質樸,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當我看見那用黃泥巴腌制的咸鴨蛋時,還是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母親高興地看看這、摸摸那,偶爾極為內行地告訴我幾句要貨比三家之類的重要經驗,然后又繼續去看下家了。我提著竹籃,喜滋滋地跟在母親旁邊,耐心地把母親中意的物品放進竹籃里,小心翼翼地提著,就像提著一籃子寶貝。 回家后我百感交集,有些事隨風,有些入夢,有些長留在心中。如今,我們都用網購了,完成訂單后,只需等待快遞小哥送上門就行了,依然會貨比三家和討價還價,只不過是以另一種形式,再也沒有兒時的熱鬧鮮活。我坦言,我還是更喜歡那種鄉土的、粗糙的、有儀式感的集市。所以,有空我想再陪著母親趕集,感受集市的熱鬧和人間喜氣。跟隨著母親,看著她東張西望的背影,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台中豐原長新冠後遺症-胸痛中醫治療
台中北區長新冠後遺症-睡眠障礙中醫治療 台中龍井長新冠後遺症-沮喪中醫治療 台中西屯長新冠後遺症-沮台中沙鹿長新冠後遺症-胸悶中醫治療 台中西區新冠後遺症睡眠障礙中醫推薦治療 台中后里新冠肺炎後遺症中
( 在地生活浪漫言情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68fm7z955157&aid=17542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