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3 00:58:53瀏覽379|回應0|推薦0 | |
为什么BBC避免使用“恐怖袭击”的字眼?近来,中国多个城市先后发生暴力袭击事件,造成严重伤亡,而包括BBC中文网在内的BBC新闻平台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和分析。为什么BBC在有关报道中避免直接使用“恐怖袭击”的字眼?BBC中文总监李文详细解释。 BBC中文总监 李文 近来,中国多个城市先后发生暴力袭击事件,造成严重伤亡,而包括BBC中文网在内的各个BBC新闻平台也对此进行了报道和分析。 与此同时,部分受众对BBC的有关报道也提出了疑问。其中一个最热门的问题是,为什么BBC在有关报道中避免直接使用“恐怖袭击”的字眼,而即使在引用中国官方把有关事件形容为“恐怖袭击”的报道的的时候也把“恐怖袭击”这四个字加上引号。此外,BBC的报道中也没有以“恐怖分子”来形容有关事件中行凶者。于是,有人质疑说,难道BBC同情和支持“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或者不认同有关事件是“恐怖袭击”吗? 公共媒体角色 其实要解答有关问题,首先要从BBC本身的媒体属性谈起。BBC最初成立于1922年,并从1927年起通过《王室宪章》(Royal Charter)确定了其作为公共媒体的角色和地位。所谓公共媒体,就是以服务公众作为经营宗旨的媒体,而并非为了商业盈利。至于BBC向公众提供的媒体内容也明确为资讯(包括新闻)、娱乐和教育三大范畴。 根据有关宪章,BBC的主要经费来源是英国公众缴纳的“电视牌照费(TV Licence Fee)”。目前,英国每个拥有电视机的家庭每年需缴纳145.5英镑的电视牌照费,而这笔收入约占BBC每年总收入的70% 左右,其余则主要来自在英国国内及海外售卖BBC节目及其他媒体产品的收入。 由于BBC是一家公共媒体机构,而且主要收入来自英国公众,自然也要受到英国公众的监督。BBC的监管机构 - BBC信托会(BBC Trust)就是代表公众监督BBC日常运作的机构。不过,从2005年开始,BBC在电视及广播节目内容上也和其它英国媒体一样受到半官方的电子媒体监管机构 - 通信办公室(Ofcom)的监管。此外,BBC每年发表年报,详细披露节目制作及各项开支的细节,其中包括BBC主要高层管理人员的薪酬数字。换言之,BBC并非英国政府属下的机构,而且一直以来也没有受英国政府的直接监管。 不偏不倚的原则 作为一家公共媒体机构,BBC在提供新闻资讯方面要恪守编辑独立(Editorial Independence)、客观中立(Objectivity)、不偏不倚(Impartiality)的原则,而这些原则是BBC编辑指引(BBC Editorial Guidelines)中最强调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BBC对其受众作出的的核心承诺的一部分,因为BBC相信,这是赢得公众信任的根基,而这也使BBC能够继续被广泛视为全球最有信誉和影响力的新闻媒体机构之一。 值得指出的是,的确有不少人对不偏不倚这一原则有所误解,甚至认为这只是一种虚渺而实际上并不存在的想法而已。一些人会觉得,不偏不倚等同于客观、中立或平衡,而事实上,不偏不倚虽然也包括这些元素在内,但其涵义有过之而无不及。 另外,还有人表示,不偏不倚意指公平处理新闻,这种看法也不完全准确。当然,如果没有公平处理之心,也就无法实现不偏不倚。 根据BBC的编辑指引,不偏不倚涵盖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真实、准确、平衡、客观、公正、开放、透明及保持距离的多个元素。此外,不偏不倚还同时强调,要以平衡及不偏颇的方式反映广泛及不同的观点,并极可能反映有关新闻事件的方方面面。 有关指引也指出,不偏不倚并非要求在所有问题上采取完全中立的态度,也不能脱离民主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而平衡反映各方观点也并非意味着要以数学方式精确计算各方观点应给予的空间和时间比例。此外,不偏不倚也并非意味着不能就有争议的话题或新闻事件进行报道,同时也不仅只依照证据对新闻事件作出公正的判断。 在不偏不倚的原则下,BBC允许其记者就新闻事件发表评论,但有关评论并非相关记者的个人观点,而是记者以其观察的事实作为根据作出的专业判断,并展现重要而且相关的不同观点和看法,以便向受众提供有关事件的更宽的视角,并最终由受众根据所获得的信息,自行判断哪些观点是正确的,哪些观点是不正确的。 因此,BBC要求每一位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不偏不倚与新闻语言 新闻媒体要做到不偏不倚,除了要做到以上所说的一切之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报道新闻时使用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这是因为某些语言文字在表达上带有明显的主观色彩,甚至反映了浓厚的政治立场和观点。 为此,BBC编辑指引也专门对新闻语言的使用作出了详细的解释。BBC新闻学院最近也首次对外公开了BBC的新闻用语指南。 总的来说,BBC编辑指引在新闻用语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点:
在BBC编辑指引中,“冒犯性”用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在BBC的任何新闻报道及节目内容中,通常情况下不得直接引用上述用语,如需在特殊情况下引用的话,需要上报有关主管,并根据编辑需要及考虑多项因素后作出最后决定。 而在有关“立场性”用语方面,BBC编辑指引建议,尽量避免在新闻报道中使用“恐怖袭击”或“恐怖分子”的字眼,因为这些词语带有强烈的立场和价值判断,使用这些词语有违BBC不偏不倚的新闻原则。 不过,BBC在新闻报道中引用他人言论时,可以保留其中可能出现的“恐怖袭击”或“恐怖分子”的用语而无需删减,但需把有关词语加上引号,以示有关词语并非BBC所言,而引用有关词语也非表明BBC认同或支持有关词语及其反映的立场。 与此同时,BBC在有关暴力袭击事件的新闻报道中主要是采用一些“事实性”的词语。例如,以“暴力袭击” (violent attack)取代“恐怖袭击” (terrorist attack);以“炸弹手” (bomber)、“袭击者” (attacker)、“枪手” (gunman)、“武装分子” (militant)等来取代“恐怖分子” (terrorist)。 值得强调的是,BBC在新闻报道中避免使用“恐怖袭击”和“恐怖分子”的字眼,并非意味着BBC支持或纵容这些暴力行为以及行凶者,而是认为新闻媒体的责任是要客观报道新闻事件,而不是站在有关事件的任何一方。我们会在新闻报道中尽量反映有关各方的立场观点,但同时也要避免被受众误以为有关观点反映了BBC的立场,或者认为BBC赞同或支持这些观点。 ========================== 中央社不道歉! 社會難安啊 !午夜夢迴, 連 BBC都要來量子(良心)糾纏 ! 中央社 FB. 壹. 有一個單位宣稱 : <中央通訊社,新聞界真誠的老字號,社會忠實的守望者。想獲得最新、最好、最正確的資訊,來中央社新聞粉絲團,絕對沒錯。> 貳. 宣稱的檢定 : 一. 檢體樣本: 中央社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405050123-1.aspx 秦厚修喪禮 綠委陳歐珀鬧場: 2014/05/05 12:19總統馬英九母親秦厚修病逝,馬家5日在火化遺體前舉行簡單家祭;儘管馬家已周知不公祭不設靈堂,但民主進步黨籍立委陳歐珀(圖)到場鬧場,硬要馬家回禮。(資料照片)中央社記者張新偉攝 103年5月5日(中央社記者黃名璽台北5日電) 二. 對照標準 : 为什么BBC避免使用“恐怖袭击”的字眼?http://classic-blog.udn.com/darrenlin123/13849923 三. 明明大規模亂亂殺人, BBC為何避免使用“恐怖袭击” ? 因為害怕犯錯 (統計上型一錯誤假設), 而看過現場陳歐珀的錄影帶後, 發現差太多! 參. 小結 : 1. 中央社記者黃名璽 說陳歐珀鬧場太偏頗, 引發禽獸不如之說, 及是非不明和妄下定論, 與陷總統不義 ! 應該記過! 2. 針對那個單位的宣稱, 本山人評語 : 放屁 ! (阿彌陀佛) (.偶有 80%的信心, 超過半數的國立高中生不反對本山人評語 ! ====== 中央社 道德在低落 ! 實在您娘卡好 ! 阿彌陀佛! =========
========================= 中央社 是台灣官方社, 明明知道「法輪功」就是真善忍, 卻假裝只是真實引用 中國反邪教協會 的20個邪教組織; 而其動機, 他的墓的不言可喻 ->為老闆的馬習會鋪路 ! 還是說...喔...中央社本來就是引用引用而已啦....(昏 ! 自由民主的台灣, 卻養這群賣自由賊 !) =========================
【禁聞】專家:中國反邪教協會違法相關專題: [法輪功人權] 2014-06-09 06:00 AM
【新唐人2014年06月09日訊】日前,所謂的民間組織「中國反邪教協會」羅列出20種邪教,公然在中共官方認定的14種邪教中增加6種。專家指出,「中國反邪教協會」的行為屬於違法行為。本臺記者調查發現,「中國反邪教協會」公布的電話是「科技協會」的電話。記者按照114詢問臺指示,找到中共公安部,公安部聲稱,「中國反邪教協會」沒有在公安部備案。
=========================== 2014年, 中央設記者涉嫌挑撥離間 ! 2014年中央設涉嫌宣導法輪功為邪教. 中央設要嗎專業低落ㄝ不然就是動機不良 ! 誰來接掌中央社都應該讓這批只效忠總統不效忠人民的洗腦一番 ! ===========================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