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中推薦稅務政策與爭議 水電消防工程產業節稅方式 使用電子發票之後,營業稅申報注意事項?
2022/12/21 21:05:55瀏覽28|回應0|推薦0

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台中西屯會計、稅務及薪資委外暨相關之人力資源管理會計服務推薦最佳稅務後盾

 

台中中區停業解散會計服務推薦, 台中大里申請電子發票會計師事務所, 台中財務顧問會計服務推薦

黃鳴:什么樣的人最易成才    那天回到家里晚十點鐘左右,看到一期以杰克·韋爾奇為主嘉賓的《對話》節目,我看到時已是節目的后半部分了,卻感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那個沖擊點是學習的心。    杰克(Jack Welch)被譽為“全球第一CEO”,“當代最成功最偉大的企業家”.從他入主通用電氣起,短短20年內將一個彌漫著官僚主義氣息的公司,打造成一個充滿朝氣、富有生機的企業巨頭,市值由他上任時的130億美元上升到了4800億美元。這樣一位傳奇人物,究竟是誰培養了他,是誰造就了他?這個疑問無論是主持人也罷,在場的對話嘉賓也罷,都是非常關心的問題。而且《對話》主持人陳偉鴻在問的時候形成了“連問”——是誰發現了你?是怎么發現的你?是誰培養了你?是哪位老師?    杰克·韋爾奇的回答令人意外:人一生當中不能只有一個老師,是有許許多多老師,這是第一句話;第二句話是:你們6位嘉賓中誰最好誰最優秀?一定是把另五位嘉賓的優點吸收到自己身上的那個人,能發現他人優點,吸取他人優點,把他人優點變成自己優點的人一定是最優秀的。接下來他就解釋自己有一群老師,只要有優點的就是他的老師,只要有用的好東西,真理的東西就馬上親近它,親近真理,像餓虎撲食、久旱逢甘霖一樣的去吸取。這是一種對真理的感情和態度,跟智商無關,甚至和學習能力無關,是跟自己強烈的渴望有關,渴望豐富自己,渴望完善自己。    平常我回到家看電視是一種放松的休息,一般比較懶散,但一到能有利于學習的節目時,我必是全神貫注,調動任何一根敏感的神經去專注,怕太太打擾我還把門關起來,這種如饑似渴聚焦式的學習已經形成了習慣。我曾經寫過周其仁“大家風范”的博客文章,我曾親眼見過他是如何成為“大家”的。(勵志文章  www.lz13.cn)在西安一次“未來之星”的論壇上,我在演講的時候看到有位嘉賓在下面非常專注身體往前傾地聽我演講,抽神仔細一看,原來是當代經濟大家周其仁,當時我心里那個虛榮心喲,高興得不得了。結果我下去后看其他嘉賓演講,無論是空洞套話的還是水平高的,周其仁老師都是那樣子聽課,我瞬間受到了打擊,絕對是瞬間的打擊,一是覺得自己太自作多情;二是記住“大家”就是這樣成為“大家”的。回想我自己參加活動當嘉賓,哪有周老師的專注?哪有周老師的學習力?要么自己演講完走開,要么跟周圍的嘉賓分心講話,這樣一是對演講者不尊敬,最重要的是自己沒學到什么。    從那以后我老實多了,我們可以差,可以不足,但是一定要有強烈的觸動反應和強烈的學習欲望,尤其是對那些自己不足別人特強的優點。搶別人財物寶玉難,搶別人思想學別人品質易,并且完全可以瞬間移栽到自己身上。這些關鍵在于自己對真理、對珍貴品質的情感、愿望和識別能力,在于是不是愿意改善自己?而且這種愿望真是跟目的無關,跟功利無關。不停地去吸取他人的營養,至于將來怎么樣,我們要有一個堅信,一定對我是有好處的。至于什么好處有用沒用都不想,因為那是雜念,一個人進步越快,補短的本領越強。分頁:123

朱自清:文物·舊書·毛筆  幾個月,北平的報紙上除了戰事、殺人案、教育危機等等消息以外,舊書的危機也是 一個熱鬧的新聞題目。此外,北平的文物,主要的是古建筑,一向受人重視,政府設了一個 北平文物整理委員會,并且撥過幾回不算少的款項來修理這些文物。二月初,這個委員會還 開了一次會議,決定為適應北平這個陪都的百年大計,請求政府"核發本年上半年經費", 并"加強管理使用文物建筑,以維護古跡"。至于毛筆,多少年前教育部就規定學生作國文 以及用國文回答考試題目,都得用毛筆。但是事實上學生用毛筆的時候很少,尤其是在大都 市里。這個問題現在似乎還是懸案。在筆者看來,文物、舊書、毛筆,正是一套,都是些遺 產、歷史、舊文化。主張保存這些東西的人,不免都帶些"思古之幽情",一方面更不免多 多少少有些"保存國粹"的意思。 "保存國粹"現在好像已成了一句壞話,等于"抱殘守 闕","食古不化","迷戀骸骨","讓死的拉住活的"。筆者也知道今天主張保存這些 舊東西的人大多數是些五四時代的人物,不至于再有這種頑固的思想,并且筆者自己也多多 少少分有他們的情感,自問也還不至于頑固到那地步。不過細心分析這種主張的理由,除了 "思古之幽情"以外,似乎還只能說是"保存國粹";因為這些東西是我們先民的優良的成 績,所以才值得保存,也才會引起我們的思念。我們跟老輩不同的,應該是保存只是保存而 止,讓這些東西像化石一樣,不再妄想它們復活起來。應該過去的總是要過去的,我們明白 這個道理。  關于撥用巨款修理和油漆北平的古建筑,有一家報紙上曾經有過微詞,好像說在這個戰 亂和饑餓的時代,不該忙著辦這些事來粉飾太平。本來呢,若是真太平的話,這一番修飾也 許還可以招攬些外國游客,得些外匯來使用。現在這年頭,那輝煌的景象卻只是戰亂和饑餓 的現實的一個強烈的對比,強烈的諷刺,的確叫人有些觸目驚心。這自然是功利的看法,可 是這年頭無衣無食的人太多了,功利的看法也是自然的。不過話說回來,現在公家用錢,并 沒有什么通盤的計劃,這筆錢不用在這兒,大概也不會用在那些無衣無食的人的身上,并且 也許還會用在一些不相干的事上去。那么,用來保存古物就也還不算壞。若是真能通盤計 劃,分別輕重,這種事大概是該緩辦的。筆者雖然也贊成保存古物,卻并無搶救的意思。照 道理衣食足再來保存古物不算晚;萬一晚了也只好遺憾,衣食總是根本。筆者不同意過分的 強調保存古物,過分的強調北平這個文化城,但是"加強管理使用文物建筑,以維護古 跡",并不用多花錢,卻是對的。  舊書的危機指的是木版書,特別是大部頭的。一年來舊書業大不景氣。有些鋪子將大部 頭的木版書論斤的賣出去造還魂紙。這自然很可惜,并且有點兒慘。因此有些讀書人出來呼 吁搶救。現在教育部已經撥了十億元收買這種舊書,搶救已經開始,自然很好。但是筆者要 指出舊書的危機潛伏已經很久,并非突如其來。清末就通行石印本的古書,攜帶便利,價錢 公道。這實在是舊書的危機的開始。但是當時石印本是不登大雅之堂的;說是錯字多,固 然,主要的還在缺少那古色古香。因此大人先生不屑照顧。不過究竟公道,便利,又不占書 架的地位,一般讀書人,尤其青年,卻是樂意買的。民國以來又有了影印本,大部頭的如 《四部叢刊》,底本差不多都是善本,影印不至于有錯字,也不缺少古色古香。這個影響舊 書的買賣就更大。后來《四部叢刊》又有縮印本,古氣雖然較少,便利卻又加多。還有排印 本的古書,如《四部備要》、《萬有文庫》等,也是方便公道。又如《國學基本叢書》,照 有些石印本辦法,書中點了句,方便更大。抗戰前又有所謂"一折八扣書",排印的錯誤并 不太多,極便宜,大量流通,青年學生照顧的不少。比照抗戰期中的土紙本,這種一折八扣 書現在已經成了好版了。現在的青年學生往往寧愿要這種排印本,不要木刻本;他們要方 便,不在乎那古色古香。買大部書的人既然可以買影印本或排印本,買單部書的人更多樂意 買排印本或石印本,技術的革新就注定了舊書的沒落的運命!將來顯微影片本的書發達了,現在的影印本排印本大概也會沒落的罷?  至于毛筆,命運似乎更壞。跟"水筆"相比,它的不便更其顯然。用毛筆就得用硯台和 墨,至少得用墨盒或墨船(上海有這東西,形如小船,不知叫什么名字,用墨膏,裝在牙膏 似的筒子里,用時擠出),總不如水筆方便,又不能將筆掛在襟上或插在袋里。更重要的, 毛筆寫字比水筆慢得多,這是毛筆的致命傷。說到價錢,毛筆連上附屬品,再算上用的時期 的短,并不見得比水筆便宜好多。好的舶來水筆自然很貴,但是好的毛筆也不賤,最近有人 在北平戴月軒就看到定價一千多萬元的筆。自然,水筆需要外匯,就是本國做的,材料也得 從外國買來,毛筆卻是國產;但是我們得努力讓水筆也變成國產才好。至于過去教育部規定 學生用毛筆,似乎只著眼在"保存國粹"或"本位文化"上;學生可并不理會這一套,用水 筆的反而越來越多。現代生活需要水筆,勢有必至,理有固然,"本位文化"的空名字是抵 擋不住的。毛筆應該保存,讓少數的書畫家去保存就夠了,勉強大家都來用,是行不通的。  至于現在學生寫的字不好,那是沒有認真訓練的原故,跟不用毛筆無關。學生的字,清楚整 齊就算好,用水筆和毛筆都一樣。  學生不愛講究寫字,也不愛讀古文古書——雖然有購買排印本古書的,可是并不太多。  他們的功課多,事情忙,不能夠領略書法的藝術,甚至連寫字的作用都忽略了,只圖快,寫 得不清不楚的叫人認不真。古文古書因為文字難,不好懂,他們也覺著不值得費那么多功夫 去讀。根本上還是由于他們已經不重視歷史和舊文化。這也是必經的過程,我(www.lz13.cn)們無須驚嘆。  不過我們得讓青年人寫字做到清楚整齊的地步,滿足寫字的基本作用,一方面得努力好好的 編出些言文對照詳細注解的古書,讓青年人讀。歷史和舊文化,我們應該批判的接受,作為 創造新文化的素材的一部,一筆抹煞是不對的。其實青年人也并非真的一筆抹煞古文古書, 只看《古文觀止》已經有了八種言文對照本,《唐詩三百首》已經有了三種(雖然只各有一 種比較好),就知道這種書的需要還是很大——而買主大概還是青年人多。所以我們應該知 道努力的方向。至于書法的藝術和古文古書的專門研究,留給有興趣的少數人好了,這種人 大學或獨立學院里是應該培養的。  連帶著想到了國畫和平劇的改良,這兩種工作現在都有人在努力。日前一位青年同事和 我談到這兩個問題,他覺得國畫和平劇都已經有了充分的發展,成了定型,用不著改良,也 無從改良;勉強去改良,恐怕只會出現一些不今不古不新不舊的東西,結果未必良好。他覺 得民間藝術本來幼稚,沒有得著發展,我們倒也許可以促進它們的發展;像國畫和平劇已經 到了最高峰,是該下降,該過去的時候了,拉著它們恐怕是終于吃力不討好的。照筆者的意 見,我們的新文化新藝術的創造,得批判的采取舊文化舊藝術,士大夫的和民間的都用得 著,外國的也用得著,但是得以這個時代和這個國家為主。改良恐怕不免讓舊時代拉著,走 不遠,也許壓根兒走不動也未可知。還是另起爐灶的好,舊料卻可以選擇了用。  應該過去的總是要過去的。 朱自清作品_朱自清散文集 朱自清:飄零 朱自清:冬天分頁:123

羅蘭:電視家庭  那天晚上到車站送小女兒坐夜車去高雄,車開后,在車站出口處遇到朋友,要我搭他的車子回家。我婉謝了,說:  “我要慢慢地回家。”  他笑問我:“為什么要慢慢地回家呢?時間已經不早了。”  經他這一問,我倒想起剛才我在來車站的路上,曾經也和女兒說過這樣的話。我說:  “等一下你走了,我就用不著再坐計程車回去。我可以慢慢地回家。”  說這話的時候,我覺得心情頗為輕松。似乎“慢慢地”回家是一件很好的事。  其實,天正下雨,時間已是10點半。“慢慢地回家”聽來確是不很應當。于是,我未及多想地向朋友解釋道:“現在回去也是看電視,不如一個人在外面走走,透一透空氣。”  當時,我只是臨時找了這個理由來婉謝朋友要送我回家的一番好意。但當我獨自走過地下道,撐開傘,慢慢地走著的時候,我發現,這被臨時抓來的理由卻正是我最真誠的理由。  我真的是怕回家看電視。  或許你要問,看不看電視是你自己的事。不想看就不要看,有什么可怕的呢?  事情卻不是這么簡單。  至于為什么不這么簡單,首先你得知道什么叫闔家團聚,什么叫共享天倫。  “闔家團聚”和“共享天倫”是全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而不是各人關在各人的房間里去各自做各自的事。  但是自從有了電視,而電視又是放在起坐間,我們的“闔家團聚”,“共享天倫”就只變成了一種形式——大家坐是坐在一起,但注意力卻都集中在那個熒光幕上。任何人開口講話都得不到熱心的回答(有時根本得不到回答)。如果這話題真正重要而必須回答的話,就可能會在電視播廣告的時候,才如夢初醒地重拾剛才的話題,匆匆地表示一點簡短的意見。如果你還有未盡之意有待表達,而這時電視廣告已畢,正式節目接演,那你最好是知趣的免開尊口,讓自己跟著大家一起看電視。不幸的是,電視節目一個接著一個地演,非到午夜不肯罷休。節目雖非個個精彩,但總有人愛看,而全家中只要有一個人集中注意于電視節目,其他的人就有不開口的義務。在這種情形之下,我反而覺得廣告時間太短,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人們討論任何一個話題。  于是,如果你想要闔家團聚,共享天倫,你就得在電視機前奉陪枯坐,直到電視打烊。但電視打烊已是午夜,大家也已人困馬乏,個個伸著懶腰起來活動筋骨,然后搶著去洗澡間沐浴更衣去了。說來也是,12點了,難道還不該睡?誰也沒有理由拖住別人講話。盡管心里總覺還有許多問題待商,還有許多教誨要提示給孩子。但是,時間確也晚了。有話明天再說吧!明天?明天由于今天晚睡,日上三竿,大家才零零落落地起床,早點與午飯并案辦理,午飯剛剛上桌,電視節目就又在那邊催促了。于是,有人把飯菜撥在一起,端著碗,趕到電視機前就位。好吧!索性把所有的湯湯菜菜都搬到小茶幾上,大家擠在矮矮的沙發里,彎腰曲背地吃,食不知味地吃。你無論做了什么山珍海味,在電視節目轟炸之下,也失去了意義。因此常想,早知如此,每人弄一碗泡飯吃了也一樣。難怪洋人早已創造了電視便餐,真是進步!  于是,這一天的電視生活就又開始。  你說不奉陪吧?自己離座跑到樓上去,心理上卻又覺自己怎么變得如此不合群?難道是由于年紀大了,頭腦頑固?人家愛做的事,你為什么偏偏走開?好,那么奉陪吧!又實在聽膩了“再回頭我也不要你”。而且一天12小時坐在電視機前,真的時常感到“骨頭酸,關節疼”,不由得就變成了“阿利拿命”的主顧。腦子里從此灌滿了“龍角散”與“這個最好”然后帶著一顆凌凌亂亂的心,寂寞地睡去,再沒有機會去找到自己。  有時在外面忙公私各事,忙了半日,興沖沖地回家。才進大門,便已看見客廳沙發上滿座,電視機亮著。這才想起,原來回家也不過如此,心上凍了一半。進了客廳的門,果然,甚少有人踢你歡迎的一瞥。你得側著身子,銜權疾走地通過家人與電視機前的通道,唯恐妨礙他們的收視。自己孤零零地來到后方(飯廳)脫下大衣或雨衣,放下皮包或公事包,蜇回客廳,揀個空位,悄悄入座,加入欣賞圈子。  如果你不加入,而徑自上樓呢?別看你進門時,大家不予理會,但你如一直上了樓,他們卻會在下意識中想:  “別是在外頭受了氣吧?”  “別是家中誰得罪了她吧?”  “唉!她越來越孤僻了!……”  那么,悄悄就座之后呢?你又不知道電視節目的來龍去脈。中途跟著亂看一通,始終不能進入情況。和家人就這么貌合神離的偽裝“聚”在一起,聚到午夜時分,大家起身散場,你也可以理直氣壯地歸寢,也許到了睡夢邊緣,你的心睛才從電視的吵鬧聲中澄清下來,才忽然想起明天的菜單,老大的身體,老二的衣服,老三的功課,及家中其他應興應革的事項。這時,你最好立刻披衣下床,找到有關人士或有關“部門”去交待或著手辦理。因為到了明晨,如是假期,大家必然高臥,如是平時,大家又撐著睡眠不足的倦跟上學或上班去。稍一因循就又是一天、兩天或永遠。  有時電視中的一切隱去,剩下清靜的一片空白,我起身把它關掉,留住家中一二成員,把自己忍了一天,無緣談起的話題提出討論,果然發現他們也正有話要講,于是,我們撐住倦眼,彼此交換一下心里想了很久的話,增加一點相互的了解,傳達一點善意與關心。但這樣就勢必更加透支了睡眠的時間。待談話告一段落,才警覺已是凌晨一點半或兩點。于是憬悟,這種聚談也只能偶一為之,決非長久之計。  久而久之,未免對回家產生了一種恐懼。覺得在路上興沖沖地往回趕的那種心情有點可悲。你決非為了電視才回家。你決非為了讓自己陪孩子們看電視才盼望他們回來,他們也決非為了電視才回來。但結果卻是,大家的心都不由自主地被電視奪去。變成“如果大家聚齊,就都把目光投向電視。等到節目播完,大家也就散了”,誰也不理誰。  有時也趁沒有電視節目的空檔提一提當年農業社會時代的老家,提一提冬天的圍爐取暖,夏天的瓜棚豆架。提一提那時祖孫們在一起閑談,由閑談中所培養的親情,由閑談中所傳遞的文化,和由閑談中所形成的思想或觀念上的接近……但所得反應甚為冷淡。現代人或許不必培養親情,為了將來要創業,要出國,要四海為家,要孤軍奮斗,你似乎越少感情越好。越少感情,將來越能適應。培養親情應改變為培養“無”情。因為無情便無恨,無情才少牽戀,才有益開拓。  現代人不必由閑談中去接受文化,他們有各式各樣的大眾傳播工具隨時在向他們輸送各種形式的文化。思想或觀念的形成不再是一個家庭或一個民族的事,它變成一種全世界互相影響的事。想保有一個家庭的接近已是被判落伍的想法,你無權阻止孩子們看電視,你(www.lz13.cn)自己也不該不看,因為那是一切新消息。新事物的提供者。那是投入這每天變動中的世界的新引線。你長久不看電視,連太空人怎么降回地球都不知道,連少棒小將怎么贏的那最后一仗都不知道,連印度總理甘地夫人什么模樣都不知道,你就無資格做一個“世界人”。  這年頭,你必須做個“世界人”。你不能再只知道自己這個家、這個村、這個鎮。不能再只會講你老家的語言。你從小就知道你可能有機會到外國去。小孩子羨慕少棒隊,大了一點的時候,有青少棒。還有世界青年大會有機會找你去代表。大學畢業之前就得積極地去打聽獎學金,準備考“托福”。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大家總會問你什么時候“走”?“大家都得走,不走的是沒有辦法的人”。“走”的意思是不再屬于家,不再屬于村,而且不少人會認為你也不再屬于“國”。世界都已包括在電視機中,搬到你的客廳里,人們在電視機中早已熟悉了世界。就難怪無人關心是否闔“家”團聚,無人在意天倫是否有樂。  我不知道我為什么要在意。或許我也不是在意,否則我為什么情愿在10點半以后的夜晚,冒雨獨行在寂靜的路上?我說我逃避的是電視,其實我也許更是逃避那有名無實的團聚和無時間去享受的天倫。我怕一進門時沙發上的滿座,也怕電視熒光幕上閃閃的人影。  我只覺自己是被摒棄于兩個圈子之外。我不屬于電視,也無法屬于天倫。我不屬于過去的瓜棚豆架,也無興趣去做一個“世界人”。  我只得享有這寂寞的片刻,撐著傘,擋住雨,慢慢地,慢慢地走,走著,慢慢地回家。 羅蘭作品_羅蘭散文集 羅蘭:談零食 羅蘭:彩兒分頁:123

ACC711CEV55CE


台中大雅電子發票b2b b2c諮詢
IC製造產業節稅方式 電動代步車產業節稅方式 勞資雙方的投保政策
( 興趣嗜好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e86gd9us74821&aid=17785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