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5/14 11:39:44瀏覽3461|回應0|推薦8 | |
詩的本質是透過精煉、優美、易誦、好聽的句子表達作者的情感,令讀者產生共鳴。近體詩的格律便是約定俗成的一套規則,把詩句變得有節奏、有韻律,以求易誦好聽。 1.押韻 詩吟得好聽,大都因為韻句。漢語流傳數千年,廣佈萬里山川,漸漸形成各地方言,音韻各成系統。雖然方言大致有相應的變化,但總有多少出入。近體詩的格律在唐朝漸漸成熟,當時的語音和現在的國語相差甚大,尤其在聲調上的縮減,入聲的消失,陽平和上聲有重大變化,個別韻母的轉化、融合、甚至消失,用國語唸唐詩寫唐詩,往往格格不入;在南方沿海的方言,倒是比較完整的保留古代語音,寫詩反而更得心應手。為了照顧各方言的差異和統一詩韻,寫近體詩便應該依照唐宋以來的韻書。至今詩韻都是以平水韻為準。 2.平仄 詩句中的節奏,靠聲調來調節。中古音的平聲,聲調保持一樣,陰平便是持續地高,陽平便是持續地低,方便將字音拖長。中古音的仄聲,聲調一是上,一是去,一是入(短促地停止),比較不宜拖長。(今天國語的第一聲和第二聲多數是平,第三聲和第四聲是仄,古代入聲分派了四聲,要留意第一聲第二聲的入聲字。)這樣,平仄交替,便形成了長長短短的節奏了。古時的單字往往是意義完整的詞,兩個字便是一組動作或者表述,所以音步多數是兩個字做單元。這樣,音步最後一個字和每句最後一個字的平仄便要講究了。 為了不致單調沉悶,平仄是在音步之間、每句之間交替反覆。一句中的平仄便是: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詩句到唐朝都發展成不太長又不太短五字句或七字句,叫五言、七言。七言的平仄奠基於五言,不過在句頭加上一個不同平仄的音步而已。五言的平仄形式便是: a:平平仄仄平 b:仄仄平平仄 c:平平平仄仄 d:仄仄仄平平 詩句演變成一對對的,叫做一聯,一個是出句,一個是對句,把上句意念補充、深化和完成。出句的平仄是上面a-d其中一種句式,那麼對句便要是和它相反的一種句式。這原則叫「對」。近體詩要求押韻在對句,而且只押平聲韻,所以五言的一聯只會是: e:b,a。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韻)。 f:c,d。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為了不使每聯都重複平仄,便要求下一聯的出句的平仄在音步上要和上一聯的對句一致。這原則叫「粘」。所以上一聯是e,下一聯便是f;同理,上一聯是f,下一聯便是e了。有些音節中的第一個字的平仄,其實是可以酌情通融的,尤其是七言第一個字。其他的改變會使詩句拗口難唸,有些拗句是有補救方法的,但初學格律還是以熟習正格為重。 3.對仗 近體詩只有兩聯和四聯兩種。兩聯叫「絕句」,四聯叫「律詩」。律詩要求第二聯和第三聯的出句和對句每字意義相對,叫「對仗」或「對偶」。字的詞性要一致(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虛詞對虛詞),意義要相關(最好同門類,如星對月、男對女,數字對數字,方向對方向,顏色對顏色),句意要相干而不同(最好相反或相襯)。絕句沒有對仗的要求。 符合押韻、平仄和對仗後,便有了近體詩的形式。軀殼之內,詩的神髓和味道,便得靠作者的修養、閱歷和性情了。 ----- 注 平上去入的聲調可參考以下例子: 因忍印一 人引刃日 平上去入分陰陽,但陰陽的差別只有在平聲和入聲比較明顯。 入聲要促音,用粵語便明白:張口如的(dik),收口如跌(dit),合口如疊(dip)。ktp只是口形符號,不像英語般發出尾音,而是根本就沒有音的。k入相應ng平,如的丁;t入相應n平,如跌顛;p入相應m平,如疊玷。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