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3/30 12:48:44瀏覽8780|回應0|推薦1 | |
人有酒窩、眼窩,那你有聽說過腰窩嗎?腰窩又稱為維納斯的酒窩(Dimples of Venus),和酒窩一樣是屬於人缺陷的一部分,但腰窩可是非常罕見的,據統計,世界上平均只有3%的女性有腰窩。 (以上來自於網路文章) 腰窝穿钉 即使是有解剖學基礎的人,也不一定熟悉“腰窩”這個體表標誌,遑論普通人。腰窩到底是什麼,它是性感的“美麗之眼”嗎? 腰窩是什麼? 腰窩的成因,目前並無定論。一種說法是,腰窩的出現可能由遺傳所致。還有一種可能的解釋:髂後上棘與皮下組織之間有韌帶相互牽拉,外加區域內肌肉等軟組織覆蓋相對較薄,形成的肉眼可見的凹陷就是腰窩。相對而言,皮下脂肪較少的人的腰窩可能更容易被看到。也並不是只有女性才有腰窩 綠色標示為髂後上棘 腰窩≠麥凱斯菱在醫學上真正有明確定義的是“麥凱斯菱”;所謂的腰窩,恰好是麥凱斯菱所包含的一個部分。麥凱斯菱是德語Michaelis Raute(英語Rhombus of Michaelis或Michaelis' rhomboid)的誤譯,中文則表述為“米氏菱形窩”。米氏菱形窩由德國產科醫生古斯塔夫·阿道夫·米夏埃利斯(Gustav Adolf Michaelis)發現,並以他的姓氏命名。顧名思義,米氏菱形窩是一片菱形區域。它存在於人體下背部,有時能用肉眼見到。它的包括了第五腰椎和整個骶骨,兩側的頂點就是兩個腰窩所在的位置。拉伸背部,譬如身體向前傾、向上伸展或者跪姿的時候,肌肉和其他軟組織得到拉伸,女性背後的米氏菱形窩更容易顯露出來。
左:箭頭所指的兩個點就是腰窩,整個凹陷的菱形區域才是米氏菱形窩(麥凱斯菱)。 右:黑線標出的是米氏菱形窩的位置。根據不同資料記載,米氏菱形窩上頂點可能是第三、第四或第五腰椎棘突。原圖來自shutterlock. 腰窩與“麥凱斯菱”(米氏菱形窩)不同。前者在英語中是有文化背景的俗名,後者則是正經的醫學名詞。至於是否覺得腰窩性感,就見仁見智了。如果體型勻稱,背上又有“維納斯的酒窩”,確實是美事一樁。 除了腰窩和麥凱司菱 還有 下背部的脊側肌肉線條 - 豎脊肌 (Erector spinae muscles)現在通俗的形容詞 稱之 『 水蛇線 』 豎脊肌屬於核心肌群(core muscles)之一要走路走得順暢,要避免出現下背痛,要保護脊柱,你需要鍛鍊你腹部和下背部的一組肌肉,它們叫做核心肌群(core muscles),幾乎我們做的每一個動作,諸如坐下、走路、彎腰等,都依靠它們來平衡身體、支撐脊柱。 核心肌群主要包括下圖所示的肌肉:背部的多裂肌(multifidus),豎脊肌(erector spinae);腹部的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腹橫肌(transversus abdominis)和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 此圖來自MayoClinic.com 腰窩是豎脊肌的外側交界 腰窩=>天生的(有些人沒有)=>練到死都不可能練出來(優點是不管多胖都看得到) 豎脊肌=>天生的(只要是人都有)=>鍛鍊下背可以練到看得出來(前提是體脂肪不能太高) - 文出宅媽花花 這位model就很完整地具備了1.腰窩 2.麥凱司菱 和明顯的3.豎脊肌 凹凸有致的線條看起來是不是很有戲? 腰窩因為少見,又被藝術家稱為「聖窩」,被當作身體的「性感之眼」,在美術界中腰窩代表最理想的身材標誌。 可是 腰窩是先天的,如果原本沒有,大概也只能借由後天的方式來創造了。 威塑體雕除了深抽脂 還可以提供淺雕刻,可以輕易的將後背部的線條加以設計規劃。 周醫師在威塑體雕 VASER 4D 現在除了腹腰部雕塑 馬甲線塑形之外 還可以提供了 1.腰窩 2.水蛇線 的雕塑,讓整體身形更加趨近完美。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