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往昔邀稿:媒體色彩政治學
2007/08/18 15:44:21瀏覽454|回應0|推薦11

  2004年總統大選前夕的媒體觀察-媒體政治色彩學 

 

台灣三二O總統大選,進入倒數計時階段,公民投票爭議、

知名台商陳由豪政治獻金疑雲,接連以不同戲碼在媒體上演

出,迫使台灣媒體露出狐狸尾巴,只要解讀不同媒體各為其

主的表態,讀者就不難以不同色彩,標示他們的政治取向。

 

以2004年公民投票、陳由豪政治獻金做為媒體政治取向的參

考座標,不難看出,台灣讀者平常閱讀的主要報紙,在「藍

」、「綠」的政治顏色標示裡,各自擁有深淺不同的光景。

 

要解讀台灣媒體的政治色彩光譜,我們就不得不先釐清,「

藍」與「綠」在台灣當前政治角力裡的實質內涵。

 

在台灣,「藍」代表國民黨、親民黨及新黨的政黨聯盟勢力

領導人物是連戰、宋楚瑜,在政治取向上,他們都反對台灣

獨立,傾向延續「中華民國」的法統地位,甚至主張未來與

中國大陸可以合組「邦聯」,並盡速推動兩岸三通,但反對

總統大選與公投一併舉辦,也質疑公投可以解決兩岸問題。

 

至於「綠」,則以民進黨和台灣團結聯盟為代表,現任總統

陳水扁與前任總統李登輝是領導頭子,他們不支持兩岸統一

,假借「中華民國」外殼推進台灣獨立進程,並反對在「國

家安全」未獲確保的情況下實現兩岸三通,主張公投與總統

大選同時舉行,藉以凸顯台灣企求兩岸和平共存的意志。

 

在「藍」、「綠」之間、支持公投與反對公投之間,從陳由

豪批判陳水扁到陳由豪被抨擊受連宋陣營指使之間,台灣< 聯

合報>呈現「深藍」,<中國時報>露呈「淺藍」,<自由時報

>顯然「深綠」,<蘋果日報>則泛著「淺綠」色彩。

 

在公投投票的議題上,<聯合報>二月三日的社論,就舉出百

分之五十二的受訪者反對三月二十日總統大選一併舉行公投

的民調結果,反諷陳水扁想藉公投贏得大選的選戰布局可能

是選舉「毒藥」而非「靈丹」,並批判陳水扁把公投與大選

綁在一起的如意算盤,只是想將「台灣悲情」與「仇恨中共

」轉化成為支持綠色執政的政治操作,不足為取。

 

<聯合報>的深藍論述相比,<中國時報>二月四日社論也以

迂迴式評論,呈現藍色觀點;評論中批評陳水扁不應一再搬

出「台灣人民」做為政治訴求,並質疑陳水扁所設定的公投

議題:「要不要向美國買反飛彈裝備」和「是否同意與大陸

建立和平互動架構」,不論結果如何都不可能達到以色列、

約旦簽定「大衛營協定」及「雙邊和平談判共同議程」那樣

的政治效果,只是徒然把台灣人民推向兩岸爭端的第一線。

 

<自由時報>則不愧是綠營的頭號媒體傳播旗手。它在二月四

日的社論裡,高論評價了陳水扁公開提出的「一個原則、四

大議題」兩岸政策宣示。在亦步亦趨的呼應筆調下,肯定陳

水扁所提確立和平的「一個原則」,和兩岸領導人直接授權

進行協商、雙方在台北和北京互派常駐代表、互設聯絡辦事

處、劃定兩岸非軍事區等所謂「四大議題」,不但符合目前

兩岸整體的需要,更能為兩岸人民謀求更高的福祉。

 

與台灣三大報不同的是,台灣<蘋果日報>由政論家卜大中主

筆的<蘋論>,迴避在公投爭議中明確表態,卻以「台諜被捕

與中國計諜」為題,露出「淺綠」思維傾向,他分析指出中

國(大陸)一再破獲台諜的宣傳,透露中國(大陸)在力阻

台灣公投實現、力阻阿扁當選的策略上,有新的部署,也就

是裹脅美國、法國以夷制台,並恐嚇台商必須力挺連宋。

 

這種在公投議題上由深藍、淺藍到深綠、淺綠的媒體論述,

在台商陳由豪發表公開信揭露陳水扁曾收取巨額政治獻金的

媒體焦點中,也同樣透露各自「靠邊站」的政治立場抉擇。

 

<聯合報>二月四日社論以「首須辨明陳由豪所稱款項是獻金

或賄賂」為題,別出新裁地指出,陳由豪宣稱供給陳水扁的

金錢不應統稱為「政治獻金」,而很可能是「賄款」。這篇

文章直指台灣目前尚未完成<政治獻金法>,僅有<總統副總

統選舉罷免法>明訂得對總統候選人捐獻競選經費,因此陳

水扁以公職身分在非選舉期間接受陳由豪捐獻就涉嫌收賂。

 

<中國時報>則似乎不願直接得罪陳水扁,未以社論評價這件

震撼台灣大選的政治獻金爭議,但<中時>報團旗下<工商時

>二月七日卻以「通過陽光法案才能消除弊端增進民主」

為題發表社論,強調民主政治與政黨政治發展到一定程度,

政治獻金是一種不必忌諱常態現象,不必視為「賄賂」,但

為消除弊端,呼籲立法院通過<政治獻金法>等陽光法案。

 

<自由時報>更是不願論究陳水扁的政治操守,反而質疑陳由

豪以政治獻金隔海砲打陳水扁,是因「錢在中國、身在不由

己」才不得不演出一齣挺藍秀,接著抨擊陳由豪主持的東帝

士集團近年「錢進中國、債留台灣」,不但在大陸招商並搖

身成為「中國繳稅大戶」,並在台灣留下四百多億元銀行債

務,顯然是台灣金融業逾放比率居高不下的「罪魁禍首」。

 

有趣的是,<蘋果日報>卻以各打五十大板的姿態評論說:「

許多人認為國民黨拿錢沒什麼好批評,因為它一向如此,黑

金政黨嘛。可是,民進黨以反黑金起家,以清廉自許,拿錢

表示自我反叛,欺騙人民,罪惡大於國民黨。這話只說對一

半。民進黨如果腐化,確是大大的背叛,天理難容,可是國

民黨也不可腐化啊,怎能因它過去黑金就縱容它腐化呢? 根

本是笑話。」這種非藍非綠的論調,未脫「淺綠」本色。

 

剪輯台灣四大報新聞焦點的評論文章,並以台灣政治的「藍

」、「綠」光譜予以細讀分析,明眼人就不難一窺,台灣媒

體的「選邊站」的特性,以及媒體與政治之間的微妙牽連。

 

( 創作另類創作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karlyang007&aid=1166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