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以色列老人照顧
2013/01/19 10:20:00瀏覽97|回應0|推薦0


以色列老人照顧者繼續教育第一課

文/周傳久

 

在台灣,老人照顧領域常有日本和美國相關資訊以供參考。至於中東的以色列資訊還有限。其實以色列老人照顧與相關產品研發可取之處甚多,尤其怎樣在資源有限條件下營造照顧品質,頗有見樹。

在以色列學習老人照顧者的繼續教育

一般討論如何在有限資源下維繫照顧品質,往往先想到資源分配與服務輸送流程制度,但筆者實地見習位在台拉維夫的照顧服務者教育中心(www.jdc.org.il ://www.jdc.org.il)進行的老人照顧者繼續教育卻看到,建造專業價值觀進而裝備敏感度比技術教育更優先。如同中心執行長Shlomit Gal所說,「為了將被照顧者當成人來對待,所有訓練都要注意到培養態度和對老年及個別生命史的認識」。簡言之,或者說「道先於術」。

很多人都認同道先於術,但是從成人教育理論來看,成人學習很期待學了可用,所以教學設計就很重要,若只是單向講授效果必然較低甚至聽者難有耐心。如此則時間與經費等投資效益就打折扣。JDC實施方式很重視互動與啟發,有效引出不同在職者的經驗相互增長觀點與體悟,在吸引人的氛圍中學習,一堂課能抵三堂課。主要方法包括角色扮演、爭議個案討論、真實影片討論、實地參訪印證等。以上課程中學員不能只是躲在學員羣裡「有個概念就好」或者被問到時說「我不知道」。Shlomit Gal強調學員必須表示「要是你來處理會怎麼做更好」。這和某些台灣同樣耗費資源的訓練以人簽到就可拿進修小時數和甚至累積為證照大不相同。

一個班約30人,每組約5人到6人,這樣才不會冷場也不會亂。每組用1張全開壁報紙,同組人員一起用名詞、動詞、形容詞寫出對老年的印象,這時都不要彼此限制,盡量的寫。這是第一層學習,讓自己重新與自己的記憶經驗對話。

之後開始討論分辨哪些概念屬於正向的,哪些屬於負向,還有哪些難以確認正負向。從中可看到隨著每人不同原生家庭經驗和職場服務經驗,而對某些概念很容易有共識,也會對某些概念有爭議。這是第二層學習。

再接著將所有區分好的字群整理出來。這時各組對大家說明該組討論概況。然後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就是剛才所激盪出的老年印象以及根據這些一般印象導引出一般人與老人相處的態度,和專業照顧者對老人應對的態度有何不同?專業照顧者如果也用一般人對老人的印象來進行照顧會導致哪些後果?

從討論中整理並突破對老人的既定印象

在良好氛圍與適當引導下,往往到這時會有很多亮眼的討論。例如「老人有異味」這項,一般態度也許是進而遠之能避則避,可是專業態度是會設法找出原因。也許是飲食代謝不良,也可能是居家環境乏人清理。這會引導下一步要怎麼做。又例如認為「老人固執」,一般態度也許就是無奈,不再溝通;專業態度一方面想到是否因腦部退化影響思考和表達,也可能是缺發安全感,也可能是抓住一個位份,雖感覺自己失能但還能握有主導權,而且人人特性不同不能輕易概括化。

除了負向陳述,更要留意正向陳述。也許有很多特質值得鼓勵發揮,既讓老人更有自我也可能讓照顧者較為輕省。討論至此,許多學員會分享過去面對不同生命經驗的老人時,怎樣看重老人擁有的智慧與曾經歷過的事,甚至讓照顧者感覺照顧不是一味消耗付出,還有從中得著的樂趣。

以上討論幫照顧者整理自己的老年印象,進而謹守專業,也可能據此開發更多創新服務和提昇生活品質的照顧方式。

照顧者正向看待雙方才能成就雙贏

晚近在老人照顧界如何讓照顧者舒壓是重要議題。以色列訓練法讓我們看到,界定專業並不止限定於技術,也包括幫助照顧者避免對被照顧者的成見,從正向看待對方與自己。而所謂專業其實包括了具備素養以便能把照顧工作做好但又不至耗盡自己或者只有怨言。先把自己內隱的想法整理好,將逐漸使照顧者對照顧工作有新的觀點,這是種多贏。照顧者訓練至此可見不止為老人,也等於是照顧者個人的生命再造。

筆者已經於書寫本文前多次將以上教學法用於幾個縣市長照繼續教育,效果很可觀。而且不同縣市與不同照顧者還真的有很多很在地的概念導出而有精彩的討論,例如「喜歡逛廟」…等。學員參與熱情也和只是PPT的介紹型教學很不同,很多照顧經驗綻放新的意義。這也讓我們想到,我們需要開發更多觸動人心的價值教育,而不止是學會機器如何使用,或者帶著很表面勉強的友善但內心卻有很多壓力;這才能讓老人照顧品質更好。

(選錄自《健康世界》445期,文章相關訊息請上健康世界e學苑)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