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5/12 20:15:29瀏覽1024|回應2|推薦48 | |
(圖片引用自網路) 前陣子看到一篇小文章,非常有趣。內容大概是這樣的: 從前有一位二十歲的年輕人,向智者說:「我希望我可以做什麼事都想得到別人,並且用同理心去看待所有事情,慢慢地一步步成功,請問我該從哪裡著手培養這個習慣呢?」 智者笑了一下說:「年輕人,你非常好!很少有人在你這樣的年紀就想得到這件事,好吧!這其實很簡單,我送你四句話,你好好收著。」 智者說:「第一句,『要把自己當成別人』你懂這句話的意思嗎?」 年輕人說:「我知道!這是不是就是要我面對『挫折』不要看得太重,有時候可以讓自己抽離,當作是旁觀者來看待它會比較好?」 智者微笑說:「很好,看來你有點慧根。第二句,『要把別人當成自己』這句你可以瞭解嗎?」 年輕人道:「恩,這應該就是說,我們要有同理心,對於別人的遭遇要懂得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智者說:「哈哈,沒有錯。就是這樣!第三句開始你得想一下了,是『把別人當成別人』。」
年輕人沉吟了一下,說:「這句話,或許是說,我們必須要拿捏人與人之間的分寸?別人的事情與自己的事情在心中要有一條壁壘分明的界線,不要太執著於不是自己的事情?」 智者說:「大概的意思是這樣沒有錯,但是有一些小領悟你要自己再去多發現。第四句話我現在告訴你,你可以先收著,但是我必須告訴你,對你現在的這個年紀來說,一定還無法理解消化,因為這句話要用人生的歷練去透析。」 智者於是頓了一下,說:「把自己當成自己。」 果然,年輕人在當下,甚至往後的十年都沒有懂這句話。 自己要如何成為自己呢?不是已經是了嗎? 漸漸的,年輕人蛻變為中年人,進而步入老年人,他終於懂了,於是他漸漸成為一名有智慧的老人。當他離世後,世人尊稱他為「智者」。 這個故事到這邊結束,故事中的兩位智者終其一身體悟了這四句話,尤其最後一句更讓人玩味。 我覺得故事有趣的地方在於,每一句話都互相具有衝突與矛盾性,值得深思。 對於現在二十幾歲的我來說,去解讀故事中第四句話會是:當人到達一個境界後,你會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你會懂得自己是誰,你也就會讓自己成為你自己。 我不確定這樣是不是對的,因為故事的最後並沒有浮出解答,但是我相信這句話的奧妙一定比我們想像中還要簡單、還要深切。你的解讀又是什麼呢? 編輯@陳思諭 ---------------------------------------------------------- |
|
( 時事評論|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