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1/10/24 18:21:23瀏覽521|回應0|推薦4 | |
故事裡,鵝毛般的瑞雪或是傾盆大雨,都是作者信仰的一塊碎片。 ------------------------------------------------------------ 圖片引用自網路 - 秒速5公分 閱讀小說是一次脫離現實的腦海漫遊,一個與現實相似卻又帶著神秘的異世界在紙上鋪張,其中有天馬行空的幻想,卻不乏真實人性的揣度。一個讀者,總是能在字裡行間感受到故事溫度,在心情跌宕之後,從故事中的悲歡知曉一些朦朧道理,以及人生無可避免的愁悵。 從虛擬的故事中窺探人情百態,並從中獲得與之共嗚的遺憾,這是小說迷人之處;故事永遠不在文字結束後劃上句點,它會在心底發酵,變成腦海中的一幅風景,讓你在行經某個人生階段時,突然發現這片風景似曾相識。 小說是人生體悟的凝鍊,由創作者信筆操控一個世界的枯榮,賦予讀者一個被祟拜的信念;魔力之大,吸引了無以數計的人投入小說創作。無奈的是:創作小說的人多,出版的小說卻少;出版作品要能完整表達作者理念,機率更是微乎其微。 分眾化的市場上,出版社將小說分門別類,會和作者協調作品內容以符合讀者需求;此舉當然是為了讓作品暢銷,但對某些作者來說卻是苦不堪言。 作者是小說世界的造物主,用書中角色演繹警世神話;書裡的每個章節、每句對白,都是佈道的方式之一;然而為了妥協市場需求,出版社的建言卻很容易破壞作品精神而不自知。 前些日子,有一位客戶前來諮詢出版事宜,帶上洋洋灑灑兩大部的長篇推理小說;將近二十萬字的作品,她不過花了一年不到的時間完成。 她侃侃而談「本格推理」和「非本格推理」之間的差異,但說明完自己理念後,又小心翼翼地詢問我們:對兩本書有什麼建議。那個時候我感覺到,一個創作者的心情,原來就像懷胎十月的母親,努力替孩子規劃未來;明知孩子不會盡善盡美,仍然希望能獲得他人肯定;當我把創作者當成一個母親來看待,一切事情就豁然開朗,她需要的不是冰冷武斷的建議,而是感同身受的協助。 翻開這兩本小說,裡頭共同流淌著青春氣流和良善價值,在文字背後蕩漾出溫柔的波光,讓我在閱畢時露出了微笑。 我意識到:出版社並非裁判,我們該做的並非論斷作品優劣,而是投身創作者精心建構的世界,協助他們搭築其中的一磚一瓦,讓作品以作者認同的樣貌被市場接受,這才是出版對創作的尊重。因為,每個作者的筆下世界都是信念的延伸,不能輕易被扭轉再造,他們有信仰的事想說。 李昀陞◎企劃編輯------------------------------------------------------------ 點石成金,訂製出版的貼心好伙伴。圓夢交給點石成金一切搞定! Tel:02-22829138 Email:eastolga@gmail.com |
|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