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7 15:53:34瀏覽1113|回應0|推薦32 | |
孤 鴻
孤 鴻 入 寒 林
林 木 森 森 無 可 息
遙 望 天 際
寬 闊 無 崖
却 入 其 中
雲 深 不 知 處
孤單的身影
獨自飛翔在天空
沒有伴
也沒有牽絆
心境意景之寫照
看似落寞
卻另有一分瀟灑與自在
想起昔日友人
才學兼具
喜詩詞文學之賞析
常論禪因
並予方東美教授哲學之典籍
閱之提訴意境與之探討
以孤鴻為名
初不解其意
後於詩文
思解其境
今日有感
將昔時常閱之詩
與友共賞
感 遇 張九齡 孤鴻海上來 池潢不敢顧 側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 得無金丸懼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惡 今我遊冥冥 弋者何所慕
一隻孤單的鴻雁..從海面上飛來..牠飛過積水池的時候..也不敢向下張望..側眼看見有一對羽毛生的很美麗的翠鳥...把巢築在很珍貴的三珠樹上..牠高高地棲在這珍貴的樹頂上..難道不怕彈丸的射擊嗎??
我想人們穿了華麗的衣服尚且要防旁人的指點..凡居在高明地位的人..更因為接近神明..行為上若有不合理的地方..就難免犯了罪惡..現在我已是像孤鴻一般在廣大無窮的天空中自由飛翔..那射鳥的人..對我還有什麼企圖嗎??
缺月挂疏桐
缺月挂疏桐,漏斷人初靜
惟見幽人獨往來,縹渺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
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蘇東坡是文學史上罕見的全才文人,詩、詞、書、畫、文章,樣 樣精通,每樣都有很高的成就。
這是蘇東坡寄住在黃州定惠院時候寫的。可以感受到他在黃州的寂寞。句句都是身世之感。自然的瀰漫著一種甘為原則志節,忍受詩意寂寞的悲劇精神。一隻孤雁從高空掠過引發了內心的感觸…孤雁、幽人都是形單影隻,兩相比照,一樣的淒涼,一樣的蕭條。 那孤獨的感覺深動人心。
和子由澠池懷舊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宋仁宗嘉祐元年(西元1056年)蘇洵帶領蘇軾、蘇轍兄弟到京城應 考,途中路過澠池縣,住在一所寺院中,寺中的奉閑和尚款待蘇 軾兄弟,蘇軾並在寺院壁上題詩留念。
宋仁宗嘉祐二年(西元1057年)蘇軾以《刑賞忠厚之至論》與弟蘇 轍同榜中進士。(母程氏病卒,守喪三年。)任福昌縣主簿,大 理評事。嘉祐六年蘇軾前往赴鳳翔任官, 蘇軾任鳳翔府(今陝西 鳳翔)簽判,十一月蘇軾兄弟在鄭州西門外送別,在赴鳳翔途中 重經澠池,當年寺中的奉閑和尚已經去世,寺已改建新塔,五年 前所題的壁上詩已拆毀無存。蘇轍想到五年前赴京趕考時曾經過 澠池,想到其兄蘇軾西行赴任必經澠池,於是蘇轍作《懷澠池寄 子瞻兄》詩寄予其兄:此時接到弟弟蘇轍「懷澠池寄子瞻兄」詩, 蘇軾懷舊作,有感而發於是寫了《和子由澠池懷舊》以和蘇轍所 作的《懷澠池寄子瞻兄》以懷舊。
《懷澠池寄子瞻兄》: 相攜話別鄭原上,共道長途怕雪泥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哪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猶見舊題。
往事崎嶇還知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人生四處飄盪的旅程究竟像什麼呢?應該就像飛翔的鴻雁在雪地 駐足暫歇,偶然留下的一痕半爪,等鴻雁飛走了,那裡還會計較 它的腳印留在何處呢?當初寄宿處的奉閒老和尚已經過世,新塔 供奉著他的骨灰。當年禪房的牆壁已經毀壞,再也看不見舊日壁 上的題詩。還記得當年坎坷艱辛的旅途嗎?那時經過了漫長的旅 途,人已疲累,瘦弱的驢也無力的嘶鳴著。 蘇東坡從接到弟弟的來信,想起六年來的種種,感慨人生無常, 四處飄泊。很多的際遇,都是各種無意的緣起,偶然的遇合,留 下的不過是瞬間的痕跡罷了,就像鴻雁飛掠的暫棲,何必留在心 上纏繞不去呢。短短不過才五、六年的時間,奉閒老和尚已經過 世,禪房的牆壁已經毀壞,無從尋找當年的題詩。世事變遷如此 之快速,人非物非,怎能不對人生有另一番體悟。
在我們的人生旅程中,何嘗不是如此呢? 內心的感慨不由讓我們更深切的體會人生聚散無常啊!
|
|
( 創作|詩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