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草原之上 王不是王
2008/03/18 08:59:00瀏覽22|回應0|推薦0

非洲草原上有一大片自然保留區, 住著很多的動物。

獅子老虎大象長頸鹿犀牛斑馬河馬鱷魚羚羊猴子禿鷹豺狼烏龜及一大堆其它的鳥類昆虫等等。

獅子的數量不是很多,不過因為它是最強悍的肉食動物,所以一直都是草原之王。

所有的動物們平時各有各的領域及生存空間, 各有各的食物鏈位階及啄序, 由於氣候穩定, 沒有什麼自然災害,
所以各自維持一個穩定成長的族群數量, 這種平衡狀態已經很久了.

有一天發生了地震, 某山谷中的平原突然塌陷, 湧出了地下水, 多出了一塊水域, 大象和獅子為了這塊水域有
了衝突. 某一隻大象喝水的時候滑了一下壓到旁邊的一隻獅子, 這隻獅子大吼起來, 象群中一之年長者奔過來,
象牙戳傷了獅子, 更多母獅出來威脅象群. 水域邊的大象開始對獅子有了壞印象, 可是草原上本來的水是夠喝
的, 這塊水域是多出來的, 水域的幅員遼闊, 其它的動物也來分享應該沒有大礙. 所以只要大象或獅子其中一
方選擇另依一岸邊或是別的水域去就相安無事了. 可惜事情沒有這樣發生. 要知道大象是記性很好的動物, 再
加上他壽命長又有族群長老傳承知識給下一代的傳統, 所以這次的衝突加上大象記得得的獅象事件, 讓大象對
於獅子有了直覺上的不滿.

衝突的歷史事件並不是獅子吃了大象這種事情, 基本上除非大象死在地上變成屍體, 獅子是不吃大象的. 以前的衝突事件, 最典型的一次是有一度獅子圍補斑馬, 斑馬數量多, 一逃跑起來, 不小心踩死了幾隻不會躲避的小象, 一隻沒有經驗的年輕獅子去吃了幾口象肉. 另外有一次是不懂事的年輕獅子捉了羚羊, 沒有吃乾淨, 惡臭的屍體曝曬在太陽底下, 非常靠近大象的休憩區, 引來吃腐肉的動物過往, 打擾到大象, 其中一頭母象正在生產, 一隻搶不到腐肉的禿鷹因此突然去咬新生的象胎兒.

穩定成長的大象群有一個小問題, 因為死亡率低, 所以年長的大象數比率比以前多了, 造成這個族群裡有較多
的長老級大象都有領導能力, 中間級中年齡的公象有升不上去的現象, 在沒有生存威脅的情況下, 大象們反倒
經常打鬥起來. 鬥敗的象有的死亡, 有的離群遠行, 有些被人類救起移往別處. 早期曾經發生過這個問題時,
有一度人類適度的射殺一些年老的. 可惜沒有因此而減少打鬥, 中年齡的公象打架來爭長老地位, 又沒有迅速
分出勝負, 反而鬥得更兇更久. 人類當時不了解人為干預的反效果, 他們怕大象數量大幅減少, 所以又從別的
地方運來年長的公象, 異地而來的年長公象仍會和本地的年輕象產生爭執, 不過薑還是老得辣, 很快就分出高
下, 很快就把象族群穩定下來, 又傳授了不少從別處學來的技能給這個象族.

年長的公象畢竟權力很大, 可以支配很多事情, 但是傳授知識, 找水源, 找食物, 抵禦外侵, 育兒這些技能不
見得都要年長公象來主持, 所以雖然權力大, 不過沒有那麼多事要做. 在食物充足氣候良好繁衍順利之餘, 均
有支配權便成所有成象欠缺的東西了.

和獅子爭水域的事情, 突然讓象群的注意力一致起來了, 長久以來內部的擾動一致變成矛頭向外的集體意識.
年輕的象長得好學得快, 中間級中年齡的公象升不上去讓年老的大象本來就有難以駕御中年公象的問題, 幾
個老象發生了思想上的躍進, 如果大象能說話的話, 一定會這樣描述 : 為什麼不讓大象擔任草原之王, 所以
各種動物都可以由大象支配?

有了這個想法之後, 其中一二隻象先有了動作. 從這個時候開始, 所有獅子的缺點都開始在大象的腦中放大了
, 沒有缺點的也注意到出來了. 再來, 大象開始多多生產後代, 因為數量多的大象才能更加剋倒獅子. 因此母
象的狀況從此進入黑暗期, 必須承擔更多的生育後果, 是懷孕生產造成死亡率高, 哺乳育兒佔去母象大部份的
精力, 因此在族群的位階反而無法提高. 公象們的行為得不到母象的入注與平衡, 更快速導向那個思考方向.

獅子察覺大象的態度越來越不友善, 獅子看得懂大象的肢體語言, 或是說獅子感受到大象那無形的敵意了, 除
了讓步或攻擊, 這兩方是無法溝通化解誤會的. 獅子是自然演化到現在這個地位, 沒有任何事前詳加的安排,
且獅子平常根本沒有想過要欺負大象. 怎麼會變成這樣? 若要對獅子有敵意, 該敵意的物種也應該是平常被吃的斑馬
羚羊之類的. 一隻獅子和一隻大象爭水域和兩隻大象爭一個配偶有什麼差別? 獅子之於大象的問題並沒有比大
象的內部問題錯得更多.

獅子族群的數量一直沒有增加, 幾乎維持在固定的數量, 不知道為什麼, 獅子受盡人類的青睞。如果種族裡有
太優秀的獅子,就會被人類抓走. 如果是年輕的太弱勢的獅子, 就會被人類救走. 這種狀況, 獅子和人類無法
溝通的程度遠大於獅子和大象無法溝通的程度, 獅子默默接受這種狀況. 可笑的是, 連獅子自己也沒有查覺是
如何變成現在這個狀況, 自然演化到這個地步, 獅子還真的是不急不徐的. 他們除了補獵和繁衍, 大部份的時
間真的比大象還閒.

大象看到獅子的優閒, 可能都很恨自己不是大塊吃肉的物種吧?

這個大象思考方式也很奇怪, 他們吃草, 照理來講他們應該衝突的對象是斑馬羚羊之類的才對, 第一他們都是
吃草的, 所以較有可能爭奪大象的食物, 第二如果殺掉所有的斑馬羚羊, 那麼獅子就會因為沒有食物而快速死
亡, 第三, 斑馬羚羊數量比獅子多多了, 如果一字排開, 斑馬羚羊要佔領的地域面積可是很大的, 應該會更令
大象不順眼. 可惜, 大象不是這麼想的.

不管怎麼說, 大象接下來向所有靠近水域的動物展現更明顯的肢體語言 ; 水域周圍是大象的, 所有動物喝
水前要先讓大象喝, 再讓其它動物喝. 不然象群會攻擊.

獅子剛開始看到大象的行為後, 沒有予以尊重及回應. 於是大象憑其眾多的數量, 每天都圍在獅群外或是不停
的靠近他們, 讓獅子不得休息. 如果獅子補獵則大象就去攪局讓獅子抓不到食物. 獅子沒有真的受傷, 只是日
子難過一點, 精神上的壓力造成獅子的士氣大減. 人類觀察到這個狀況, 並沒有特別去干預, 和以前一樣, 人
類會救走年輕的太弱勢的獅子. 還有一次, 有一個母獅非常英勇的追補羚羊, 咬死一隻後用嘴銜住, 又一邊躲
避象群的圍堵, 看她體力精人身手矯捷左閃右避, 非一般獅所為, 在堅持一個小時後, 她找到空隙跑回老巢餵
食幼獅. 過了幾天, 她和那群幼獅就被人類帶走了.

後來獅子開始觀察大象的眼色和行動, 如果大象發生挑釁或是不滿的訊息, 獅子就走開停止行進, 飲水或補獵
的活動. 至於獅子的休憩區, 也遷離到距離大象很遠的地方. 其它的動物也開始怕大象, 躲得遠遠的. 不過,
本來被獅子吃的那些動物由於沒有天敵, 數量變多了. 其它的動物不但沒有感激大象消滅了天敵, 反倒把大象
視為和獅子沒有差別的生物.

大象終於站上了草原之王的地位. 族群中的中年公象及部份老象充分在這各個過程中學習到這個技巧, 當象數
量越來越多需要分家的時候, 有幾隻領軍到另一個棲息地, 都運用這個技巧讓其他動物都看大象的眼色過日子.
後來水域這一族的老象過逝, 族裡的年輕公象升上來當長老, 不足以服眾, 象內部打鬥惡化, 很多大象的體能
大不如前展現不出威嚴, 其它動物就開始伺機欺負大象. 首先喝水的時候, 鱷魚河馬水鳥不讓大象靠近 ; 後
來, 吃草的時候牛羊不讓大象靠近 ; 吃樹葉的時候, 長頸鹿和猴子不讓大象靠近. 鳥類也不再幫大象除蟲,
大象紛紛長出皮膚病. 大象本來還可以在泥漿中打滾保護體表, 猴子落井下石猛把土塊往泥池塘裡丟讓它乾掉,
就是不讓大象趁心如意.

水域的這一族大象開始試著遷往別處, 可惜其它地域的象群排擠他們. 這一族最後還是忍辱回到水域生活, 畢
竟另起爐灶沒有這麼容易. 日子低調得過. 其它動物不再看大象臉色過日子, 大象失去了原來的支配權. 其它
的動物壽命短腦容量低記性差, 所以對於大象的壞印象很快就從草原上消失. 這一族大象繼續安穩得在水域邊
過日子了. 還對那些事留有記憶的少數成象, 逐漸凋零, 可惜仍足以把這段歷史告訴其它的大象--不管是老年
的, 成年的, 少年的.

後來這一族大象在偶爾看到獅子時, 老的還有記憶, 冷眼盯著獅子, 成年的好想挑釁獅子, 年少的則困惑獅子
到底有沒有威脅性?

大象曾是草原霸主的事件, 有可能在另外某一個地方無獨有偶的發生過. 草原之上誰才是王, 看過它的過去一
路發展的軌跡的, 會明瞭最後最後不過如此.

最後最後, 在大草原上, 記得這些事的, 除了大象之外, 就只有烏龜和人類. 烏龜, 活得夠久, 但是烏龜不說
也不傳頌. 人類, 精通敘事記載, 只不過當作大象行為的其中一樁,  除了研究實驗或挽救稀有物種的目的, 人
類基本上儘量讓草原上的生態自然發展, 沒有必要去介入.  人類有別的舞台去發展.

不過有一點是很清楚的, 如果有一天任何物種威脅到人類, 管他什麼歷史教訓或引為借鏡, 就算地球上只剩草
原這個舞台, 就算草原之王當了也沒什麼了不起, 但是, 還是, 先滅了對方, 再講.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ilymeme&aid=7909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