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網路文化的特性探討網路權力的結構
2008/01/07 21:10:13瀏覽1854|回應8|推薦23

摘要

網路所帶來的社會變革,框定了人的世界。網路所形成的亞文化特性,如雙向去中心化的交流的媒介、知識傳播的方式、去中心化和去主體化之遊牧式思維對國家式思維的抵抗、新的社會網路中的行動者、新的權力角逐的空間、緊密的排他組織、人際互動的「禮物經濟學」、自主的暫時性交往、人們參與公共事務方式的改變、對社會公正等危及社會既有權力架構關注的分散、群體偏執性共同信念的集體想像、群體無意識幻像的形成等等‧‧‧影響了現今社會的運作。
我們可以從網路權力的結構去了解其運作的根源,首先是網路使世界以「資訊化」的方式被展現,資訊成為引出和構造知識的一個必要的仲介或基本要素,知識外在化成為一種資源,人們的網際交往成為一個經濟學隱喻,通過對事物的資訊化抽取,提高了人們即時控制能力和合理化管理能力,知識成為商品後,就成就了資本主義強大的控制力量。次之,權力菁英通過「技術螺旋」,掌握虛擬社群中,權力重分配的機會,實現了網路權力結構的擴大再生產,鞏固了在網路中的統治地位。再者,人們對理想追求與欲望滿足的「虛擬想像」令網路空間有眾人共同遵循的規範與一致性的前進目標。最後,基於「市場螺旋」,網路權力菁英對廣大網民的控制已經是一種無法消除的事實。
我們唯有深刻的體認這後資本主義時代權力運作的規則,及早改變固有的思考習慣,才能悠遊於這一全新的權力遊戲當中。

關鍵字:網路、網際交往、網路空間、網路文化、權力、網路權力、虛擬想像、虛擬實在、權力菁英、技術螺旋、市場螺旋、虛擬社群、科技權力、資訊超載

一、前言

技術與人性的展現
 
薩特在《存在與虛無》一書中,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描述:「對山坡的陡緩程度的體驗,取決於你是用適合緩坡的挪威方法,還是用適合陡坡的法國方法滑雪,因所用方法不同,同一山坡時而顯得陡峭,時而顯得平緩。」
薩特對滑雪的思考使我們正視了這樣一個事實:「技術從根本上規定了人對世界的感知,即技術框定了人的視界,滲透入我們的生活空間之中。」【註1】
   
網路〈Internet〉與網路空間

當今世界正經歷著一場由資訊革命所帶來的社會變革。以網路〈Internet〉為核心的這場資訊革命,大大地改變了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它不僅提出了大量新的課題,也向傳統理論提出了挑戰。
人們對網路空間的理解是從不同的維度逐漸展開的。有的將網路空間等同於虛擬實在【註2】、有的強調資訊的儲存和流動、有的從電腦聯網的角度定義、有的視其為一個概念空間、有的則突出其社會互動方面。
由於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框定了人們的生活,電腦網路的技術背景決定了網路空間發展的一些基本面向,人們已經開始意識到生活在一個有別於往常物質性真實世界的空間。

二、文獻探討

網路空間的文化特性

網路文化包括與網際行為有關的規範、習俗、禮儀和特殊的語言符號形式,它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特殊的亞文化形式。網路文化的研究的主要從媒介文化理論和後現代文化理論而來。從媒介文化的角度來看,美國學者波斯特(Mark Poster)認為,歷史可能按符號交換情形中的結構變化被區分為不同時期,由此提出了與生產方式類似的概念「資訊方式」,並將資訊方式分為符號互應(symbolic corresponddences)的口頭傳播階段、意符再現(representation of signs)的印刷傳播階段和資訊類比(informational simulations)的電子傳播階段。他認為,網路等所帶來的是以雙向去中心化的交流為特徵的第二媒介時代。【註3】
利奧塔在《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1997)中也談到了所謂資訊學權霸,即電腦等資訊技術影響到了知識的傳播,使知識只有被轉譯為信息量才被當作有用的知識。【註4】
現實電子資訊網路的發展使網路空間成為一種新的交往空間,進而形成了網路亞文化群的網際交往形式。網際交往對現實社會的生活產生了實際的影響。網際交往的發展導致了網上虛擬社群的出現。美國網路社會學專家萊恩格爾德(Howard Rheingold)認為網路空間是一個概念空間,通過電腦媒介通信(CMC)技術,文字、人際關係、資料、財富和權力都能在其中得到顯現。【註5】
斯通(A.R.Stone)將網路空間視為一種反地理主權的社會空間。德勒茲在《千座高原》中,將後現代社會視為去中心化和去主體化的,認為"遊牧式思維"(nomadic thought)將替代"國家式思維"(state thought),雜多的非權力"聚合體"(assemblages)將對國家等權力"聚合體"產生有效的抵抗。【註6】
一般而言,人們之所以願意相互交往是由於他們能夠取得資訊、獲得他人的物質與情感支持、與他人形成夥伴關係以及獲得群體歸屬感。在現實生活中的交往,往往要受到性別、種族、資源、社會地位等身份因素和個人的相貌、體態、表達能力等交往條件的制約。現實生活中,吸引力最初來自外表和氣質,然後是資源的佔有和社會地位,最後才是知識、智慧、修養等更為深層面的內涵。正是因為這一排列順序,使許多內涵不錯但外表或社會資源欠缺的人在日常交往中處於劣勢。網路興起的作用是改變交往中作為吸引力來源的排列順序。依據相關研究,促成網際交往的動力機制包括四個方面:尋求注重內涵的交往、建構新的社會網路、確立網際社會地位和形成網路亞文化群體。一方面,不善辭令者可以不傷體面地作為沉默的潛伏者;另一方面,可以尋求志趣相投,語言表達水準和習慣相似的人進行交往。網路交往和網路社群的建立的主要動力之一就是參與者希望借此建構一種新的跨越時空制約的社會網路,眾多的主題將分散在各個終端的人群聯繫在一起,從技術、政治、社會、休閒等各種話題導向的討論組,到各種網上互助群體,使人們獲得了來自他人和群體的精神甚至物質支持。
網際交往所構建的社會網路的便捷性和多樣性使人們成為眾多社會網路中的行動者(actor),由此這些行動者獲得了高度的異質性,而行動者異質性越高,他們在生活中可資利用的社會關係就越多,他們的生活就越具有可塑性與不斷創新的可能。更為關鍵的是,一些網際社會網路可以與現實社會網路形成互補,甚至轉換為介於網路與現實之間的某種新型的社會網路。
在人際交往中,主體自然地將他人視為物件,希望在群體中確立一定的社會地位。這是人性所固有的權力意志,其基本表現由強至弱大致可分為引起他人的注意、對他人產生影響力和擁有控制他人的能力等三種情況。網際交往中的匿名性使許多有關現實社會生活中的權力和地位的暗示被遮蔽,為許多人提供了一個新的權力角逐的空間。
網際交往的一個值得重視的內在動機是,形成區隔化(nichification)的網路亞文化社群。所謂區隔化來自現代消費社會的「市場區隔」(niche marketing)概念,現代社會在職業專業化的同時,也出現了消費的區隔化,既現代消費社會中的消費者已經分化為諸多涇渭分明的小群體。網路所提供的高效率匿名溝通手段,使「市場區隔」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網路中迅速地生長出眾多旨趣各異的亞文化群體。網路將在真實生活的群體中相互隔膜的孤獨者聯繫起來,使他們超越地域限制方便地交流,共用價值和意義,獲得某種由團體化所擁有的被社會正視的權利。
網路亞文化群體的形成使人們在實體性群體之外,可以獲得一些保持並發展其獨特旨趣的交往空間,而不再需要克服自己的偏見、先入為主和固有的思維方法。意味著雖然網路所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的增加,人們共用的資訊卻愈來愈少,以及網路使那些孤僻的個體和團體聚集到一起,形成更加緊密排他的組織。
網際交往是一種與日常交往極不相同的交往形式,其特殊性主要表現為一些矛盾性的特徵同時存在於其中。有人將網際交往中的悖逆性特徵主要概括為贈予與索取、信任與懷疑、合作與衝突、游離與沉溺等四個方面。無疑,在日常交往活動中,這四種矛盾性的共存的現象也可能發生,但並非本質性的特徵。然而,在網際交往中,其固有的虛擬性、匿名性等不確定因素,使人們無法在這些矛盾的方面作出準確的判斷,進而使這種悖逆性共存變成了網際交往的本質性特徵。
在網際交往中,尋求互助幾乎是每一個上網者的初衷之一。網路社會學家萊恩格爾德(Howard Rheingold)認為,網路社群的人際互動遵循一種"禮物經濟學"(a gift economy),人們相互提供幫助或資訊而不求直接的回報。即便是在幾乎完全匿名的情況下,許多人為素昧平生的他人提供了大量的資訊和幫助。由此,可以認為禮物替代了商品成為網際交往的紐帶。【註7】人們在網上幫助他人的動機除了建構一種互助的環境,使自己能夠從中受益之外,還有許多與權力意志有關的動機,如擴大個人影響、確立網際地位、發表個人高見等使個人獲得心理滿足與潛在利益的訴求。
現代社會可以為我們帶來財富但不能帶來實質的公正,網際交往使人們為虛擬的情感投射花費大量的金錢和時間。其效果一方面可以吸引大量的有形財富和無形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使孤獨者沉迷或沉溺於虛擬的世界中,分散其對社會公正等危及社會既有權力架構的關注。這場巧妙新奇的網際亞文化,唯一的籌碼是參與者的幸福感。
人們在網路空間中的交往也會以群體行動的方式顯現出來。這些以網路為仲介的群體行動,都會在網路之外產生現實性的後果,使得群體的意願和力量得到顯現。一個群體通過網路獲得了與其他組織打交道的知識,進而使公共參與成為可能。但在群體中,由於從眾心理、團體認同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人們更容易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對事物形成較為偏執的立場。資訊在網路空間中傳播的特點有二。其一,資訊能夠在網路空間中快速、高效、低成本地傳播。其二,資訊在網路空間中的快速傳播往往以犧牲準確性為代價。網路群體在行動時所依據的資訊傳播快、區隔化且容易易失真,這可能進一步使得網路群體的偏執性得到極度的放大,而形成強烈的關於共同信念的集體想像。這種對群體觀念的認同一旦形成,就可能左右群體中的網民的意志,令其以想像的共同信念替代對資訊的負責任的獨立思考。當所謂的共同信念與其他事物相對抗時,在網路空間中發起的共同抵制往往可能在短時間內形成聲勢和規模,造成利用網路空間進行共同抵制十分的有效。

由於網路空間所產生的亞文化競逐著真實世界權力的運行,使我們有興趣去探索這一新世界新權力運作的關係。接下來,本文將嘗試著去探討網路權力組成的結構,以便掌握這一改變世界的關鍵。

權力與網路權力

首先,我們來分析權力這個概念。什麼是「權力」?權力的英文為 power,這個字源自拉丁文 potestas  和 potentia二字。對古羅馬人而言, potentia 指一個人或一件事對其他人或其他事的影響力。而 potestas 則指在劇場中溝通與表演的能力。
學者對「權力」一詞有諸多論述,韋伯認為權力是一項所有物,是一個可以讓這個人交給另一個人,並讓擁有者強迫其他人行動的物品。權力並非因為它本身的自我表述而存在,而是從它的影響力而存在,最直接的就是權力擁有產生行動的能力。某個人或某個事物掌有權力的,是因為它們可以去創造或界定、規範它們所期待或命令的行動。故可以將權力定義為:社會關係中某個成員在其他成員的抗拒下,仍能遂行其意旨,也就是說儘管遭遇不同意見抗拒,事情還是照著他的意思去辦的話,我們稱這個人擁有了權力。
當權力被當成一個所有物來理解時,在權力運作的過程中是存有阻力的,作為所有物的權力必須要有阻力方能突顯權力本身的存在,韋伯論說「權力」概念的最重要特性就是一個行為者把自己的意志強加在其他行為者身上的可能性。只有在某人不願意卻又不得不去執行的行動、規範當中,權力方能彰顯出來,所以權力是一種支配的現象,有一方強迫另一方的意願,支配他的行動。【註8】
傅柯把權力當成一種會依情境而改變的策略理論;傅柯把權力理解成是「諸多力量關係的不同面向,這些關係存在於它們發生作用的那些領域,並構成自己的有機體。」權力同時也是「一種在不斷的鬥爭與力量關係互動中被改變、被加強、被置換位置的遊戲規則。」傅科強調權力是一種關係,而不是所有物;權力是一種產生人們不平等結構的力量權力不是由菁英或在上位者施行於在下位者身上的,而是貫穿所有的人。權力應用於眼前的日常生活,將個人做分類,以他自己的個人標記他自己,將他與他的認同連結起來,再他身上強加一種它必須認知與其他人也必須在他身上指認出來的真理之法。它是一種讓個人成為主體的權力形式。主體一詞有兩種意義﹕藉由控制與依賴屈服於某人,以藉由意識或自我知識與他自己的認同連結在一起。這兩種意義都說明了一種征服與讓主體行動的權力形式。權力解讀為是和後果的產生有關,且會隨著社會的變遷而更動。【註9】
巴恩斯所強調的重點是:權力是一社會秩序。權力也可以在「虛擬想像」的驅使之下,塑造出某種大家共同遵守的社會秩序。【註10】
羅伯特‧達爾(Robert Dahl)提出權力並不是個人擁有什麼,而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關係。他對權力的描述性定義是:甲對乙擁有的權力是指甲能夠使乙做本來不一定去做的事。【註11】
普費弗(J.Pfeffer)等人學者不滿足羅伯特‧達爾這種權力過程的「原子論」式的描述,而主張在群體和組織結構中分析權力的運作機制。他認為,要在組織中行使權力,必須有三個前提條件:其一為依存關係,即組織成員的行為必須彼此相互關聯,相互影響,各個成員的需求必須通過與其他成員的相互作用方能實現;其二為目標差異,即必須存在性質不同或彼此互不相容的目標;其三為資源稀缺,這迫使懷有不同目標的組織成員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彼此展開競爭。由此,我們不難得出一個結論:權力取決於對資源的控制和資源的相互依存關係。普費弗也明確地指出了這一點,但更值得注意的是,他指出了權力運作的訣竅:「權力在愈不被人注意時,其使用就愈有效果……權力行使的一般策略是儘量使之不引人注目,並儘量使作為組織行使社會權力的結果的決策合理化和合法化。」【註12】
儘管各人的學說內容常有矛盾與衝突發生,整體來說,我們可以約略了解權力所指的是「一個行為者或組織影響其他行為者或組織的態度和行為的能力」。
然而,網路權力卻又是是什麼呢?一般而言,它是在網際網路的網路空間中,能夠形塑文化及政治的權力形式。網際網路和存在於其間的網際權力,是由個人、社會和想像這三個相關的領域所共同交織而成;從個人角度言,網路權力形成了虛擬階層關係;從社會角度言,網路權力建構出虛擬菁英來;從想像力的角度言,網路權力產生了虛擬社會秩序。

三、研究方法

在此,本文將以網路文化的特性所產生的現像問題,參閱相關的文獻資料,以觀察、分類、歸納與分析方法,做一個以認識論(Epistemology)為基礎之哲學假定(Philosophical Assumption)的思辨,致力於探討構成某種內在一致的,合乎邏輯的和具有必然性普遍觀念體系,以便使我們經驗中的每一個要素都能得到解釋,揭開網路權力的本質。

四、問題的本質

網路權力的結構

網路空間實質上是一種知識權力結構,法國實證主義哲學大師孔德曾說:"知識是為了預見,預見是為了權利。"(Savoir pour prevoir, prevoir pour pouvoir.)此一語道破了知識轉化為權力的天機。當網路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發生相互作用時,衍生的各種問題都與資訊的產生、佔有、傳播和使用權利的行使有關,我們將這些權利稱為資訊權利。潛在的知識權力結構左右著顯見的資訊權利分配。
網路也是一種基於各種資源的不平等的權力結構,是一種具有強大的控制性的技術社會體系。網路中潛在的權力結構的一個最突出的特點是知識在其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正是知識的作用的凸現使網路的潛在權力結構成為一種典型的知識權力結構。綜合各學者的意見,本文將從網路權力結構的四種根源來做如下的探討:
1.網路使世界以「資訊化」的方式被展現,知識成為商品,成就資本主義強大的控制力量。
2.權力菁英通過「技術螺旋」實現了網路權力結構的擴大再生產,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網路中的統治地位。
3.「虛擬想像」令網路空間有眾人共同遵循的規範與一致性的前進目標。
4.基於「市場螺旋」,網路權力菁英對廣大網民的控制是一種無法消除的事實。

1.網路使世界以資訊化的方式被展現,知識成為商品,成就資本主義強大的控制力量

學者對資訊這一概念的形成,多認為與控制相關。一般對資訊的基本定義有三點:
(1)資訊是以符號的形式存儲、處理和傳播。
(2)資訊是一切通信和回饋控制系統的構成要素。
(3)資訊能夠再現或部分再現物質與能量過程。
如果將資訊視為一種物件,將人們所能認知的一切事物與過程內含的資訊抽取出來,並變成符號,就可能成為一種獨立存在的資訊和資訊流。幾乎世界的每一個過程都伴隨著資訊的儲存、加工和傳播,而使得資訊成為引出和構造知識的一個必要的仲介或基本要素。隨著網路促使電信、電腦通信和廣播電視媒體融合為一個整合的資訊網,通過對事物的資訊化抽取,提升了人們的即時控制能力和合理化管理能力,網路便令世界以資訊化的方式被展現。
我們可以用海德格爾所稱的限定(Stellen)和強求(Herausfordern)來描述網路所帶來的世界的資訊化展現(Entbergen):計算不再只和電腦有關,它決定我們的生存。無疑,世界的資訊化和資訊的數位化,會使我們的生存在一定程度上演變為「數位化生存」。【註13】
以前知識的獲取精神與個人所受教育形成密不可分的原則已經過時,對傳遞確定的知識而言,教師並不比網路更有能力。由此,知識成為獨立於個體的資訊流,即知識外在化成為趨勢,至少主體的精神滿足不再是知識創造的首要目的,知識創新成為一種來自外部的「絕對命令」。
知識成為首要的生產力是導致知識外在化的根源。知識的供應者與使用者和知識的關係,類似商品的生產者和消費者與商品的關係,網路的作用相當於知識生產的組裝流水線,它使知識生產成為主要以符號為仲介的集群式活動。網路空間的出現即意味著知識的社會化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興起,網路空間帶來的資訊共用形成知識管理、知識經濟等課題。換言之,網路空間是以資訊形式做世界的表像空間。而這種表像的實質在於,知識具有對生產能力而言必不可少的資訊商品形式,知識由於資訊化而變成了一種資源,網路空間就成了資本主義的新邊疆。
資本主義在網路空間的新發展使資本主義成為一種更加強大的控制力量。在這個新邊疆中,資訊和知識演變為一種新的財產權──智慧財產權利(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PRs),而這就是所謂資訊與知識成為首要資源的真實內涵。資訊和知識的加速商品化,使網路空間成為一種整體市場,資訊、知識和網路都成為經濟學意義上的隱喻。貝爾等人早就敏銳地關注到資訊的異常特質:資訊不像物質商品,它不因消費而耗竭。這似乎是對經濟學的基礎─資源稀缺假說的挑戰,即對商品化的抵制,但貝爾指出,雖然資訊並非空間形式上的稀缺,卻是一種時間形式上的稀缺。【註14】就這樣資訊和知識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公共物品(public goods),而成為一種神奇的可交換商品。由此,貝爾將知識和資訊作為他所稱的後工業社會的軸心原則,德魯克則更直截了當地宣稱:「知識是今天唯一有意義的資源」、「知識正在被應用於知識即管理」。就這樣,知識和資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因素。【註15】
比爾•蓋茲在《未來之路》中道出了其中的奧妙:資本主義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在此階段,完美的資訊將成為完美的市場的基礎,在這種資本主義制度下,市場訊息極為豐富,交易費用很低。此即所謂「無摩擦的資本主義」和「購買者的天堂」。但這種對無摩擦資本主義的憧憬實質上對虛擬的跨國資本主義的嚮往,即通過網路空間這一虛擬的整體行銷工具獲得較大的利潤和市場份額,而這會更進一步促使資本的集中化和集權化。【註16】所謂虛擬資本主義或網路經濟所強調的大約就是對市場控制性、直接性和針對性,故僅將網路空間視為一種市場空間的時候,大多數人都難免為市場背景所淹沒。換言之,如果資訊、知識和網路僅僅只是經濟學的隱喻的時候,其語義學和語用學方面就會被遺忘,即人的網際交往也被壓縮為一個經濟學隱喻。
最後,當組織權力形式從金字塔式演變為平行的虛擬網狀結構,儘管單向的傳媒將為雙向網路互動所取代,但只要資源靠市場配置、經濟活動以效率為核心、並以分工和規模經濟為提高效率的主要途徑,資訊社會與網路空間就會表現為芒福德所稱的集權主義的「巨機器(Mega-Machine)」:在市場化的網路空間中,知識和資訊的商品化將進一步導致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和思想等公共領域(public realm)逐漸被商品化所侵蝕甚至封殺。【註17】資訊社會和網路空間實際上就變成是知識和資訊的擁有者擴張他們的私人權益的空間。
至此,我不難理解資訊技術對知識的傳播的影響、網路所造成的媒體雙向去中心化的交流特徵,以及去中心化和去主體化之「遊牧式思維」的產生;網際互動的勢必將遵循著「禮物經濟學」,而主流文化也將以各種方式效仿網路文化,今日,網路已經成為一個新的權力角逐的空間。

2.權力菁英通過技術螺旋實現了網路權力結構的擴大再生產,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網路中的統治地位

網際空間具有多重特性:一是網路空間的社群特性,即虛擬社群(Virtual community);二是科技權力(Technopower)主導了網路空間的權力運作;三是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現象因而導致了技術螺旋(Technopower spiral)的權力模式;四是繼之而起的虛擬菁英(Virtual elite)。
當許多使用者創造一再回到相同資訊空間的化身時,社群便崛起於網際空間。個人可能發現他們在網際空間不再是單獨一人,而是與許多其他穩定的化身發展關係,並成為虛擬社群的一部分。虛擬社群當中,最重要統治權力就是科技權力,主要由資本、資訊資源、網路資訊技術、投資人、營運者、廣告商、網路軟硬體商、網路技術專家等決定網路資源分配的異質性的要素建構而成。在此結構中,投資人、營運者、廣告商和軟硬體商居於網路權力菁英的位置,他們投資或經營網路的目的是獲取更大的利益和權力,即網路權力結構的擴大再生產。由此,導致了網路權力結構的動態模式的產生。
技術螺旋是一種十分微妙的迴圈反饋機制。在技術螺旋中的動力來自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所謂資訊超載是指:(1)資訊組織太差,以至於不可能發現特定資訊;(2)相對於網路運行的速度而言,網路中流通的資訊太多而無法吸收。一般都用新科技工具的引進來處理資訊超載問題,資訊超載導致了技術的改進,技術改進又會進一步刺激網路中的資訊總量與流量的增加,結果又出現了新的資訊超載。這種迴圈反饋不斷,就形成了所謂技術的螺旋。
權力菁英通過這種技術螺旋實現了網路權力結構的擴大再生產,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網路中的統治地位。但是,權力菁英與普羅大眾之間永遠都存在著生態連接,網路知識權力菁英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必然要使一般的網民在技術螺旋的進程中獲得更大的現實利益。在共生關係連接下,資訊技術發展的主流,將以用戶的旨趣成為設計所考量的主要因素。此外,技術螺旋所帶來的技術更新並非絕對的壟斷性資源,技術更新會給一些能幹的學習者帶來進入權力菁英層的機遇,故技術螺旋也是一種解放的力量,是技術賦予人的新的發展機遇。雖然,它所帶來的並非普遍性的解放,但畢竟在不平等的知識權力結構下,它卻是一個權力重分配的機會。

3.虛擬想像令網路空間有眾人共同遵循的規範與一致性的前進目標

前段說明了權力菁英通過科技主導了網路空間的權力運作,那我們不免要問:為何人們願意加入這樣的權力網路當中呢?如果網路不是透過科技滿足了人們的某些慾望,科技的權力根本是無從施展而起的。換言之,人類真正透過網路編碼所轉換而成的資訊動力是什麼?一言以蔽之,就是理想的追求與欲望的滿足。網路的運作,比起科技來說,更具有社會性格。在網路空間,靠的就是參與者的集體想像(Collective imagination)與自我解放。在此,我們利用虛擬想像(Virtual imaginary)的概念,來捕捉網路空間這種令眾人有共同遵循的規範與一致性的前進目標。虛擬想像就是網際空間的集體想像。網際空間的集體想像也驅使人們去主張、實行、設計、奮鬥並最後創造不同的網際空間。想像的重要性不在於它們與真實的關係,也不在於它們的夢想是否能夠製成真的意念,而是以這種集體持有幻想的方式將人們聯繫起來成為社群,並同時驅使他們去嘗試瞭解他們的夢想。當其效果是建立社群並激發忠誠度、歸屬感以及目前的努力工作時,這誘惑便是將想像當成未來的模式或藍圖。網際空間的想像做所有這些事,並且透過虛擬之地運行的權力循環,將虛擬社會秩序綁在一起。
虛擬想像將真實社會中的隱藏者,成為社會網路中的行動者(actor),建構了一個新的社會網路,但網路群體的偏執性也容易得到極度的放大,而形成強烈的關於共同信念的集體想像,產生群體無意識的幻像,形成排他的組織。

4.基於市場螺旋,網路權力菁英對廣大網民的控制是一種無法消除的事實
   
網路權力結構不僅在網路內部表現為一種技術螺旋,而且還進一步在整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中形成一種外部的動態市場螺旋。網路權力結構的市場螺旋意指,當網路成為基本的市場經濟基礎架構時,網路效應會引起需求方規模經濟。當一個市場參與者的行為影響其他人卻沒有人作出補償時,就會產生外部性(externality)。如同回饋一樣,網路中每增加一個用戶,網路就會變得更大更有用,網路的價值隨之增加。網路的價值不僅僅由網路權力菁英決定,還需要通過廣大網民的充分參與才能體現出來。
然而,市場螺旋並不意味著知識權力結構在網路中發生了逆轉,其實質是網路權力結構的外部動態展現。廣大網民雖然參與了網路價值的創造,但是他們仍然未能替代網路權力菁英,而建構出新的網路權力結構,他們與網路權力菁英的關係依然是客戶與廠商的關係。這是一種明顯的不對等關係。居於權力菁英地位的網路經營者,可以在不同層面掌握網民的個人消費記錄和興趣資訊,並能夠對其進行分析和處理,依據用戶的消費心理引導需求,進行所謂的互動市場行銷或一對一行銷;在網民這一邊,雖然廣大線民的每一次點擊都被記入統計資料之中,但他們一般對此渾然不覺,而在商家依照網民的興趣設計的區隔化網頁之間點來點去,展現各種隱秘細微的嗜好,體驗個性化的網路生活。因此,在網路權力結構的市場螺旋中,網民的參與和創造與網路權力結構對網民需求的預處理是相互影響的兩個方面。
總之,與網路權力結構的技術螺旋類似,網路權力結構的市場螺旋表明,在網路成為市場的基礎結構的過程中,網路權力菁英對廣大網民的控制是一種無法消除的事實,網民對權力的分享是以接受這種不平等的事實為前提的。在網路改變著人們參與公共事務的方式之際,網路權力菁英對網民的影響力,仍是不可忽視,對網民需求預處理的滿足,將分散其對社會公正等危及社會既有權力架構的關注。

五、結語

根據以上不同型態的網路權力展現方式中,我們可以看到「資訊」對於網路權力的作用,掌握多數資訊者則主導著網路權力的運作;而技術螺旋的現象,使擁有解決超載技術的科技精英,享有更多的權力;基於市場螺旋,整個社會政治經濟體制形成一股不自覺的控制力量。
如今,全世界上千萬人「活」在網路空間中,所形成的虛擬世界對整體社會構成極深遠的影響。它不只是告訴我們該怎麼想、怎麼處理一件事,它甚至告訴我們應該想些什麼事。雖然網路空間是在一個共同想像中被形塑建構而成,但必須要有一個基本的知識框架形塑我們的想像,任何文化表現都會影響到網路空間的虛擬世界,進而複製成網路權力表現出來,成為網路世界甚至是真實世界的霸權。
不過,我們不用悲觀的看待網路權力的結構,你會發現它在強調專業知識的「非個人化」時,實際上承諾了「形式上」的平等。這使得網路權力結構在實際運行中擺脫了傳統個人或貴族統治模式,發展出等級法理組織(專家統治)、民主模式(多數統治)和協商-契約模式(共識行動)等三種新的組織控制模式。同時,在群體化過程中,也激發出許多的「非正式組織」。【註18】從這個方面來看,我們可以樂觀的期待它是通向實質性平等的一個橋樑,是一種現階段必然存在的社會結構。
最後,在面對資訊網路時代的今日,網路空間所具有的諸多特性,開闢了獨樹一格的網路文化,改變了人們昔日既有的生活方式,並對我們的認知進行了潛移默化的洗禮。而經由網路世界的迅速傳輸與龐大資訊的處理,無可避免的影響了這個時代的權力運作模式,網路文化特性與網路權力兩者間所引起的相互關係,舉凡「數位區隔」【註19】、「資訊戰爭」【註20】與「虛擬國家」【註21】等議題,將是未來我們不得不投以關注的焦點。

參考文獻

1.南華大學出版所郭宣靆《網路權力與數位落差》,載《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22期,2002年4月15日,http://www.nhu.edu.tw/~society/e-j/22/22-17.htm
2.馬克‧史洛卡著《虛擬入侵》,遠流出版公司,1998年。
3.南華教社所研究生石淑慧《『網際權力』報告大綱》,載《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第18期,2001年11月15日,http://soc.nhu.edu.tw/e-j/18/18-19.htm
4.甯應斌《知識/權力:作為新科學哲學的一個主題》,中央大學《人文學報》11期,1993年6月,第85-115頁,http://sex.ncu.edu.tw/members/ning/publication/academic/papers/knowledgepower.pdf

註解

註1:摘自Ruediger Safranski《海德格爾與戰後的法國哲學》(上),載《哲思》雜誌第二卷第一期,1999年5月,http://www.zhesi.org
註2:1992年8月《商業週刊》(Business Week)載文介紹了電腦生成的世界─虛擬實在:「所有系統的核心是資料庫……,它們能夠再現所有事物。處理能力強大的電腦通過精緻的三維圖像精確地再現了資料所記錄的事物,給人們一個新世界……虛擬實在與其他電腦圖像技術的不同之處有二:一是它們還能夠傳達多種感知資訊──聲音、觸覺──使環境更具真實感;二是交互作用……。」參見Andrew Calcutt (1999), White Noise: An A-Z of the Contradiction in Cyberculture. New York: ST.MARTIN’S PRESS, INC. p131.
註3:詳見馬克‧波斯特《資訊方式》,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21-60頁。
註4:利奧塔關於後現代知識的論述指出:「不論是現在還是將來,知識的生產者和使用者都必須具備把他們試圖發明或試圖學習的東西轉移到機器語言中去的手段……資訊學權霸帶來某種必然的邏輯,由此生出一整套規定,它們涉及的是那些被人當作知識而接受的陳述。」參看:讓-弗朗索瓦‧利奧塔《後現代狀態:關於知識的報告》,三聯書店,1997年,第2頁。
註5:參見萊恩格爾德《虛擬社區:電子邊疆的家園》,1993年,第31-42頁。
註6:這令人聯想到網路空間對現實社會空間的逃逸式抵抗。在許多有關網路的討論中,被後現代主義自身作為理論資源的海德格爾的存在主義與胡塞爾的現象學,也被視為重要的理論資源。
註7:萊恩格爾德(Howard Rheingold)認為,這是一種不用文字和言語的社會契約,是動機各異的人們之間的緊密與鬆散結合的折衷,它要求人們付出,以便他們能夠得到。
註8:引用自翟本瑞著《網路文化》,揚智出版,2001年,第97頁。
註9:傅柯的「權力乃統治」之論,摘自Jordon, Tim著,江靜之譯。《網際權力: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政治》(Cyberpower: The Culture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韋伯文化,2000年,第176頁。
註10:巴恩斯的「權力乃社會秩序」論,同註9,頁184。
註11:引自,鄧尼斯.K.姆貝著《組織中的傳播和權力:話語、意識形態和統治》,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0年,第64頁。
註12:同上,第72-73頁。
註13:海德格爾認為,技術不僅是手段,其本質是一種展現(Entbergen)方式。即使事物背後的真理(Wahrheit)得以顯現。海德格爾將現代技術的展現方式概括為限定(Stellen)和強求(Herausfordern)。限定意味著僅從某種技術的需要給人和事物定位,人和事物完全被物質性、功能性、物件性、可統治性等所限定。由於人只用技術方式展現和看待自然,在人們將事物限定為技術的需要時,自己也被這種唯一的限定方式所限定,人成了技術的物件,無可避免地被技術所異化,以客觀化視角觀之,網路就是一種座架,它使世界以資訊的方式被展現,參見,同註1。
註14:同註3。
註15:參見彼得‧德魯克著《後資本主義社會》,上海譯文出版社,1998年,第45頁。
註16:詳見M.道森,J.B.福斯特著《虛擬資本主義:資料高速公路的政治經濟學》,載《國外社會科學》,1998年,第40-44頁。
註17:See Christopher May: The Information Society As Mega-Machine:.The Continuing Relevance of Lewis Mumford.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 Society3:2 2000. P241-P265.
註18:其實韋伯(M.Weber)早就指出,觀念系統化的「專家理性」和活動科層化的「法理組織」必將導致專家政治(technocracy)的勝利,並預言現代人的典型特徵是「無情的專家,沒有脊樑的尋歡者」。詳參湯姆.R.伯恩斯著《結構主義的視野:經濟與社會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第207頁。
註19:網路受到科技條件與資源所限制的,於短期之中尚存在著一些難以克服的面向與特性,使之無法全面性的普及和推展,是造成各階層「數位區隔」的原因。
註20:就科技發展與應用而言,數位化網路戰爭的構想,是利用更快速、更精準的指通系統與遙測技術,將傳統戰爭的武器性能發揮到極致,讓傳統戰爭型態中的殺傷力達到了極點,因而網路資訊科技儼然已然全面主導了軍事戰鬥的過程及結果。
註21:我們可以稱虛擬國家為虛擬社群的擴展與延伸。或許在不久之後,實體國家可能會逐漸的虛擬化,而虛擬國家也將漸次的實體化,終至使得兩者間的區隔和劃分模糊難辨。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earjacky&aid=1517928

 回應文章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這也算??
2008/02/12 07:08
好醜~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唉喲~~
2008/02/10 01:02

幹麻一臉無奈!!!

我該謝罪嗎?

別這樣~ ~

jacky ~~~

笑一個才可愛.


Dear(dearjacky) 於 2008-02-11 22:08 回覆:
這樣嗎?

意樵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多事......
2008/02/05 22:33

是我吹毛求疵嗎??


Dear(dearjacky) 於 2008-02-09 02:24 回覆:

Miss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謝修改
2008/01/30 03:07

我還是看不懂

呼~

Dear(dearjacky) 於 2008-02-09 02:23 回覆:

算了啦~賺錢比較實際


Dear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增修過此文了
2008/01/28 19:32

因為意樵抓我錯字

還嫌結語太短

故update過此篇


Miss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竟然會花時間去讀它"....啥啦!!?
2008/01/15 03:33

這.....這...

我說

有人努力寫了這麼長一篇文

說不給他仔細瞧一瞧

心裡總對那個"好奇心"過意不去...

哼`人真難做``!

Dear(dearjacky) 於 2008-01-28 19:31 回覆:

好奇殺死一隻貓

哈~哈~


yvonne2111妹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大哥
2008/01/11 01:27

這...是論文嗎?

又有引述又有見解...


Dear(dearjacky) 於 2008-01-28 19:30 回覆:
是啊~是個短短的論文

Miss楊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好特別唷~~~
2008/01/09 01:56

文字我是看得懂

但就是無法意會><

用字遣詞相當講究、精準

真令人好奇....什麼樣工作的人需要寫這樣的文章捏~會用在哪裡捏~

Dear(dearjacky) 於 2008-01-09 23:18 回覆:

竟看得出來 "用字遣詞相當講究、精準"

妳的學術造詣水準挺高的,看來妳也快變成"哲學家"了

不過世界上最浪費米飯的就是哲學家了

在知識的領域裡想像,思考的東東對世界沒什麼貢獻

"什麼樣工作的人需要寫這樣的文章捏~會用在哪裡捏~"

只是太久沒放上文章了,填個報告補上這段時間的空白

用在那裡啊?用在像同妳一樣的人身上---竟然會花時間去讀它!@#$%^&

妳挺閒的喔~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