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韓研究:青少年易受電磁波傷害 【2012/5/22 13:10】中央社的記者在報甚麼啊 ?不好意思...看不懂耶...
2012/05/23 18:36:56瀏覽572|回應0|推薦1
〔中央社〕據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昨天公佈的「關於電磁波對人體影響的綜合研究」報告指出,青少年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更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傷害。

南韓「朝鮮日報」報導,這份研究結果還顯示,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越長,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越高。

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以南韓全國的2000多名小學生為對象實施此研究調查,時間是2008年至2010年。

據報導,引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主要環境因素是鉛。最近5年,全球相繼出現了很多關於「血液鉛濃度越高,青少年的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發病率越高」的研究結果。

南韓檀國大學醫學院預防醫學系教授河美娜指出,對於血液鉛濃度高出平均值50%的青少年來說,過度使用手機,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河美娜表示,對於血液鉛濃度低的學生,即使過度使用手機,罹患上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可能性也不會增大。從這一點來看,作為獨立因素,手機電磁波應該不會增大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發病率。
====================
討論 :
...........
壹.>>韓國電子通信研究院(ETRI)昨天公佈的「關於電磁波對人體影響的綜合研究」報告指出,青少年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更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傷害。
...........
=> 真是沒有推理過程的報導啊 !
(一)iv.青少年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 dv.更容易受到電磁波的傷害。
Q: 1.青少年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 ?
ANS: 是 A.青少年對手機用得多 40% -> 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 ?
還是 B. 青少年(體質因素)對手機電磁波的吸收量要比成人多40% ?
(二)青少年使用手機的時間越長,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越高。
=> 這說法, 顯然感覺是 IV.時間越長,-> DV.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越高。
如是, 那麼, 跟年紀有關嗎 ?
=><任何人>使用手機的時間越長,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越高?
還是, 大人沒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可能性?
...........
貳. 這篇文章主要講 1.IV.(因) 手機電磁波 -> MV.中間變數( VS. 青少年 VS. 血液 VS. 鉛濃度越高 VS. ) -> DV. (果) 引發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
Q: 請問 :這樣的報導如何可以讓大家明確知道MV.中間變數,引佔的作用嗎 ?
小結 :
〔中央社〕身為國家級記者, 應該去上邏輯語意學 !

PS.會不會, 自由故意(無意)而截短文章(哈,)原文出處:http://iservice.libertytimes.com.tw/liveNews/news.php?no=643382&type=%E5%9C%8B%E9%9A%9B


====================
.
.
.
電磁波輻射對人體的影響

~相關報導~

最近更新時間: 12/17/2009 9:28 AM


--------------------------------------------------------------------------------


請用你的科學知識來判斷這些報導哪些正確,哪些不正確。

太怕電磁波 沒必要!(2009/12/6)
北歐歷時30年大規模研究:手機與腦瘤無關(2009/12/4)
該恐懼電磁波 或恐懼無知?(2006/4/9)
基地台不安全?電磁爐更危險?( 2005/11/15)
大哥大打太多,等於慢性自殺 (2000.3.20,網路流傳的一封 e-mail)
手機剩一格時不要使用? (網路流傳)
大哥大致癌? 14國專家研究 (2000.5.19,民生報)
正視大哥大電磁波的威脅 (2000.9.5,聯合報)
治打鼾 無線電波奏功 (2000.5.19,聯合報)
英國測試手機電磁波強度 (2000.12.5,聯合報)
吹風機吹太久小心電磁波 (1999.12.7,勁報)
危波傷人 健康隱形殺手 (1999/7/28,自由時報)

--------------------------------------------------------------------------------


北歐歷時30年大規模研究:手機與腦瘤無關

路透社 日期:2009/12/04 10:51

(路透華盛頓3日電)研究人員今天表示,一份歷時30年,針對幾乎所有斯堪地那維亞半島(Scandinavia)人口進行的大規模研究報告顯示,使用手機與罹患腦瘤之間並無關聯。

科學家在「國家癌症研究院期刊」(Journal of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指出,儘管手機使用率在1990年代以後迅速飆升,但這期間的腦瘤案例並未變得更加普遍。

丹麥癌症協會(Danish Cancer Society)的戴圖爾(Isabelle Deltour)和研究團隊,對1974至2003年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20到79歲成人每年有多少人罹患神經膠質瘤(glioma)和腦膜瘤(meningioma),進行分析研究。這幾個國家均有完善癌症登記制度,來統計已知癌症病例。

科學家表示,研究對象幾乎涵蓋所有1600萬成人人口。

這30年期間,近6萬人被診斷出罹患腦瘤。

儘管他們發現腦瘤病例逐年小幅攀升,但此趨勢自1974年即開始,早在手機發明之前。

他們在報告寫說:「從1974至2003年,男性罹患神經膠質瘤的人口每年上升0.8%,女性每年上升0.2%。」

他們說,自1990年代中期,男性腦膜瘤罹患率每年升高0.8%,女性罹病率年增3.8%。然而,患病女性多半為年過60、已屆好發腦瘤年齡的婦女。 除此之外,因為腦部掃描技術進步,腦瘤的診斷也變得更加容易。

他們表示,整體來說,他們並沒有觀察到具有重大意義的模式。中央社(翻譯)






大哥大打太多,等於慢性自殺

本週的seminar:(這是在網路流傳的一封 e-mail,作者不詳。)

日期:三月六日

講員:施 敏 國家豪微米元件實驗室主任

講題:Evolution of Nonvolatile Semiconductor Memory - From Floating-gate concept to Single electron Memory Cell.

這位施敏老兄,是非常厲害的人物,之前在貝爾實驗室研究,幾年前才回到國內,是大哥大四個發明人之一,寫過一本半導體元件物理,發行量大概已有一兩百萬本,被論文引用的次數約兩萬多次(據說是世界第一),這樣說只是想傳達一位學術界上很有地位的學者的看法而已。今天Seminar時他再三的強調,關於手機的危險性,他引用美國目前研究的數據,人類如處在2 mG(毫高斯),就會有不好的影響,並當場示範,只使用可偵測在10~200Hz(赫茲)範圍內的儀器,量的的結果是,超過了儀器的上限1000mG,而手機所用的微波範圍還有在2000,20000Hz或更高,所以他在國家實驗室所量的結果可以到達1~2萬mG(毫高斯),這是通話中所量測的,更別提是在接通中了,本實驗所用的手機是motorola的,其他的也不會好到哪去,他並舉一個在日本的朋友為例,說他每天跟女友用手機聊天超過8小時,結果辦了第三天就掛了,施敏教授又做了一個例子,就是用耳機來講手機,在耳機旁所測的電磁波約是10 mG,(因為電磁波是成指數的衰減) 所以他做了強力的建議,就是千萬不要用手機來談情說愛,有急事才適用,最好不要超過一分鐘,而且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用耳機”,不用簡直是一種慢性的自殺補述: 腦的sensitive遠高於我們的內臟,所以可以將手機放口袋,接上耳機通話



另有相關資訊,詳附如下:

根據北海道工業大學木村主幸助教之實驗,將周波數 9450mHz, 輸出25mW/cm,分別以 5 分鐘、10 分鐘、15 分鐘、20 分鐘的四個階段照射在從人體的羊膜所取得的纖維芽細胞。照射後,以光學顯微鏡觀察其中的變化,發現照射 20 分鐘的細胞產生了驚人的變化。神經芽細胞的特徵是細細地伸長突起。肉眼看起來是呈菱形的,然而這個突起的部份卻幾乎消失,細胞像是丸子一樣地呈圓形變化。此外,細胞的面積膨脹為二倍。其中的細胞核膨脹 1.6 倍。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所(FCC)表示:『以波源強度 0.6W的行動電話來說,使用時最好距離10公分,一天使用時間最好不超過10分鐘。』測試更顯示『要減低行動電話電磁波對人腦的影響,除了在使用時保持10公分以上的距離。想要完全隔絕電磁波,需要6公分以上厚度的鐵牆!!

如果你很健康,並且有良好的免疫系統,使用大哥大可能不會給你帶來什麼健康上的問題,就像有人每天抽 20 隻煙持續 15 年而不會得肺癌,然而抽煙的危險也慢慢的接受。大部分的人們體內都有致癌的細胞持續的發展,而這些細胞正破壞我們的免疫系統,而有數據不斷地顯示只要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幾分鐘,就會將原有5%的致癌因子提升到 95%。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輕者會引起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現象,重者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致癌的機率長期暴露在電磁波環境中,輕者會引起頭暈目眩記憶力減退耳鳴等現象,重者會破壞免疫系統,增加致癌的機率。


BACK


--------------------------------------------------------------------------------


大哥大致癌?14國專家研究

法新社巴黎十七日電

法國研究人員說,世上探討大哥大安全的最大型研究,將於近日展開。不久前,才又有科學家對大哥大是否安全提出了質疑。

里昂國際癌症研究署的專家卡蒂說,研究已籌備了兩年多,將有十四國參與。研究主要探討最接近大哥大的大腦、唾液腺和聽覺神經,可能致癌的情形。研究署是世界衛生組織的機構,卡蒂是研究署的輻射和癌症組的主任。

她說:「研究將在數周內展開。我們一直在訓練研究人員,希望今夏能在歐洲展開研究。預定在二00三年底或二00四年初發表初步報告。」參與的國家有澳洲、英國、加拿大、法國、德國、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紐西蘭和美國,及北歐的丹麥、芬蘭、挪威和瑞典。這些都是大哥大用戶多的國家。

卡蒂說,研究將針對至少一萬六千名大哥大使用者做「個案研究」,並回溯評估近七千個腫瘤病人的情形。有關大哥大可能危害健康的警訊,最早在一九九八年提出。當時澳洲醫學期刊的報告指出,罹患腦腫瘤的病例有增加趨勢,但未找出原因。英國上周發表了政府委託做的大哥大研究。研究指出,「初步科學證據」顯示,接觸大哥大的無線電頻率,「可能對包括大腦的生物功能造成微妙影響」。為了預防起見,小孩最好不要經常使用大哥大。 【2000/05/19/民生報 】

BACK


--------------------------------------------------------------------------------


治打鼾 無線電波奏功

記者魏忻忻

俗稱鼻肉肥大的慢性肥厚性鼻炎以往以手術或雷射治療為主,但患者術後常有疼痛、出血或傷口結痂等困擾,振興醫院日前引起無線電波手術,可改善上述問題。

振興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詹益祥說,造成慢性鼻塞的原因很多,如鼻竇炎、過敏性鼻炎、慢性肥厚性鼻炎等,治療方法有的以藥物為主,有的則手術治療。

詹益祥說明,這種治療是將無線電波經由一根插入鼻肉的細針導入組織中,藉著離子震盪所產生的低熱能,造成鼻黏膜組織蛋白質凝固,進而為身體代謝吸收或纖維化,達到縮小鼻肉的效果,由於傷口只有針孔般大小,術後幾乎沒有疼痛、流血或結痂的問題,美國在三年前開始實施這種手術,振興醫院今年引進。

除了治療鼻塞,無線電波也能治療打鼾,詹益祥說,鼾聲的來源九成是口腔中軟顎顫動造成,如能減少軟顎體積、提高組織強度,便能改善打鼾。

過去傳統打鼾手術,患者必須住院並接受全身麻醉,近年發展的雷射手術雖然不用住院,但術後還是有出血與疼痛的困擾,尤其是疼痛,經常讓患者評估後打退堂鼓,或不願再接受第二次手術。

詹益祥說明,根據美國統計,手術後病患鼻塞改善程度達八成以上,幾乎沒有併發症,振興目前已為十五名患者進行手術;打鼾患者術後二、三天內,咽喉可能出現腫脹感,但不會有嚴重的疼痛或出血現象,術後改善打鼾的程度也可以達八成。這種新的治療方法健保不給付,患者必須自費。【2000/05/19/聯合報 】

問題:這篇報導中的無線電波的頻率是多少?和大哥大的頻率相差多少?如果這個無線電波對鼻子附近的組織有影響,那大哥大呢?

BACK


--------------------------------------------------------------------------------




正視大哥大電磁波的威脅

吳宗霖

「二千年台北國際電信展」日前熱鬧結束,為了迎合國內電訊資訊消費者的胃口,各廠商莫不使出渾身解數,開發並展示出各類型新奇、高速、刺激、便捷的通訊商品,以取得龐大的商機及市場利益。

從寬頻、超速、無線上網、PDA(個人數位助理;掌上型電腦)、WAP(無線通訊應用協定)至最新的GPRS(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發展,代表著國內民眾的通訊生活將更為便利而多采多姿;然而,日益交錯繁忙的寶島資訊天空,究竟會衍生出那些潛伏性的健康威脅,亦值得深思以及早因應。

關於通訊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最近已成為現代醫學、電機工程界、公共衛生學者們共同關切的課題之一。相關的研討會、發表的文獻,及被提出和進行中的研究計畫也急劇增加。

對於此一主題的探討,由於牽涉到政治勢力的干預、龐大利益團體的角力,及嚴格人體實驗的限制,在電信通訊使用率偏高的已開發國家所提出的研究結論,其分量反不及蘇聯、紐澳及部分東歐國家的學術單位。

人類體細胞的癌化及生殖細胞的畸化,需經日積月累長期演進的過程;電磁波對人體健康的影響,相信在累積一定時日及個案後,自有定論。當然,我們也得以經由已發表的動物及實驗中的研究結果,先探知一、二,尋得蛛絲馬跡。

電磁波對人體產生的生物生理效應,包括高溫(熱效應)及直接穿透(非熱效應或組織侵入)二大項。人體內對電磁波的熱效應較敏感的組織器官包括中樞神經、眼睛、生殖細胞和胚胎。長期、短距離及高劑量的電磁波對這些細胞的影響,包括癌化、畸形及白內障等。

除了熱效應之外,最近幾篇先驅性的研究結果皆顯示,電磁波的非熱效應對人體健康其實更具威脅。

其中一項實驗把人類的乳癌細胞置放於褪黑激素(腦中樞的神經性荷爾蒙,幫助人們於夜間入睡,同時有抑癌效果)中,部分施以不等程度的低劑量電場,大約在個週期磁場(cycles field)下,褪黑激素的抑癌效果即全部被消耗殆盡,而失去對正常細胞的保護。

夜間睡眠時,人腦即開始分泌褪黑激素,褪黑激素迅即至血液中擔負起清除細胞內廢物的工作。

細胞內的廢物主要為自由基,它本身具有相當大的化學傷害。若自由基在體內存留太久,即產生對細胞DNA(去氧核醣核酸)的傷害,導致細胞死亡或致癌化。每天晚上人體分泌褪黑激素,執行環保清理,使細胞免於癌症化。

目前至少有四個類似的研究結果顯示,從通訊器材、家用品或發射站而來的電磁波,會降低褪黑激素對人體乳癌細胞的清理效應。

值得注意的是,在歐美日地區所訂定的電磁場安全範圍為二萬微高斯,而這些會導致褪黑激素保護作用的電磁場劑量卻僅為二微高斯。雖然,這是在實驗室內的程序,且是直接對細胞照射所得出的結果,但其結論仍不應被忽視。

除了實驗證據外,幾篇公共衛生的追蹤研究也證實,長期在電磁場環境內的工作者,無論男女,罹患乳癌的機率,均較一般人來得高。這可能與電磁波致使細胞自動修復機制受損有關。另外,血液分析也發現在電磁波長期暴露下,工作者的免疫機能也明顯下降。

數年前發生了一件著名的國際事件,亦牽扯到了電磁波。

在莫斯科的美國大使館內,無論大人或小孩,頻頻發生非預期的癌症,而被懷疑與此一建築物頂層的衛星通訊發射台的電磁波有關。

事實上,行動通訊中繼站或雷達發射台的電磁波導致人體傷害的報告,亦在最近頻頻出現。

長期在這些環境工作的維護人員,體內發生染色體脆裂的機率甚高;雖然在調離此一工作單位後,他們的染色體也開始自動修復,然而恢復至正常染色體的速度甚慢。

一九九三年,數個針對瑞典及丹麥的女物理治療師所作的追蹤發現,這些長期接觸微波治療器的治療師懷孕後,產生流產、死產、胎兒畸形及周產期異常的機會,較一般人高出甚多。這可能與電磁波導致的熱效應、自由基增加、DNA及染色體突變有相關。

人體實驗發現,行動電話貼近腦部使用後,百分之七十使用者的腦波會產生變化,而且只要在每平方公分二微瓦特劑量的條件下即出現此一效應。

而睡眠時把大哥大手機置放於耳邊者,會產生較差的REM(快速眼球活動)睡眠狀態,進一步導致學習及記憶能力下降。這也可能與褪黑激素濃度下降有關。

而最駭人聽聞的事,則是行動電話與腦癌的關連性。美國華盛頓大學所作的老鼠動物實驗發現,暴露在一般低劑量行動電話電磁波的老鼠腦細胞DNA損耗較快,自由基濃度較高,細胞死亡率也較快速。

迄今,許多長期使用大哥大的腦癌患者,向行動電話廠商索求巨額賠償的訴訟案正陸續上演。這與多年前肺癌患者集體向美國菸草公司求償的案例如出一轍。一場腦癌患者VS.電話公司的對抗大戲,似乎即將上演。

除了擾亂公共安寧、干擾飛行安全,或者是破壞一個羅蔓蒂克的燭光晚餐之外;也許,我們更應該注意且警覺到通訊電磁波對人體健康可能產生的潛在威脅。

而相關的基礎及臨床研究應立即開始,藉由真相的探究,以建立一套完整的廠商自我規範及保護消費者之機制。

在消費者已免除致病的恐懼,而廠商亦去除被訴訟的威脅之雙贏局面出現時,電信通訊才真正得以有「磁」無恐、無遠弗屆地繼續推廣發展。

(作者吳宗霖亦為台大電機研究所博士)

【2000/09/05/聯合報 】

BACK


--------------------------------------------------------------------------------




英國測試電磁波強度 T28居榜首

2000/12/05

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網站,前天公佈一項手機電磁波的測試結果,發現易利信的T28手機所釋放的電磁波強度是接受測試的手機裡面最高的。這項研究使得手機的使用安全,再度引起社會大眾的關心。

這項歐洲歷來規模最大的手機電磁波測試計畫,涵蓋了二十八款各式手機,高居電磁波強度排行榜榜首的,是易利信的T28系列手機。它釋放的電磁波強度,比最低的諾基亞8850,高出了五倍之多。雖然所有測試的手機,都沒有超過國際安全標準,不過專家認為,相關的標準過於寬鬆,無法真正為使用者的健康把關。這項測試也發現,影響手機電磁波釋放量的主要因素,在於天線位置和耳機功率,許多最新款式的耳機功率相當高,釋放的電磁波也隨之升高。畫面上顯示的,就是手機來電時,對電腦螢幕產生的干擾。雖然科學家還無法證明,手機電磁波對人體的危害,不過上個月英國一份醫學研究報告指出,手機可能會造成腦部的後遺症,頭骨較薄的兒童更是高危險群。(民視新聞林葦芸編譯)


---------------------------------------------------------http://memo.cgu.edu.tw/yun-ju/cguweb/sciknow/HomeNews.htm

BACK to 物語悟理的『知識常識通識』 http://memo.cgu.edu.tw/yun-ju/index.htm

格 物 致 知 學 習 網 站

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邱韻如 yjchiu@mail.cgu.edu.tw
====================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rrenlin123&aid=648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