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回應豐枯比拉大,台灣旱澇交替更瀕繁,敬請最環保的總統先生大人好好看看這些事實o
2010/06/24 06:06:05瀏覽140|回應0|推薦4

 

 

水庫淤積嚴重 也是缺水禍首

摘錄自200982自由時報報導

今夏雨量不豐,多處水庫「渴」望大雨,審計部在去年度政府決算報告卻指出,水庫淤積嚴重也是缺水的元凶之一,全國40座水庫每年淤積量約1849萬立方公尺,有12座水庫淤積量已超過水庫設計容量的40%,經濟部水利署應立即謀求改善。

審計部說,根據統計,平均每個水庫的有效蓄水量逐年下降,82年的數據為5640萬立方公尺,到了96年下降為5103萬立方公尺。學者實地踏勘發現,總計每年淤積量約1849萬立方公尺,水庫進水量再多也只能洩洪,其中有12座水庫淤積量已超過當初設計的40%,這些水庫包括西勢、大埔、谷關、石岡壩、霧社、鹿寮溪、德元埤、白河、尖山埤、烏山頭、鹽水埤與阿公店等;另外有四座水庫淤積率達二到四成,包括石門、明德、集集攔河堰與虎頭埤等。

水利署指台灣山陡水急,尤其在九二一大地震過後,水庫泥沙淤積更嚴重,持續疏浚之外,規劃引進國外「繞庫排沙」的技術,運用隧道讓洪水帶著泥沙繞過水庫、直接沖進下游,不讓淤泥影響蓄水量。水利署希望能在阿姆坪試辦,將石門水庫列為優先清淤對象。

石門水庫 列優先清淤對象

至於石門水庫今夏供水拉警報,水利署副署長吳約西表示,石門水庫以往蓄水量可達18000萬噸,現在只剩7200萬噸,水位距離嚴重下限只有14公尺,每天必須仰賴從台北支援40萬噸、從新竹支援35萬噸用水。

再不下雨 將停灌農業用水

吳約西說,若8月份降雨情形還是不理想,最快在8月底或9月初,石門水庫有效蓄水量降到4000萬噸底線,到時候將考量是否停灌農業用水,以供應民生、工業用水為優先,目前還沒有限制洗車、游泳池等次要民生用水的規劃。

這篇報告所有數據都應是96年的, 而辛樂克風災是977月發生, 真正的大冲刷及更嚴重的淤積由此次起, 88泥災更是……

Top

 

 

                    請再看下一篇報導

豐枯比拉大 台灣旱澇交替更頻繁


全球變遷 | 土地水文 | 台灣新聞 | 深度報導


作者:朱淑娟(本報特約記者)

523,台灣才剛下了今年第一場梅雨,高雄縣那瑪夏鄉聯外道路即被雨打斷。接下來陸陸續續又下了四場梅雨,便橋修了又斷、斷了又修。跟八八水災的雨量比起來,這幾場梅雨或許不算什麼,但對這些災後倖存的地區而言,國土承受力已大不如前,100毫米的雨量就足以成災。

而另一方面,5月至今的四場梅雨,卻瞬間解除了台灣民眾缺水的危機。520日,水利署才剛發出缺水警訊,但這份警訊只維持了三天。523梅雨掃過,水庫大量進水,水利署甚至用「雨神挹注」來盛讚這場梅雨。

於是,雨讓人喜、也讓人憂。經濟部水利署署長楊偉甫認為,氣候變遷後,過去台灣地區豐枯比是9:1,現在如果以365天來計算,變成80:190:1。乾旱、水患將變成常態,而且同時存在民眾的生活中。

乾旱  水患  改變了生活

氣候變遷已成為活生生的生活體驗,雨大、雨小都牽動民眾的生活。

1~5月台南、高雄雨量只有平均值的25%,水利署警告,如果持續不雨6月就可能出現缺水危機,須啟動限水,嘉南水利會二期稻輪流供水或暫緩供水。正當民眾擔心即將到來的限水之苦時,不到三天即降下梅雨,高雄縣桃源鄉、阿里山單日雨量達260毫米,全台水庫進水6800萬噸,缺水危機解除。

接下來幾場梅雨,水庫繼續進水,民眾到年底都不必擔心沒水可用。但水多了卻傳出災情。高雄縣桃源鄉豪雨造成交通不便,縣府宣布全鄉停班、停課;那瑪夏的三民國中、民生及民權國小,524也停課;屏東縣霧台鄉大武到霧佳橋河底便道流失,土石坍方;南投縣信義鄉神木村便道流失...

那瑪夏  路斷橋毀

原本從高雄市區到那瑪夏只要70分鐘車程,梅雨讓回家的路足足多了三倍。從甲仙鄉進入那瑪夏的道路,從523即被雨打斷,居民只能繞道台南縣或嘉義縣茶山再轉進那瑪夏。替代道路狹窄破碎,不時有新落石擋住去路,每前進一寸都不確定接下來是否還有路可走。

好不容易進入那瑪夏,才發現進入民生村的的便道已被沖毀,民眾轉從西安吊橋通行,吊橋狹小、承重有限,只容許小車通過。貨物必須分裝後再用小車送進村裏。到民權村上學的孩子,由大人用小車接送才能順利到校。

三民國中、民權國小在八八水災後毀損,目前正由民間贊助覓地重建,大光社區協會理事長顏順政說,三民國中的學生75%都住在民生村,未來學校重建如能建在民生村,是所有村民共同的願望。

從民生村越過楠梓仙溪進入民權村,洪水滾滾,泥黃一片。周六的那瑪夏街頭冷冷清清,雨一陣又一陣,三民國中家長會副會長周明德四個在外地的兒子,原本假日會回到山上,因為路斷全都取消行程。那瑪夏的周末原本遊客多,八八水災後遊客也不來了,餐廳、民宿已半休業狀態。

周明德家的電視外框上貼著「凡事感恩」,八八水災時他的房子被土石流沖毀,暗夜逃家,命撿回來了,但家已淹沒在土石下,還好還有父母親留給他的老家可以回,五公頃的梅樹也還在,總算天無絕人之路。

梅雨 不再是綿綿細雨

天氣風險管理公司總經理彭啟明表示,正常的梅雨是綿綿細雨,是好雨,滋潤大地又不致成災,是一年中除了颱風以外最重要的雨季。但氣候改變後,梅雨季的降雨,有時會變得更強、更多。

中央氣象局預報中心課長謝明昌表示,梅雨季主要下雨時間在五月下旬到六月中旬,每年都有一兩波較大雨勢引發災情。梅雨應是滯留性的,但今年五月到六月的三次鋒面,都不是典型的梅雨鋒面,速度快,強度強。

謝明昌提醒,六月八日後北邊高壓減弱,鋒面跑到台灣上空,梅雨反而會比較明顯,要特別注意可能引發災情。果然,六月十到十四日的滯留梅雨鋒面讓全台有雨,路斷橋毀、淹水,災情持續擴大中。

氣候變遷下  豐枯更明顯

楊偉甫表示,去年經歷八八水災,民眾或許以為去年雨水很多,但事實上去年的總雨量反而比平均值少,只有2400毫米,但災害卻算嚴重的。原因是八八水災時,幾天就把一年的雨全下光了。

楊偉甫指出,氣候變遷後,豐水年水量增加明顯,枯水年水量減少也很明顯。過去可能17年、13年發生一次枯水年,現在每三年就會發生一次。而豐水年間隔時間也愈來愈短,從過去的18年,逐漸變成8年、7年、2年。

人均可分配的水量  變少

水利署副署長楊豐榮指出,台灣雨量雖很大,但扣除蒸發、快速流入大海等因素,每人每年可分配的雨量只有世界平均值2萬噸的1/5,是世界第19缺水國家。加上台灣河川坡陡流急,很難把水留住,全台42座主要水庫淤積嚴重,例如曾文、南化、烏山頭水庫淤積率已達20%30%,導致蓄水量減少。

但可用的水也不見得安全。楊偉甫表示,下大雨時沒水喝的情況很多,因為水太髒、太濁、還有土砂的問題,例如去年八八水災時,高屏溪取水口被土石堵住,水源連送到淨水廠都有問題,有時即使送得出來,太濁的水也無法處理供水。

台灣七成人口  受三種災害威脅

楊豐榮表示,台灣環境處在高風險潛勢地區,颱風、土石流、缺水問題嚴重, 工程保護只能保護一定規模,超過這個規模,就無法防災。世界十大災難,水旱災占了七成,台灣73%人口同時受三種災害威脅。

楊偉甫表示,未來缺水問題會更嚴重,水災可以避災,但旱災的影響非常深遠,會造成生態環境災害。「台灣現在的水庫生病了,水庫要不要再繼續蓋?沒水庫水要從那來?」這些都要審慎評估。

氣候變遷,導致許多過去的估算都失準。楊偉甫以高鐵為例,談到水資源沒管好,將危及公共工程安全。雲林地區地下水使用過度導致地層下陷,高鐵因而產生安全顧慮。他表示,高鐵是高架的,地盤下陷敦柱會產生折角,如下陷速率惡化,有一天將超過極限值,水利署於是向高鐵提出警告。

楊偉甫指出,全台持續下陷總面積從2001年的1539平方公里,到2009年的533平方公里,總量雖減少,但局部地區,例如彰化就佔了90%。嚴重下陷區幾乎都在高鐵附近,當初高鐵已避開沿海、地層下陷區,「但那是10年、20年前的事了」,現在地層下陷持續往內陸延伸。

缺水  恐引發糧食危機

老家在雲林的政大地政系教授徐世榮,對家鄉持續地層下陷感觸特別深。前些日子他回家,看到房子好像又比之前低一點,問爸爸:「是不是前些天來鋪柏油路?」爸爸說,「沒有啊,是我們家房子又往下陷囉。」

徐世榮說,地層下陷是因為水資源管理出了問題,政府重工輕農,濁水溪從上游就截流專管送到麥寮或其他工業區,導致東北季風一來就有風沙,「濁水溪在我小時候水量多大啊。現在呢?台灣最大的溪流已經看不到水了。」

徐世榮指出,一旦缺水,政府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要農民休耕,然而休耕對自然生態、地下水抑助,都有深遠影響。他質疑,水不斷被抽取,地層下陷如何解決?農業面臨有史以來最大危機,不只水的品質出了問題,量也嚴重不足。

愈先進國家愈保護農業,台灣的糧食自給率只有30%,日本有40%,之前為了衝1%的糧食自給率,花了多少精力。徐世榮說,農業用水受到工業用水排擠,如果變成常態,台灣必須正視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問題。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iel0910575549&aid=41593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