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自製教材超有用!!
2013/09/05 09:41:06瀏覽360|回應0|推薦0

自製教材超有用!! 這是一篇隱藏文章。

分類:豆媽教室
2007/02/27 12:14


從豆子大概二歲左右, 就開始自己製作教材來教豆到今天... 好像"研發"出不下五六種了吧...不但省錢, 還滿有用的...

缺點是: 浪費不少做媽的時間, 容易破損(因為是用紙做的嘛...), 頗為傷神(因為要make sure自己畫出的圖是豆子看的懂的...像有幾次豆媽畫的是樹, 豆子郤堅持那是葉子, 畫的是帽子, 豆子郤說是cake... 於是那張紙只好作癈...)

優點無他, 大概就是幫豆爸省下一筆不算小的錢吧.... 哦, 還有, 既然是自製的, 自然是比較針對於豆子的需求來做的, 反而比買的要更有效...

印象中, 第一份自製的教材是教豆子認26個英文大寫字母和1-16的數字.
基本上, 只用了幾張紙. 二張A4的白紙上面寫上了26個大寫的英文字母.
另外用一些不同顏色的紙剪成小字卡, 上面也分別寫上26個大寫的英文字母.

玩的時候, 把二張上面寫了26個大寫的英文字母的紙攤開, 豆媽手中則拿著26張小字卡. 每次豆媽拿一張給豆, 讓豆去A4的紙上找到那毎字母, 然後放上去. 邊找的時候, 嘴巴還要一邊念出那個字母, 直到找到為止. 如此一來, 沒幾次, 就記住那個字母了.

數字的也是一樣的玩法...

非常簡單, 方便, 又不費時. 但我必須很驕傲地說... 效果卓越啊...

第二份, 是"連連看"... 其實是發現自己犯了一個小錯... 才臨時"發明"了這個"連連看"來補救自己的錯誤.

事情是發生在豆子已經完全認得了26個大寫英文字母之後, 一天走在shopping center, 豆子一如往常, 看到認識的字母, 會很大聲地拼出來...突然, 停住了, 轉頭問豆媽:"麻咪, 那是什麼字?" 原來是一個小寫字母...豆媽告訴豆d後, 豆子很反感... 因為在他的小腦袋裡26個字母就應該長成大寫的樣子, 為什麼a也是A, b也是B 呢...

於是豆媽回家開始灌輸豆子英文字母有大小寫之分... 沒有用... 小子滿頑固的, 不但不接受, 還用一臉不屑的眼神看著豆媽, 一副我在騙他的樣子...

突然, 一天在吃中餐時, 豆媽靈機一動, 把小寫的字母當做是大寫字母的baby, 要求豆子送每一個baby回到他們媽咪身邊, 如此一來, 豆子馬上變的很有興趣, 也一下子就把小寫字母也學起來了...

當然啦, 目前還是有四個小寫字母滿confused的... b, d, p, q. 其他的大致就都ok了...

第三份, 在發現"連連看"頂有用的情況下, 於是不少和"連連看"有關的教材就紛紛出籠了...
首先的當務之急, 是發現豆子縱使認得1-10的數字, 但郤沒有"counting"的概念. 1-10對他而言, 如同英文字母一樣, 完全沒有"數數"的觀念.

於是, 接下來的"連連看"自然是針對教豆子去"算".

第四份, 還是用"連連看"來認單字... (可見"連連看"多有用啊...)
本來是不急的, 直到有一天, Brenda告訴我她女兒在三歲多時就會自己讀簡單的書了... 還催促我不可以浪費這個學習的window opportunity...要趕快開始教豆豆認字了...

壓力一下來... 豆媽的頭腦就不得閒了... 趕快又開始想要做什麼樣的教材來教豆認字... 於是第一版的"認字連連看"就出籠了... 非常的簡陋, 也不多... 但... 反而少少字的一張對豆子來講, 學的比較快, 也比較容易建立成就感...
豆子很堅持這是cake, 不是帽子...

第五份, 圈圈看...(用來複習已經學會的東西...)
因為豆子現在畫圈圈畫的很好, 也很愛畫圈圈, 所以豆媽索性就把豆子己經認的的數字和單字零亂地寫在紙上, 讓豆子去找媽咪要豆豆找的字或數字....

這個玩法的很大好處是:當我們在餐廳等吃飯時, 豆子很沒耐性, 常常等不耐煩的動來動去. 這個可以隨時順手拿一張紙, 一支筆, 就可以打發時間, 順便複習....

訣竅是, 玩的單字或數字裡95%以上都是認識的, 只加一二個新字. 這樣玩下來, 孩子成就感很高, 會記的很好... 對加上去的一二個新字也會更認真去記.

第六份, 用字卡... (用舊的名片)
寫上家裡看的到的東西, 一張一個字, 然後放在物體上. 例如: 在沙發上放一張寫著"sofa"的字卡, 在豆子的玩具車上放一張寫著"car"字樣的字卡, 以此類推...

玩法: 豆媽站在中間, 叫一項東西(例如: sofa), 豆子就必須衝到沙發上拿到字卡, 在交還給豆媽時, 必須把字卡上的字拼念出來..."s-o-f-a, sofa" 豆媽才收.

豆子跑的一頭汗, 玩的可樂了... (不過, 效果有限...畢竟豆子的一顆心是在玩, 不是在記)

二次之後, 就換一個方法玩: 字卡全收在豆媽手中, 豆子要負責把豆媽手中的每一張字卡放到物體上. 我不會先念出字卡上的字, 會先拿給豆子, 叫豆子先拼出來, 然後要豆子試著看能不能認出是什麼字..(ex:"c-a-r....CAR")

訣竅是, 玩的單字裡最好己認識要佔一半以上, 新字不要多. 一次不要教太多新字.

第七份, Cut and Paste 剪貼法--順便讓豆子練習colouring-in(著色).
1) 首先, 在一張紙上寫下要豆子認的字, 然後另一張紙上畫上要認的字的圖形.
2) 豆子可以先colouring-in畫圖的那一張, 在他畫的過程中, 豆媽便在一旁很煩人的碎碎唸...例如:他正在圖車, 豆媽就會一直唸:"c-a-r, car, 車車", 或是"b-u-s, bus, 公車" 諸如此類...
3) 著完色後, 就開始剪了... 豆子很愛剪, 不過需要豆媽的幫忙...當然啦, 邊剪時, 豆媽仍是不放過的碎碎唸....
4) 最後一步, (基本上是在考驗豆媽碎碎唸是有效...) 就是貼啦! 把剛才剪下的圖形貼在寫了字的紙上...

訣竅仍然是, 玩的單字裡最好己認識要佔一半以上, 新字不要多. 一次不要教太多新字. 另外, 這麼大費周章做完的功課當然不要做完就丟了... 貼在平常豆子會看到的地方... 於是有時候他會自己過去看他的傑作... 並且自己把每個單字拼出來, 再念一遍...

第八份, 走迷宮. 基本上, idea是來自坊間出的一般給孩子玩走迷宮的遊戲, 但豆媽自行改變成比較簡單, 但是用來認字的地圖.

第九份, 填空認中文字. idea是由豆爸來的...一天豆爸在舊名片上寫了一個"我"字, 教豆認. 隔天, 再拿起來問豆, 豆子居然記得. 於是, 激發了豆媽想要開始教豆子認中文字的念頭.
之前豆媽是用了舊名片寫上ㄅㄆㄇㄈ... 但發現不好教... 再加上自己的發音很不好... 於是就中斷了教中文的念頭, 現在打算跳過ㄅㄆㄇ, 直接認中文字算了...

填空認中文字, 基本上是用舊名片, 一張名片一個中文字, 拼成一首唐詩. 用豆子之前己經背熟的幾首唐詩來做. 抽掉幾張簡單的中文字, 然後豆子在念時自己把空白的部份補上去...

第十份, 由第一份延伸出來的"認單字圖表".
用一張A4的白紙上面畫上了幾個想要豆子認的英文字的圖案. (例如: 車, 公車, 蘋果, etc.)
另外用一些不同顏色的紙剪成小字卡, 上面則分別寫上那些圖案的英文字.
玩的時候, 把畫上圖案的紙攤開, 豆媽手中則拿著寫著英文字的小字卡. 每次豆媽拿一張給豆, 讓豆去配對, 把正確的字放在正確的圖案上. 邊找的時候, 嘴巴還要一邊拼出那些字母和念出那個字, 直到找到為止.

第十一份, 唐詩認字小書.
這個很不好意思的, 是去參觀一所中文學校時, 發現他們教學用的書都是一頁只有少少6,7個字, 配上一大片圖畫. 介紹的老師說, 這樣的書孩子才學的快...由於學費頗貴, 豆媽又懶... 豆子更是不肯自己進去上課...縱觀全局之後, 豆媽就決定自製幾本小書, 主題則是豆子己經背熟的幾首唐詩...

第十二份, 注音符號, 基本上是抄襲第一份ABC的教材.... 25 Apr 08

 

第十三份, 自然是抄襲第二份的的"連連看"囉...... 把豆已經認得的中文字寫一排, 下面則是注音拼音...

因為是先教中文大字, 於是反而是要豆去認大字找出對的拼音.... 和正常的學法"拼注音去找中文"相反了... 不過沒關係, 目的逹到就好了... hehe

 

第十四份, 認識個,十,百,千

 

(待續...)

( 在地生活紐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milyliu300&aid=8341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