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壽險牙冠補助 補足保障缺口
2023/03/28 02:07:51瀏覽9|回應0|推薦0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調查顯示 ,國內18歲以上成人約有99%患有輕重程度不一的牙周問題,高居亞洲之冠;且成人齲齒率更高達88%,凸顯缺牙危機。為幫助青壯年族群牙周病治療補足牙齒醫療保障缺口,壽險業者除了原本針對活動假牙、固定假牙、植牙等提供保障,更新增牙冠補助,且保障範圍從疾病(蛀牙及牙周病)擴大至包含意外造成的牙齒治療,補強全民健保、勞保或其他商業保險的保障缺口。

康健人壽總經理暨執行長邵駿崴(Tim Shields)表示,2011年推出台灣市場獨創的「從齒健康」專案,幫助民眾補強疾病造成的牙齒保障缺口。多年來透過調查持續傾聽客戶意見,「從齒健康全面型定期保險」就是根據客戶需求推出的升級版牙齒保險,幫助重視牙齒健康的民眾強化保障,減輕治療相關財務負擔。

邵駿崴指出,衛生福利部調查12?64歲國人中只有56.5%仍保持全口都是自然齒,其餘都裝有假牙、植牙或有缺牙,平均缺牙顆數為3.5顆。而全民健保涵蓋牙齒治療過程僅到拔牙階段,若是要自費裝設牙冠或假牙則費用不斐,植牙更動輒數萬元。

治療牙周病方法會因牙周病的程度而差異,第一步通常是有效的刷牙及使用牙線來去除牙齦下方的牙菌斑及超音波洗牙來清洗牙結石,牙根的表面則用刮匙整平,以幫助牙肉貼回牙面並恢復健康。偶爾,我們也會做些咬合調整。抗生素或漱口水有時也可用來協助控制細菌的生長。當牙周病很嚴重,牙周囊袋大於4到6毫米時,無論是醫師或病人,都很難將牙肉下的細菌及牙結石清乾淨,此時就可能需要藉由手術來減少囊袋深度,進一步回復牙周健康。在治療牙周病手術中,牙醫師翻開牙肉清掉造成發炎的細菌、結石及感染的牙肉,再刮平牙根表面,以便將牙肉縫合回原位或移到新位,來幫助癒合後的清潔,偶爾在手術中也必須做骨頭的修形或重建,此時便需要一些移稙骨或再生膜來協助重建。另外,鬆動的牙齒利用夾板的暫時固定,對於術後的癒合也有幫助。

若同時更換多顆牙齒,花費更是驚人牙周病治療方式,不少人會因為費用而遇「缺」不補,無法達到最佳牙齒照護。

但缺牙不補問題相當大,除了牙口不美觀外,還會影響牙齒的咬合、發音及咀嚼等。康健人壽提醒,牙齒健康與口腔保健不僅是單純的門面問題,也跟全身健活動假牙康息息相關,想要遠離病痛及擁有良好的生活品質,應從愛護牙齒做起來遠離牙齒崩壞危機。

「康健人壽從齒健康全面型定期保險」投保年齡為20?55歲,剛好能針對青壯年齡層人口提供完整的牙齒保障。以20歲、投保15年期、保額為新台幣1萬元為例,男性和女性一天保費平均都只要約55元,就能為牙齒健康儲蓄保障。

據衛生福利部最新調查發現,有高達八成的民眾有牙周病,其中牙齦紅腫、流血都是牙周病前兆。但是有72%的民眾,卻認為這些是因為睡眠不足,還有五成四的民眾以為,這只是吃了油炸等上火食物引起火氣大罷了。研究發現,現代人最害怕的「失智症」可能與牙周病有關。日本名古屋大學的研究發現,失智症患者比健康人提早二十年掉牙,原生齒只有一般人的三分之一。兩年前臺灣高雄醫學大學發表的研究也指出,牙周病患者罹患失智症風險較無牙周病者高出七成。因為當牙周病的細菌,和發炎物質在血液中循環時,不只心臟病致死率是一般人兩倍,中風機率也是一般人的三倍!過去不認為牙周病的細菌和發炎物質會影響腦部,甚至造成失智。但現在顯示,牙周病的確有可能隨血液循環而傷害腦細胞。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8368250&aid=178721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