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奇摩好物推薦!!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
2015/08/24 10:00:18瀏覽16|回應0|推薦0
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



商品網址: 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

商品訊息描述:










內容簡介:







「開書店的人都有點瘋瘋的,那是一種gentle madness,溫文儒雅的瘋狂。」

──楊照

本書呈現書店獨特的風景,不一定是書,有時是老闆,有時讀者更精采,有時貓很搶鏡頭……

這些人,讓我們看見城市巷弄裡最美好的靈魂

43家在台灣各角落發光發熱的特色書店,

43篇有書有溫度有肝膽的人與書店故事,

43幅美麗的插圖,更有40支隨拍隨看《書店裡的影像詩》紀錄片。

讓世界看見台灣各角落的美麗書店風景

「二○一二年的二月二日,對好樣本事來說是個不一樣的日子,從路透社發布的新聞中,獲知好樣本事被紐約娛樂新聞網flavorwire.com 遴選為全球最美麗的二十家書店之一,身為一家極致迷你的獨立書店負責人,在驚喜之餘,也為過去一路以來致力於傳達美學和生活概念,終於有了極大的迴響,心裡像是吃了顆定心丸似地,由衷地希望美麗的種子自此撒下,能讓世界看到我們有許多的美好,在生活的各個角落中發光發熱……」

──汪麗琴(好樣集團負責人)

【名家推薦】

◎楊照(作家)

◎蘇麗媚(夢田文創執行長)

◎侯季然(《書店裡的影像詩》導演)

◎汪麗琴(好樣集團負責人)

◎686(有河book店主)

◎石芳瑜(永樂座店主)

◎陳隆昊(唐山書店店主)

◎銀色快手(荒野夢二店主)

◎詹宏志(PChome Online網路家庭董事長)

◎朱國珍(作家)

◎沈方正(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

◎朱平(肯夢創辦人)

◎游智維(風尚旅行社總經理)

◎鄭俊德(華人閱讀社群主編)

◎鄭國威(泛科學網總編輯)

◎顏漏有(AAMA台北搖籃計劃共同創辦人)

序跋:



採訪後記從書店拼湊台灣印象


◎文/郭怡青

「讀文科的人不知道唐山,妳以前一定很混!」初次見面,直率風趣的陳隆昊半開玩笑地對著迷路的我眨眨眼說。

的確,唐山書店有自豪的理由。三十多年來,唐山書店專營冷門學術書籍和非主流出版,不僅滿足了莘莘學子求知的欲望,更見證了台灣從戒嚴走向民主、從書籍貧乏到資訊觸手可及的時代變遷,其指標性毋庸置疑。

而我,也有「很混」的理由。從小喝洋墨水長大的我,沒有同世代的聯考記憶,也沒有買過翻印書,對於台灣印象少了幾塊青澀歲月的拼圖。唐山書店的故事讓我回顧了一九八○年代的台灣,並且找到我在求學階段不曾擁

有過的記憶拼圖。

在撰寫台灣特色書店之初,最直接的聯想就是書與人之間的故事,實際走訪後才發現,這些互動遠遠超過將書親手交給讀者這麼簡單。猶如舊書舖子的老闆張學仁所說:「書店當然是一家店,一種謀生的方式,但卻不只是商業行為,因為書本身就是知識的傳遞。」因此,書店的主人往往揹負著一種使命感,不同的書店有不同的故事與歷史,交織著每位書店主人的生命之歌。環島一周,我逐漸發現,這是一程穿越時空的人文之旅,在不同的店裡、從不同的人口中,我找到不同的知識拼圖,慢慢拼湊出瑰麗的台灣百年縮影。

從最基本的層面,特色書店是一塊閱讀多樣性的拼圖。走進二手書店,也許你會巧遇坊間難得一見的絕版書;來到新書店,你可能找到被大書店淹沒在茫茫書海中的好書或獨立出版的作品。猶如小小書店的標語「因為對書的愛情,我們存在」,相對於大通路,巷弄裡的特色書店提供了暢銷書之外的閱讀可能性。

再將視野拉高,從牯嶺街、光華商場、重慶南路、溫羅汀商圈到各地方的巷弄書店,從傳統兼賣文具的小書局,到現在各種經營模式的特色書店,每家書店都是一塊時空的拼圖,默默譜出這半世紀來台灣書店的演變。

戰後的台灣雖然書籍貧乏、求知欲卻很蓬勃,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開書店往往是為了一口飯。時至今日,台灣的出版愈來愈多元化,競爭也愈變愈激烈,開書店變成一種理想,有些人反璞歸真,到鄉野去開店,有些人為保存老屋,在日治時代的木房裡開店,地方特色與近代歷史反映在閱讀的空間裡。

同時,許多書店主人亦是本土文化的推手。府城舊冊店的詩人老闆潘景新本身是平埔族,他致力推廣台語文學,希望台語不會和平埔族語一樣踏上流失的命運。在檳榔樹圍繞的屏東瑪家鄉,排灣族的林明德更是精神可嘉地開了第一家原住民書店。

隨著書店經營的多元化,有些人開主題書店,有些人以社區藝文空間定位,甚至有些人只是以書做為複合式空間的展示品。許多時候,這些充滿理念的書店更是關懷社運或公益活動的平台,從地方性到全國性,有些人為反核豎旗,有些人推廣環保,有些人為外籍勞工發聲,而魚麗人文主題書店的老闆娘蘇紋雯更是直接參與弱勢族群的個案關懷。

曾因未婚生子而遭受異樣眼光的蘇紋雯指出:「其實弱勢族群一直平行存在於這個社會,只是你不了解,所以沒有意識到它的存在。」這句話像當頭棒喝般敲在我頭上。任職《經典》雜誌撰述的那幾年,我走訪過海外的貧民窟、難民營、災區、戰區,看盡人間疾苦,在每一個當下都希望自己能為他們做些什麼,可是返台後他們的身影又在繁忙的都會節奏裡漸漸模糊。然而看不見不等於不存在,弱勢族群的確一直平行存在於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包括我們的這塊島嶼上,只是我們平時沒有意識到。書店的主人以行動告訴讀者,我們可以凝聚力量,一同為社會做一點事。

這個社會處處需要關心與溫暖,需要援手的不只是人,還有人類最好的朋友。因此,你會發現,在許多特色書店裡幫忙招呼客人的可愛小店長──貓或狗,都曾是遭人遺棄、流落街頭的毛孩子。在時光二手書店裡,有兩隻貓和一隻狗坐鎮在櫃台,其實老闆娘吳秀寧家中還有七隻狗,全是她去資源回收廠收書時救援回來的毛孩子。吳秀寧以一句「送養比賣書還要困難」,輕寫淡描地說明了她一個人收養那麼多隻動物的原因,背後卻隱藏著許多值得大家省思的議題。當下我有一股想抱一隻貓或狗回家的衝動,但是我始終沒有說出口,因為我知道經常在外的我沒有能力收養動物。在棄養風氣氾濫的台灣,能在書店裡找到歇腳之地的貓狗算是幸運兒,牠們無辜的眼神裡烙印著人類的貪婪與欲望,同時也交織著溫情與關懷。

走進一家實體書店,如果你透過店裡的一景一物用心去聆聽店主的心聲,你會發現故事不僅發生在書本裡,每位店主都有自己的風格和理念,人與人或動物的交流點亮了每一個空間,背後交織著親情、愛情或友情,濃濃的人情味是台灣最美麗的風景。

許多時候,書店的主人,尤其是舊書店的經營者,往往還是哲學家,在收書的過程中思索生死哲理。草祭二手書店的蔡漢忠說:「收書的過程其實經常很感傷,因為許多時候是原主人已經不在了,或者無法自主了,那些書才會被出讓。」書會隨著歲月斑駁,每一本二手書都必須經過一番清潔後才能上架等待第二春,然而舊書店的主人總是不厭其煩地整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書都是前任主人的寶貝。

無論你是愛書人、收書人還是藏書人,我們都是書本暫時的主人,從四十三家閱讀空間的故事裡,我看到生命的循環、歷史的變遷、知識的傳遞、社會的關懷、弱勢的聲音等多重面貌,原來人與書之間的互動可以擦出這麼多感動的火花。

在瞬息萬變的資訊時代裡,我們無法預期未來的改變,在寫這本書的時候,我也遇到了令人唏噓的無常──阿福的書店老闆蕭文福過世了。我無緣見到社區居民口中熱心助人的福爸,心中的遺憾難以言喻,但是福媽仍然堅強地接受採訪,繼續傳播福爸的理念。

月有陰晴圓缺,任何生命都有循環,永樂座的保安店也在採訪後沒多久收攤,我想起南天書局總經理魏德文的話:「人的一生很短暫,在這一生你做了什麼?有些書出了也沒人買,但是一百年後依然重要!」

恍然之間我明白,雖然這次的書店紀行難免有遺憾和遺珠,未來也不知道會有什麼樣的變化,重要的是,在某一個時空裡,存在著某一位愛書的人,曾經在台灣人文地圖的一隅畫上一個地標。

插畫後記發現有故事的人與書店


◎文/欣蒂小姐 Miss Cyndi

有時對於某些事,總會有種非做不可的執著,而在我剛接到這本書的插畫合作邀約信時,看到主題是記錄台灣四十三家獨立書店,當下就是這種感覺。也因為替這本書畫插畫,才知道原來台灣有這麼多值得挖寶又充滿故事的獨立書店。很開心能藉著怡青的採訪,用另一種角度見到這些書店背後更深層的樣貌。

在創作的過程中,也慢慢發現用插畫記錄文化與歷史,真不是件簡單的事情,除了必須知道這些書店的個別特色,還需要閱讀許多資料。經過深層的了解,才明瞭這四十三家書店真的都是不同的個體,就像四十三個有生命的人,各自有著不同的成長背景、個性和樣貌。我從怡青的文字裡,讀到每位書店老闆完成夢想的辛苦過程;又在侯季然導演的紀錄片中,看到耕耘之後收穫的成果,以及許多店主如何維持一家書店的點滴。這些文字感受與視覺衝擊,逐漸在我的腦海裡發酵。四十三家書店的特色都很豐富,將它們個別濃縮至一張畫面中呈現,對我來說是很新的挑戰。

透過吸收故事再創作的我,也像在閱讀這些書店的精神,隨之幻化生出豐富感想。所以你可以看到這四十三幅插畫作品,除了描述書店的特徵,也放入了我的心得與思考。尤其書店空間所呈現的氛圍,不一定需要華麗的建築、高級的裝潢,它有時也可以很簡單,因為店裡的藏書就是最美的裝飾,當你走進其中,就有一種被書緊緊包圍的感覺。這是我在創作時,最希望呈現給讀者的感受。

很高興這次能夠參與《書店本事》的創作,共同記錄這四十三家各具特色的台灣書店,希望藉由我的插畫,能夠讓你們在閱讀時增加更多趣味,以及對於書店的想像。我很喜歡這次的創作,希望你會跟我一起愛上這些書店;在閱讀之餘,不妨起身拜訪這些充滿故事的老闆吧!

目錄:



【推薦序】 遍地開花的台灣書店精神 蘇麗媚

【推薦序】 開書店確實是浪漫的事 侯季然

「讀家」推薦 讓世界看見台灣各角落的美麗書店風景 汪麗琴、石芳瑜、陳隆昊、銀色快手、沈方正、鄭俊德

Section 1 老字號 時間長河,歷久不衰

穿越時光的藏書世界|舊香居

有古有今的通識書店|古今書廊

見證近代史的時空迴廊|人文書舍

藏身在地下室的知識寶庫|唐山書店

台南最老的舊書店|金萬字二手書店

傳遞婦運的文化聖火|女書店

推動環保、公益、閱讀的連鎖二手書店|茉莉二手書店

記錄台灣文史的書店|南天書局

最愛聊天的書店|水準書局

Section 2 中生代書店 在一日又一日的閱讀時光中,理想堆積成形

全球最美麗的閱讀空間|好樣本事

玻璃詩與河堤對話的風景書店|有河book

堅持做自己的社區書店|小小書房

小朋友的故事屋|阿福的書店

神隱山中的舊書店|九份樂伯二手書店

堅持給書一個空間|草祭二手書店

本土文學與舊書文化的推手|府城舊冊店

喚醒二手書的第二春|舊書舖子

有貓有狗有書香|時光二手書店

心靈的饗宴|魚麗人文主題書店

一個人的書店|午後書房二手書店

社會運動的平台|洪雅書房

台版帕華洛帝的夢想平台|阿維的書店

台灣尾恆春古城的書店|春成書店

Section 3 新生代書店 記錄這段夢想初起飛的歲月

了解台灣文化的藝文空間|永樂座

街角一家宛如家常菜的書店|荒野夢二

讓自己跟地球一起美好的書店|伊聖詩私房書櫃

鄉野裡的書田|小間書菜

稻田裡的迷人書香|晴耕雨讀小書院

老倉庫裡飄書香|舊書櫃

高雄在地的民間藝文空間|三餘書店

背包客的心靈補給站|晃晃二手書店

旅行者的人文驛站|Zeelandia Travel & Books

任性的書店|新手書店

重現大稻埕風華的書店|Bookstore 1920s

夢想中的文學書房|瓦當人文書屋

為部落點燃一盞明燈,種下一顆希望種子|蕃藝書屋

老房子裡的藝文空間|虎尾厝沙龍

桃園的微型藝文聚落|南崁1567小書店

分享英語閱讀環境的部落|書酷英文書店

陪青少年長大的閱讀空間|戀風草青少年書房

Section 4 藏書豐富的非書店 我們賣的是閱讀,不是書

聽見歷史的聲音|「古殿樂藏」唱片藝術研究中心暨「古殿書藏」

搶救哈瑪星老屋的書房喫茶店|書店喫茶一二三亭

以時計費的閱讀空間|Room A

【採訪後記】從書店拼湊台灣印象 郭怡青

【插畫後記】發現有故事的人與書店 欣蒂小姐 Miss Cyndi






商品訊息簡述:



  • 作者: 郭怡青/採訪撰稿,楊照/製作顧問,夢田文創/策劃製作
  • 繪者: 欣蒂小姐Miss Cyndi
  • 出版社: 遠流出版
  • I S B N : 9789573274407
  • 頁數: 296
  • 規格: 19cm×26cm
  • 裝別: 平裝
  • 印刷: 彩色
  • 出版日期: 2014 年 09 月 01 日




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

商品網址: 書店本事:在地圖上閃耀的閱讀星空



( 在地生活高屏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f5rj3nn9z&aid=28576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