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08/01/21 23:49:00瀏覽314|回應0|推薦6 | |
【求感應】 淨空老法師開示(981208早餐) 弘法利生的事業,不能不求感應。對於求,若能體會到真俗圓融,就有正知正見正解,就不會偏向一邊。而世間人執著在俗諦上,真的是念念希求,念念希求就落在意識裡。諸佛菩薩的求,是如理如法去做,有求之願,沒有求之心,這才圓融,這才有感應。 儒家講「立志」,佛家講「發願」,這兩者有何不同?「志」裡有希求,有求就落在情識裡;「願」裡沒有希求。換句話說,「立志」帶有感情,「發願」純粹是智慧,沒有情識。其實我們只要如理如法去做,諸佛如來自然護念,這就是求,這種求有感應。我們無求之求,諸佛菩薩無應之應,就感應道交不可思議,不但佛菩薩護念,龍天善神也擁護。若是有求之心,決定沒有感應,因為這種心是情識,使我們與佛菩薩的感應受到阻礙。所以有願,而沒有希求之心,只是如理如法、認真努力去做,自然有感應。 自己修學要斷煩惱習氣,要開智慧,幫助別人也是這個目的,可是手段方法要隨機應變,因為機緣不同,方式就不同,所謂「方便有多門,歸元無二路」。而自己誠心誠意去做,自己障礙沒有了,但眾生有障礙,就是緣不成熟。緣不成熟,自己就要養道,也就是進修,將自己的境界不斷向上提升,等待眾生機緣成熟,這絲毫不能勉強。 若想把度眾生的緣提前,就要自己認真努力修懺悔法,改過自新,一切向自性裡求。所以佛法稱為「內學」,跟世間法完全不同。世間人向心外求,而佛法是向自性裡求,不向外求。求諸佛菩薩加持,也是從自性中求。我們果然與佛同心、同願、同德、同行,這就是求,這個求沒有向外,一切如來怎麼會不加持?這好比接通電路,毫無障礙,決定感應道交。若有一念私心,電路就斷了,就沒有感應。 若是有私心、有情欲的去求,也有感應,這是魔來感應。在現前社會,這種事情很多。妖魔鬼怪也能使你有神通,使你發狂,給你一些特殊的能力,你也能迷惑眾生,但這是造業。《楞嚴經》中的「五十種陰魔」,就講得很清楚。這種神通、道力是魔附身,魔加持的;魔離開之後,就全部喪失了,最後自己也會遭難。所以佛家講「求」的道理,我們一定要懂;世出世間法都向心性中求,這就對了。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