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閱讀筆記:說話的技術】演說中的表達與表現
2007/12/18 04:48:43瀏覽2125|回應1|推薦1

【說話的技術】

某個週五的夜晚,看著《超級星光大道》眾多出賽者的表演,突然被評審林志炫的講評所感動到。他指出一個參賽者不要太過在意自己個人的「表現」,而要盡其在我的「表達」,演繹出歌曲的精隨與內容。聽完林志炫的講評後,心有戚戚焉地聯想到自己個人的工作。一個以專業演講者自居的我,不也該丟棄自己演講時的「表現」,專注於自己要如何「表達」演說的內容。

這就讓我更進一步地想到曾經閱讀過的書《說話的技術》(臉譜文化出版社),看完之後,當時心中感覺五味雜陳,一方面指出我工作上的盲點,另一方面也更新我演講的熱誠。作者卡邁‧蓋洛(Carmine Gallo)揭櫫卓越溝通的十大秘訣:(1)熱情感人、(2)激勵人心、(3)做好準備、(4)鏗鏘有力的開場、(5)語意清晰、(6)簡單扼要、(7)優雅的風格、(8)大將之風、(9)打扮得宜、(10)自我改造。其中前三個秘訣為引起聽眾的興趣,(4)到(6)則是要緊緊抓住聽眾的心,(7)到(9)則要讓聽眾折服,最後一個秘訣則要讓聽眾意猶未盡。任何其中一個秘訣都需要千錘百鍊,方能讓演說變得成功,聽眾才不會因此邊聽邊睡。

【熱情】

成功的演說並非靠近年流行起來的Power Point,而是一個人的「熱情」。卡邁認為:「傑出的溝通大師不會說自己傑出,但是,他們會用自己的熱情感動你。」(頁29)他更進一步闡釋:「熱情指的是:找出與你故事有關的深層情感連結,並與你的聽眾分享這股狂熱,進而觸動聽眾的心。」(頁33)

從事演講工作多年,有時候難免會想到底我還能這樣講多久?到底我會不會因為時日一長,就失去當初想要演講的動力,或者是因為聽眾的迴響不大,我就喪失了演講的興致。看到卡邁的分享時,大概就知道演講的核心是一個人熱切想要傳達某個信念、想法或故事,透過台上的分享與台下的人心靈有所接觸。如果演講者沒有熱情,聽眾很快就感受到了

卡邁對熱情的延續,提供了三帖藥方:充足的睡眠、適當的飲食與健身、絕對正面的態度。這三帖藥方是一個人活力的來源,更是演講者熱情的基礎。在經過多年演講的生涯後,我對此有更深地體會,同時也很努力地想要改善中。

【演講的秘訣】

一個好的演說者也是擅於「激勵人心」,這與個人的魅力絕對息息相關。要建立個人的魅力,卡邁認為要「退去外殼」,從個人的故事著手。懂得「自我揭露」的人,可以從聽眾愉悅的神情找到會心的一笑。

當然,演講者若能不倚靠Power Point是更好的,否則一旦出現電腦當機、休眠、自動關機等突發狀況,恐怕演講者只能靠一張嘴繼續分享。要不然,就得中斷或結束演講,下台一鞠躬。演講前「做好準備」,就可避免因突發狀況而來的尷尬,而能讓演講繼續。

卡邁堅信好的開場白不是以笑話做為導語,他以怪獸人力網(Monster)的創辦人為例,怪獸長(Chief Monster)傑夫‧泰勒(Jeff Taylor)常在演講開頭時,以一種電視佈道家的方式,讓聽眾按照他的命令,異口同聲地重複一些語句。這樣「鏗鏘有力的開場」,炒熱了演講開始時的氣氛,然後能夠進入感動人心的演說。

對演講者而言,如果運用大量的專業術語,相信很快地聽眾準備去見周公了。除非演講者能以聽得懂、簡單的語詞傳遞給聽眾,否則這場演說注定要失敗。因此「語意清晰」、「簡單扼要」是演講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要讓演說具「優雅的風格」,肯定得兼顧音調的抑揚頓挫、速度快慢、稍作停頓、強調關鍵詞彙,同時發音要正確。否則一如美國布希總統,常在發音上吃足苦頭,而慘被大眾媒體所修理。

同樣地,演講者要具「大將之風」,不得不在肢體語言與個人姿態上下功夫。一些簡單的手勢、與聽眾目光接觸都是不可少的肢體語言。有的演講者會精心打扮個人服裝,營造良好的形象,這更可以為演講生色不少。因此,「打扮得宜」更能錦上添花。

最後,演講者要不被時代淘汰,唯有與時俱進,不斷地「自我改造」,方能在演講這一行佔有一席之地。書中以芭芭拉‧柯克蘭(Barbara Corcoran)為例,談到她某次演說的失敗,導致她無地自容。她本以為自己再也不會向群眾發表演說,但隔天芭芭拉致電紐約大學,自我推薦要講授不動產的課程,她更進一步告訴學校自己是「一位傑出的演說家」。芭芭拉在接下來的五年中,果然成為傑出的演說家,她因為失敗而獲得獎賞,讓自己不斷改進演說的技巧,同時也在個人的不動產事業中大放異彩。她的成功說明一件事,挫敗是一個人的好導師,可以引領我們思考反敗為勝的契機。

【「表達」與「表現」】

回顧我自己的演講生涯,也有許多酸甜苦辣的經驗與記憶。但在看到《說話的技術》一書後,讓我有溫故知新之感,進而聯想到林志炫對「表達」與「表現」的講評,對我個人而言是收穫滿滿。

有時候,站在台上演說,我因為太在意底下聽眾的反應,該有的笑點沒有引爆迴響,漸漸地,我的音量與「表達」開始沒有自信了,那場演講肯定以失敗做為結束。事後,我只能如同卡邁所說的,給自己打氣,並為下一場演講做修正,不要因此氣餒,否則就只能從這行淡出。當我做好充分地「表達」,適時地與台下聽眾有所互動,那場演講肯定就有十足的效果。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一直對演講工作抱持高度的興致。除了演講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外,同時我也在演講的過程中看到我的變化,不只是我個人完全地在講台上放開自己,而是期待聽眾從我的演講中找到共鳴,一起成長。因此,演說中的「表達」遠比「表現」來得重要,因為它讓我有機會與聽眾進行心與心的接觸!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jiat&aid=1463432

 回應文章

huihsing
很深刻的感受
2007/12/19 15:30

我也常常想這件事

我能講多久而熱情不會消褪

閱讀了這篇心得,好像被充電了

感謝你的無私的分享

祝  平安

huihsing

丁介陶 George 喬治(djiat) 於 2007-12-19 23:50 回覆:

huihsing 平安:

謝謝你的回饋,我在看這本書時,感動不少,我想這就一如選擇職業或工作,若沒有熱情在背後推動,恐怕要從一而終,也是件很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