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借錢推薦~小額貸款快速比較多家銀行貸款利率最省專案-急需週轉
2016/05/15 13:41:22瀏覽3|回應0|推薦0


(中央社巴黎12日綜合外電報導)為什麼人類演變成一夫一妻制,明顯拒絕對多數動物來說自然而然的雜交行為?是受到道德或宗教約束?還是可能是愛情的緣故? 研究人員今天說,答案在於病菌。他們主張,性傳染疾病引發的災難,讓我們的祖先相信,與同一配偶廝守終身比較好。 史前狩獵採集者安頓下來從事農業後,產生了村落、鄉鎮與城市,加拿大與德國兩人研究團隊在大群族群中,觀察到性病大肆傳播。 病了不醫情況下,擴散的疾病可以影響個人生育能力和全體繁殖率。人口下滑迫使人類重新思考性行為,進而演變出社會習俗。 研究人員發展出1個數學模型,秀出狩獵-採集者人口以及可能的性病擴散。 這個模型用來顯示,「性病擴大是如何造成大型居住團體的負擔,進而促成社會上力行一夫一妻的人類擇偶制度。」 研究團隊說,在不超過30人的小型群體中,流行病沒有機會擴散,性病疫情通常很短。 風險低便足以解釋,無論是早期人類與今日社會,為何小型團體通常都是一夫多妻或一妻多夫制。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研究報告作者鮑許(Chris Bauch)告訴法新社,研究顯示,我們的自然環境,加上疾病擴散等因素,「可以強烈影響社會規範發展,尤其是我們在群體導向的評價上」。 但他補充說,這不表示,如果藥物能夠根絕性病,人類將改為雜交。 鮑許在電子郵件中說:「現代社會更加複雜…社會力行一夫一妻制的原因可能不只一個。」 研究發表於「自然通訊」(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1050413
( 在地生活桃竹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gb204k3t4&aid=57177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