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塔爾寺(二) 蓮花山坳中的母愛
2012/01/09 16:07:32瀏覽556|回應0|推薦38

      

              塔爾寺()        蓮花山坳中的母愛

    走進山門,彷彿換了時空背景...莊嚴、典雅、充滿古老氣息的氛圍環繞著...心情在瞬間沉澱..靜了下來,分秒都不肯浪費目不轉睛的四處尋寶,每走一個地方每見一座殿堂,內心都會歡喜肅穆的朝拜著那種自然衍生的覺受是在一般舉辦的展示場上感受不到的,每一座佛塔、每一座殿堂、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唐卡……都有她的典故,而這些流傳許久的故事不斷的傳送著,一代接一代…..讓我們接收到了..美與溫暖、神秘、與感動…..

        

 塔爾寺是青海省藏傳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原名塔兒寺,得名於寺中大金瓦殿內紀念宗喀巴的大金塔。先有塔,而後有寺,故名塔爾寺。

      

   由於母親對兒子的思念成為塔爾()寺的興建緣起,也由於兒子對佛門虔誠堅定不移的信念,感召了家人與信眾成就了這座名聞遐邇的佛教勝地,那種大愛豈是吾等凡夫所能及由衷的讚嘆!!頂禮!!

       

塔爾寺坐落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西南隅的蓮花山坳中,距西寧市26公里,是藏傳佛教格魯派(俗稱黃教)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是藏區黃教六大寺院之一, 同時也是青海省首屈一指的名勝古跡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云….宗喀巴大師早年學經于夏瓊寺,16歲時去西藏深造,之後改革西藏佛教,創立格魯派(黃教),成為一代宗師。

   傳說他誕生以後,從剪臍帶滴血的地方長出一株白旃檀樹,樹上十萬片葉子,每片上自燃顯現出一尊獅子吼佛像(釋迦牟尼身像的一種),袞本(十萬身像)的名稱即源於此。

   宗喀巴去西藏6年後,其母香薩阿切盼兒心切,讓人捎去一束白髮和一封信,要宗喀巴回家一晤。宗喀巴接信後,為學佛教而決意不返,給母親和姐姐各捎去自畫像和獅子吼佛像1幅,並寫信說:若能在我出生的地點用十萬獅子吼佛像和菩提樹(指宗喀巴出生處的那株白旃檀樹)為胎藏修建一座佛塔,就如與我見面一樣

   第二年,即明洪武十二年(1379),香薩阿切在信徒們的支持下建塔,取名蓮聚塔。此後180年中,此塔雖多次改建維修,但一直未形成寺院。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 ),撣師仁欽宗哲堅贊於塔側倡建靜房1座修禪。

      

   17年後的萬曆五年(1577),複于塔之南側建造彌勒殿。至此,塔爾寺初具規模。

   萬曆十年(1582)第三世達賴喇嘛索南嘉措第二次來青海,翌年春,由當地申中昂索從措卡請至塔爾寺。三世達賴向仁欽宗哲堅贊及當地申中、西納、祁家、龍本、米納等藏族部落昂索指示擴建塔爾寺,賜贈供奉佛像,並進行各種建寺儀式。從此,塔爾寺發展很快,先後建成達賴行宮、三世達賴靈塔殿、九間殿、依怙殿、釋迦殿等。經四世達賴指示,萬曆四十年(1612)正月,正式建立顯宗學院,講經開法,標誌著塔爾寺成為格魯派的正規寺院。 

     

由於塔爾寺是宗喀巴大師的降生地,成為信徒們嚮往的出名聖地。歷史上,第三、四、五、七、十三、十四世達賴喇嘛和六、九、十世班禪大師均在這裏駐錫過。同時,它也受到歷代中央王朝的高度重視。根據記載,從清康熙以來,朝廷向塔爾寺多次賜贈,有匾額、法器、佛像、經卷、佛塔等。該寺的阿嘉、賽赤、拉科、色多、香薩、西納、卻西等活佛系統,清時被封為呼圖克圖或諾們汗。其中,阿嘉、賽赤、拉科為駐京呼圖克圖,有的還當過北京雍和宮和山西五臺山的掌印喇嘛。

正是因為這些特殊原因,塔爾寺規模越來越大,成為藏傳佛教格魯派蜚聲國內外的六大寺院之一。

                    (塔寺文獻取自國家傳播網)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aneer9917&aid=6017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