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19 15:53:07瀏覽1170|回應1|推薦2 | |
【贖罪】 在一段美好愛情的結局中,往往充滿著不為人所知的辛酸與苦痛。隨著電影《贖罪》裡的節奏,我們再次看到有情人終成眷屬,但卻充滿著前塵往事道不盡徒留遺憾中之感。因著小女孩布爾妮(Saoirse Ronan飾)的妒意,家中僕人之子羅比(James McAvoy飾)原有的大好前途,淪落鋃鐺入獄,並在戰時送往前線,飽受砲火的洗禮。布爾妮與姐姐西希莉雅(Keira Knightley飾)的情誼也不如往日緊密,終至分道揚鑣。 13歲女孩的證詞,誣陷了無罪之人,縱放有罪的元兇,憑藉著是裝錯信封的信紙。由於這片面的文字,決定兩個人的未來。羅比無辜的臉神充滿著不可置信的疑惑,從何時起成了強暴犯,剛剛萌發的感情,因著布爾妮斬釘截鐵的指認,隨之腰斬。姐姐之後也離家,在醫院擔任護士之職,期待與羅比再次重逢的日子。當相戀的兩人,不畏環境惡劣,只為真愛再次聚首,自然是五味雜陳,有感命運的捉弄,不禁喟嘆造化弄人如此,怎能不愁悵幾許。 【眼見不足憑】 然而,人眼所見並不足以為憑。就如同一個3歲小男孩,在隨父母進入大賣場之後,邊逛邊觸摸架上商品,無一倖免。旁人看著,開始評論起這小男孩「沒家教,到大賣場東摸西摸,成何體統,父母親怎麼都不管一下?」正當旁人有所議論之時,只見小男孩的父母彎下腰對孩子說:「這麼多東西,你都很想要,是嗎?但是只能挑一樣結帳。」於是小男孩興高采烈地拿了自己想要的東西,隨父母快樂去結帳,之後再也沒有去觸摸其他商品的舉動。 從旁人的眼光看這男孩,與父母看這男孩,有著截然不同的經驗與體會。這源起我們個人既有的刻板印象,並將之投射於他人身上。實際上,我們並沒有真正地去瞭解那個男孩,以至於做出不同的判斷與結論。就好像有些台灣人看外籍配偶都是要到台灣撈錢,所以才嫁來,絲毫沒有考慮到真實情意結合的可能性。甚至也沒想到,就連台灣人也愛錢,又何苦去講他人愛錢。 在這講究眼見為憑的世界裡,看似確證據鑿的事情,總有出人意料之外的發展。布爾妮手有羅比淫穢信函,又親見姐姐與羅比在書房的纏綿,再加上表姊被侵害,離去之人的身影像是羅比,因此羅比該是令人作嘔的元兇,蓋無疑義。這是一連串的巧合,復加上愛慕他人的情感不得接納,愛火變質成妒意,順勢強化內心的刻板印象。因此,羅比成了冤大頭,姐姐西希莉雅到手的幸福,隨即幻滅。 【虛擬的幸福】 電影在打字聲中,透露出劇情的走向與隱而未見的端倪。看似多年重逢的戀人,其實不過是年老的布爾妮(Vanessa Redgrave飾)對於往事的補償與懺悔。現實生活中的戀人,從未得到他們應有的幸福。因此,看似眼見為憑的指證,最終淪為事後補救的遺憾。 人到老時,總會對往事所鑄成的錯誤,興起補救的想法。但往事終究是逝者已矣,來者難追。這就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無奈,人一旦走錯,再回頭已難轉圜。除非我們在事情的起頭,就抱持開放的心胸,不隨意臆測與評斷,否則到老再來贖罪,只能寄美好於虛擬的回憶和幸福中! |
|
( 休閒生活|影視戲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