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上映]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2009/10/14 02:09:44瀏覽138|回應0|推薦0

之前看到有關胡士托風波的宣傳介紹,
知道那是一個有關於在窮鄉僻壤辦音樂會的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
時代背景是1960年代興起的嬉皮HIPPY.
我還在好奇李安為什麼要挑這個題材,
也誤以為這部片會是另一個海角七號.

我決定進電影院看這部電影,
不等DVD發片.

非常值得.

故事的一開始,
拍的是一個毫無希望的窮鄉僻壤,
一個空曠, 黃沙, 草地, 簡單的鄉下, 甚至沒有什麼優美的景色.
主角艾略特的父母在卡茨基爾苦撐著一間破爛不堪的汽車旅館, 經營不善, 被銀行逼債,
姊姊完全不管,
就靠弟弟艾略特放不下對父母的孝心, 投入自己所有的收入, 甚至在暑假從紐約回家幫忙.

電影在開始的20分鐘內,
就把男主角, 父親, 母親的角色性格及困境表現的一覽無遺.

從男主角主動打電話表達要接下主辦胡士托音樂會開始,
電影真的就開始變得好玩了.

你有沒有看過湯米李瓊斯、威爾史密斯演的MIB星際戰警(Men in Black)
威爾史密斯和周星馳一樣, 隨便一個表情就喜感十足.
相反的, 湯米李瓊斯的長相演技沒有半點喜感, 也沒有說笑話, 不過他演這部片真的很好笑 --- 他沒有在笑, 但是觀眾看得快笑翻了.

胡士托風波也有這個"演員沒有笑但讓觀眾會心一笑"的特點,
它所有的演員及場景並沒有在搞笑,
甚至所有的演員在戲中的角色都太單純, 壓抑, 拘謹, 嚴肅, 失落, 淡淡的悲情,....
可是整個構造起來的劇情讓我想笑,
而且是笑中帶淚, 淚中帶笑.

電影故事演到一半,
叫人沒有想到的驚訝全部出籠了:
所有的工作人員湧進了艾略特家和旅館,
艾略特傻眼, 根本無從插手起, 失控,
音樂會吸引了百萬人潮,
小鎮踴入大批嬉皮,
主要道路上不是人就是車, 彷彿逃難一樣,
他們男男女女, 衣衫不整, 曝露, 裸奔, 公然做愛, 吸大麻, 四處席地而坐, 圍火唱歌舞蹈做樂,
旅館全滿, 經濟困境一下子解決,
男主角家中的欠款全部還清,
連鎮民都賣起一瓶一元瓶裝水,
1960 年代, 一瓶美金一元瓶裝水耶!!

其中有一段拍得很好,
艾略特在走到演唱會現場的路上,
一對坐在廂型車邊的男女,
迷濛的眼神, 幻夢的語調,
說服艾略特一起嚐嚐迷幻藥的滋味.
艾略特試了, 與這對男女關在廂型車內,
聽著車上放出來的音樂,
看著車頂上嬉皮時代流行的花圖案,
隨著藥效, 它們變大, 變色, 流動, 起伏....
艾略特感受視覺的變化,
迷迷糊糊的換上嬉皮慣穿的上衣,
走出去,
遠看山谷中的演唱舞台,
台上燈光明亮,
也開始變大, 變色, 流動, 起伏....
雖然不是真的,
但是這樣子來看一切, 真的一切都很簡單美好.

還有一個戲份不多, 但是演得太有特色的男星李佛薛伯。
在電影中,191公分高的他飾演退伍海軍薇爾瑪,他是一位喜歡著女裝的變裝癖。
他毫不掩示他自己男不男女不女的角色,
他理所當然, 理直氣狀的認為"我就是我."
多灑脫!!

電影故事演到一半,
叫人沒有想到的驚訝全部出籠後,
主角的省思, 心得, 對未來的打算, 家庭問題就全部出籠了.

其中一幕, 艾略特晚上回到家,
發現薇爾瑪給父母吃了三份放了大麻的布朗尼蛋糕,
所以也情緒大大的解放, 
又笑又叫又舞.
艾略特把父母扶回房間, 蓋上毛毯.
這一輩子, 要不是托"胡士托音樂節"的福, 可能艾略特絕不可能看到父母這樣盡興發洩大笑大鬧.

第二天早上起床,
艾略特和他爸爸發現媽媽(可能是藥效未退)睡在衣櫃口 --- 散滿紙鈔捲兒的地上.
這才揭穿媽媽多年來暗存了9萬7千多元的美金私房錢.
艾略特幾乎不能諒解媽媽攢了那麼多錢不拿出來卻寧可破產讓銀行拍賣他們的家和旅館?
媽媽只慢慢的說了一句 : 我當時很害怕.

其中一段, 拍一群人在佈滿泥巴的斜坡上滑下.
男主角也開心的玩.
男主角的朋友 --- 一位未脫離越戰陰影的人也開心的玩.

最後, 艾略特終於決定要離開家去追尋自己未來的路,
反正家裡的債還清了.
一段在黑暗中父子道別的對話, 很簡單, 很動人.
這位爸爸讓我想起"愛情殺手吳水晶"韓劇中女主角吳水晶在戲中的爸爸, 
吳水晶在感情上不敢追求真情只講求物質, 其實是因為生活與家庭帶給她的壓力. 
而吳水晶和艾略特一樣, 對家非常負責放不下.
吳水晶的爸爸和艾略特的爸爸一樣 : 溫吞, 沉默, 無法解決家中困境, 生活態度並不積極, 但是充滿對子女家庭的愛, 甚至包容了惡妻.
其實這是很諷刺的 : 真正在你人生中能發揮安慰及安定作用的人, 往往是一個沒啥作為, 沒有成就的人.

這部戲有二分之一的場景都充滿了大量的人,
其實一群嬉皮遠遠看 --- 由於他們本身就穿著邋遢, 披頭散髮, 神情恍惚, 
然後淋著雨, 看起來還真像難民.
場景內容在視覺上突顯擁擠簡陋的滑稽感,
到了後段整個音樂節是在大雨中進行,
遍地泥濘,
真的好像是最近我們的的真實世界 : 水患, 土石流, 氣候難民.

最後音樂節結束, 男主角看著一群人在收拾充滿廢棄物與垃圾的"災難過後"山丘,
帶給人的感覺是恐怖喔!  這要清理多久呀?
可是男主角心境是重新找到自己的,
頗有大難過後必有重生之意境.

李安就有這種本事, 把電影拍得不著痕跡, 把故事在你心中種下那傷感的苗, 不敢外露, 不敢碰觸, 偶爾想起, 久久不能釋懷.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ilymeme&aid=7909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