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7/31 18:10:17瀏覽1174|回應2|推薦3 | |
【化悲為愛】 7月13日搭捷運時,順手拿了Upaper捷運報,映入眼簾的新聞標題是:「愛子墜機死,父母不記恨,化悲為愛!」22歲美籍青年艾瑞克(Eric Hope)兩年前接受金車基金會徵召,來到台灣花蓮玉里鄉擔任史懷哲英語教師。原本他預計八月返美,卻很不幸地於上個月搭輕航機,與機師陳俊榮一起墜毀於台東。 霍普夫婦來到台灣參加愛子的追思,沒有一般社會新聞所看到的追打肇事者情形,他們反倒過來希望透過教會的力量,幫助陳俊榮的遺孀,26歲的越南籍妻子裴氏絨及8個月大的幼兒移民美國。 乍看此新聞時,感觸良多。因為這其中牽涉到基督教很核心的一個議題:饒恕(forgiveness)。霍普夫婦該是極為悲傷的人,但他們並未讓仇恨佔據心頭,反說:“If there were no clouds, we should not enjoy the sun.”(「若沒有烏雲,我們將不懂得享受陽光。」)信仰讓他們不去責難肇事者家屬,以同理的角度看待對方也失去了摯愛的親人。 【盡力饒恕】 羅伯特‧哈維(Robert W. Harvey)與大衛‧貝內爾(David G. Benner)在《怎能饒恕》一書中,透過聖經闡明饒恕的真意。同時,他們也提出策略性牧養輔導的架構,以幫助教牧輔導員進行饒恕的輔導。 但對某些人而言,饒恕是件嗤之以鼻的一件事,畢竟饒恕是個費力的過程。當個人悲傷未能緩解、傷痛未能獲得公義對待,又要受傷之人原諒加害之人,確實是極其費力的事。因此當門徒彼得問耶穌:「主耶穌,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到幾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卻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馬太福音18章21-22節) 饒恕的次數或許不是重點,而是在於當人得罪我時,總要盡力饒恕對方。這樣聽來,饒恕是門很難學習的功課。然而,饒恕對於基督徒而言卻是極其美好的特質。許多動人的故事,皆因為饒恕而成了美麗的見證。 基督徒作家楊腓力(Philip Yancey) 於《另一世界的傳言》書中記錄了一則難以置信的故事,在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的一次聽證會上,有名布瑞克的警察自承夥同其他警員射殺一位18歲的男孩,甚至以烤肉的方式,燒了男孩的屍身。8年後,布瑞克重回舊地,緝拿了男孩的父親,並且強迫其妻眼睜睜地看自己丈夫被活活燒死。 當老婦人被法官詢問:「您想要從布瑞克先生得到什麼?」她只是希望布瑞克帶其去丈夫葬身之處,為自己的先生掘土立墳。之後,老婦人多了一個要求:「布瑞克先生奪走我一家人的性命,但是我還是有很多愛可以付出。我希望他每個月有兩次,來貧民區跟我共度一天,讓我作他的母親。我也希望布瑞克先生知道,上帝已經赦免他,所以我也已經原諒他。我願意擁抱他,讓他知道我的原諒是真的。」(頁262)當老婦人說完,法庭之內自然而然唱起《奇異恩典》的詩歌,布瑞克因心情激動不能自已的昏厥。 【轉型正義】 當羅伯特‧哈維與大衛‧貝內爾在論述饒恕時,就已深知饒恕的困難,因而先論饒恕的重要、饒恕的可能及饒恕的必要。最後,他們才觸及令人尷尬的議題。正如南非「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創立的宗旨,尋求公平正義的對待,並無不可,但傷痕的癒合卻並不因此得以完全。除非,我們化悲為愛,透過饒恕經歷神的恩典,否則饒恕就是虛晃一招。最後,羅伯特‧哈維與大衛‧貝內爾藉由三個實際的案例,闡述如何運用策略性牧養輔導進行饒恕輔導。 近來,在台灣有關「轉型正義」的議題炒得沸沸揚揚,甚至連前南非大主教屠圖都被邀來分享其個人心得。我想,台灣本身內部的傷痕若是沒有以饒恕做為前提,只要遇有適當時機,外省人、本省人曾有的嫌隙就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被翻舊帳出來,彷彿沒有止盡的一刻。當有一天,我們不再分你我到底是芋頭或蕃薯時,或許饒恕就真正降臨在你我之間!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