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三面夏娃 多重人格?
2011/09/25 20:28:43瀏覽8460|回應0|推薦2

影星保羅紐曼的妻子珍妮華德在1957年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獲獎電影為「三面夏娃」,這部影片讓許多人見識了「多重人格」這種複雜的精神疾病。不過,心理學家對「多重人格」的認識卻不正確,無法有效解決病患的問題。

在「三面夏娃」一片中,珍妮華德以精湛的演技演出一位已婚婦女的「多重人格」,「夏娃」是這位婦女的名子,她擁有幾種截然不同的個性,好像幾個人存在她的身體中。

夏娃本來個性柔弱內向,與丈夫懷特(英文white也是白色的意思)育有一女,是位溫順的家庭主婦。她常頭痛與暈眩,昏醒來後不記得發生過的事,丈夫因而帶她去看精神科醫生。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夏娃的病情好轉,但接著卻發生了驚人的事情。某日夏娃亂買一大堆衣物,被丈夫責罵後竟然試圖要用繩子勒死女兒。

丈夫把夏娃再帶去看精神科醫生,夏娃否認她想傷害女兒,但她說她數月來都聽到來自腦海的聲音,常常是她自己的聲音,叫她離開丈夫,帶走女兒。突然間,掩面哭泣的夏娃笑了起來,脫下絲襪,邀請醫生共舞。夏娃好像變成了另外一個女人,她熱情、放蕩,還自稱為「黑夏娃」,不認丈夫及女兒,讓醫生大感驚訝。另一位醫生本來也不相信這種事,目睹經過後,叫喚她,夏娃又變回原先柔弱內向的那個主婦(白夏娃)。

然後,夏娃在精神醫院住院治療,她時而是柔弱內向的白夏娃,時而是活潑放蕩的黑夏娃,她的人格切換讓醫療人員都感到驚訝。爲了不被長期關在精神病院,黑夏娃後來行為收斂了。一段時間後,醫生認為她不會再傷害女兒,放她出院。出院後,黑夏娃又重佔上風,晚上常常到酒吧找別的男人喝酒跳舞,尋求刺激歡樂,但在恢復為白夏娃後就無助地哭泣。夏娃的丈夫無法忍受她的放蕩,想要和她離婚。

黑夏娃後來主動去找精神醫生,說白夏娃曾經嘗試過自殺,因此不讓她出現。醫生叫出白夏娃,並給她催眠,不料卻出現了另一個女人,她自稱JaneJane的性情及脾氣穩定正常,與懦弱內向的白夏娃或放蕩的黑夏娃明顯不同。三個性格不同的女人分享一個人的肉體,交替出現,各過各的生活。白夏娃關心女兒,黑夏娃愛找男人尋歡,Jane則和一位癡情的追求者談戀愛

不久後,白夏娃又去找精神科醫生,說她上次去看女兒時失去記憶,要離開時才恢復記憶。女兒說不喜歡壞媽媽,喜歡好媽媽,也就是說她失去記憶的時候黑夏娃與Jane出現過。醫生再度爲夏娃催眠,讓她想起小時候的事情。她想起來她有一天玩耍時,被大人突然強硬拉進屋去,逼迫她跟剛過世的老人家吻別。小女孩白夏娃深受驚嚇,那時黑夏娃就出現了。不久後,白夏娃與黑夏娃不再出現,變成只剩一個性格正常的Jane,她與追求者結婚,並與女兒一起過著穩定的生活。

以上是「三面夏娃」的電影情節概要,電影故事並非虛構的,是由一位名為Chris Costner Sizemore的婦女的人生經歷改編的。電影的結局很美好,最後只剩一個性格正常的女人存在夏娃的身體內,她能再婚並過著正常人的生活。不過現實卻不是那樣,Chris陸續出現二十多不同的人格,有的暴力,雖然她不斷接受精神治療,換過好多位醫生,但是她始終無法擺脫「多重人格」的問題。現實生活裡,Chris結婚了,也生了兒女,寫書描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她的身體一直被許多不同的人格使用。

精神科醫生無法有效治好Chris的多重人格問題,因為Chris是被許多個外靈附身,並不是Chris本人有多種人格。但是精神科醫生不會接受這種「外靈附身而導致病人出現多種人格」的「迷信」說法,所以他們創造出「一個人會有許多種不同人格」的說法。

如果看過老師處理附身靈的經過,就會明白多重人格是由多個外靈附身而造成的。作者在陪同親人到老師處接受治療時看過這樣的實例,聽事主的父親講他兒子的發病經過,就舉這個實例來說明

A君的獨子B自小就聽話,個性溫和,他喜歡小動物,養了一隻小狗。後來B考上南部的大學,離家去讀大學,幾個同學在學校附近合租一間公寓。B上大學後回家的次數不多,通常只有寒暑假和家裡有事時才回家,回家時停留的時間也不長。A君夫妻忙著店裡的生意,很少過問B的事情。大三時,有一次B回家裡住,A妻講他兩句,B卻大發脾氣,亂摔東西,還踢小狗,把A君夫妻都嚇倒了。B氣呼呼回房間去,當晚夫妻打烊回家,叫出BB說當時無法控制自己,情緒失控,也許是功課壓力太大人太累。A君夫妻體諒他,沒有再怪他

有一次A君南下去看兒子,在公寓見到其他學生才知道B有時會在夜晚夢遊,醒來後不記得任何事,兒子的朋友還說B常說頭疼,常常疲累昏睡。A君對兒子夢遊的事情感到訝異,因為他以前沒有這個毛病。A君催促兒子去看醫生,檢查疲累嗜睡的原因,不過健康檢查沒看出問題。

B的功課不好而延畢,幾次回家他們注意到他的情緒不穩定,有時還是以前溫和聽話的個性,有時卻像變了個人似地,脾氣暴躁,講話粗魯。以前B很喜歡小狗,現在發脾氣卻常把小狗當出氣筒,事後又跟小狗說抱歉。當B溫和時,A君夫妻問他原因,B也講不出來,只說常感疲憊,常頭疼老覺得睡不飽,記憶力衰退,常忘東忘西。

拖了很久B終於完所有學分畢業搬回家,A君夫妻才發現B真的不對勁。他常昏睡,醒來說頭疼,提起勁做事或找工作。但有時他又精神勃勃地出去,不說去哪裡,常常徹夜不歸。家人勸他,他就發火,吵起架來目中無人,不認父母亂摔東西。有一晚B回家時帶傷,他在外頭與人打架,A妻罵他。他回嘴滿口髒話,還差一點打人,B已經變成他們不認識的人了。

A君以為他患了躁鬱症,擔心他的暴力傾向,帶他去看心理醫生,情況並無好轉。後來,有人告訴A君可能他兒子卡陰才性情大變,A君就往這個方向嘗試。A君帶B去過幾個宮廟,找過幾個老師,靈媒和老師B確實卡陰,但做了法也都沒效。他們也沒放棄心理治療,但也沒有進展。

後來聽人介紹這位老師,A君帶B去,頭一次沒發生什麽事,老師說B情況嚴重,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可能恢復正常,還說附身靈可能會阻撓B接受治療。果然如老師所言,後來要去時B就奮力抗拒,這是以前沒有的現象。A君抱著希望,找來朋友強拉B去找老師。幾次以後,某一晚B突然爆出另外一個人的聲音,B跟老師咆哮「我他的身體,你要怎樣你能怎樣」,…A君這時才完全相信他的兒子因為卡陰才個性大變。

那一晚作者適巧在場,看到B嗆聲的經過。後來A君把店面生意盤給別人,常常到老師處,我們熟了他告訴我兒子的故事。老師說壞脾氣的附身靈還沒有完全壓倒B的意識所以還沒說話給BB還不知道他的體內另有一個附身靈所以對自己情緒暴躁的事感到困惑不明白。如果繼續下去,壞脾氣的附身靈會更強勢,它就可能在完全壓住B的意識時出現,也就是B會變成另外一個人格,當附身靈不想再玩或要休息時才放B的意識出現。最後,很可能B的意識完全會被壓住而不再出現,甚至消失。

B的例子說明他有雙重人格的原因,附身靈多了,就可能造成「多重人格」。人只有一個人格,「N」重人格表示至少有「N個外靈寄居體內,外靈壓倒人本身的意識,這是非常難以處理的卡陰問題

精神科醫生使用催眠來治療病人,他們以為催眠能喚起病人潛藏在深處的記憶,以為病人被催眠時講的話是真實的。其實,很多人被催眠,人並不會有反應,是他們體內的外靈出來講話,附身外靈講的話不一定是真的。附身靈長期寄住在宿主體內,知道宿主的過去經歷,知道宿主的思想念頭。厲害的外靈進入人體,不久就會知道宿主一生所有的事情,如果附身靈假裝「神明」講話給宿主聽,很多宿主都會相信他們在與神明溝通,因為「神明」知道他們的往事生平。因為附身靈熟知宿主的過去,催眠時附身靈講話彷彿就是宿主講話。

夏娃初期被催眠,Jane出現了,Jane就是其中一個附身靈展現出的人格。後期夏娃被催眠,想起小時候被強拉去親吻死去的老人家,精神科醫生認為小孩子無法面對恐懼而人格分裂、變出黑夏娃,造成多重人格。其實黑夏娃是夏娃體內某個附身靈,不是她分裂的人格,黑夏娃也許是、也許不是在她小時候被強迫親吻死去老人家時附身的。還有夏娃小時被強拉去親吻亡故的親人這件事不一定是真的,那可能是外靈虛構的一則故事,就像觀落陰時成功觀靈的人看到聽到的是外靈製作的東西一樣。

白夏娃無法掌控自己的身體,她感到絕望無奈而試圖自殺,幸好自殺未遂。遇到外靈附身的難題,自殺解決不了問題,反而更糟。惡靈住人體內,最終圖謀的是人的本靈(元神、神識)。平常本靈被鎖在人體內,附身靈很難拿走,當人死時本靈會鬆脫,附身靈就趁機帶走本靈外靈吃掉本靈,功力能夠大增,然後它再跳到另外一個倒楣的人身上寄居,侵害那個人的肉身與本靈,就這樣外靈不斷殘害人類,而且功力越來越高。所以自殺無法解決問題,反而便宜了附身靈,除了把自己寶貴的靈魂送給惡靈,還等於幫惡靈提高功力,加害其他人。

如果發生「多重人格」的現象,表示宿主已經被外靈嚴重傷害了,外靈已經壓倒宿主的意識(佛家講的第六識),除了取得身體的控制權,多半已經也控制了宿主的本靈去宮廟神壇處理不可能解決,因為宿主的本靈已被附身靈控制,需要很多年的時間才可能改善。遇到這種情形,通常神壇宮廟會用「冤親債主」這類的說法交代過去就算了。

「三面夏娃」電影中的三種人格很鮮明,各不相同,故事的原主角Chris一生中有幾十種不同的人格,她沒發瘋。這是因為那些外靈還能夠協商出現時機,或者某個時期某外靈比其他的都強,可以壓倒其他外靈而顯現。現實裡許多病人體內的幾個附身靈如果不協商,彼此搶奪宿主身體的控制權,病人就不會出現歷歷分明的不同人格,就不會被認為具有「多重人格」,通常是被視為精神失常、「發瘋」啦,因為幾個外靈互爭苗頭而使宿主精神舉止怪異紊亂或意識不清。須要注意的是多重人格是因為被幾個外靈附身,但「發瘋」的原因不一定是被外靈附身,也可能是壓力過大或肉體病變等其他因素。

精神科醫生會用藥物或手術來治療「多重人格」及「發瘋」的病患,對因為外靈附身所引起的病,也許可以舒緩症狀,但不能從根本治療,結果問題依然存在。電影裡白夏娃起初常常頭痛昏眩、喪失記憶而就醫,那段時間她的頭痛等症狀好轉,不過接下來的發展令人意外,出現了黑夏娃,後來又出現了JaneJane最後取代了黑白夏娃,Jane個性正常,白夏娃不再出現,一般人會認為結局很美好。不過,如果白夏娃是該女性的原始人格,她消失了,表示外靈Jane)已經完全佔有她的身軀,這其實是很悲慘的結局。電影裡當黑夏娃去找精神科醫生說白夏娃曾企圖自殺所以不讓白夏娃出現這表示黑夏娃已經很明顯地壓倒白夏娃,成為肉身的主人。

有些人可能以為外靈附身的人不可能有正常性格,這種看法並不正確;很多人被外靈附身但自己並不知情,他們多數都保有原來自己的人格,另外,附身靈還擅長演戲。只要一段時間不要做出怪異舉動,別人就以為宿主已經恢復正常了。許多人擅長戴面具,在家裡和在外頭表現不一,例如在外頭對人客氣有禮,在家卻常發脾氣。想想看人都能夠如此,何況是厲害的外靈,它們也會帶面具假扮正常人。

還有,很多人的個性整合,例如在家裡沉默寡言,不太搭理家人,不喜歡參加家人的活動,在家喜歡一個人獨處;但是在外頭卻是另一種個性,愛和同事朋友談天說笑,活潑參與大家的活動。原因可能是他在家沒有地位,遇事講贏家人,甚至常被奚落,因而在家表現孤獨內向。他的本性還是喜歡有朋友,在外頭別人不欺負他,他就展現親和個性。這些不是「多重人格」,不能混為一談。

藥物手術等治療手段不僅無法解決問題,有時還會幫助外靈傷害宿主,例如病人常常發狂暴躁打人,隔離使宿主沮喪無助,負面情緒讓宿主的意識更容易被附身靈壓倒取代。以前,精神科醫生還切除病人的部分腦葉,病人也許不再狂暴,但腦部受傷可能使宿主原先的人格就此消失了,協助附身靈得到全勝

「多重人格」非常難以處理,但是還是有老師能夠處理,只是需要很多年、甚至終生的時間來處理。先要把附身靈與本靈分開,再予以治療處理,才不會傷害本靈。有這種功力和耐性的老師罕見,能遇到是極大的福氣。遇到時,當事人還要有智慧,才不會「有眼不識高人」。

如果有心幫助這種「多重人格」的親友,請詳細閱讀本部落格其他文章,增加對靈界與附身問題的認識,免得找錯老師,費錢又延誤時間。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agle777&aid=5672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