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從97學年度宜蘭縣音樂比賽對陶笛項目音樂比賽之觀察與心得整理
2008/11/24 00:58:58瀏覽2007|回應1|推薦3

  本月21日(星期五),因緣際會下,有幸擔任今年~~~"97學年度宜蘭縣學生音樂暨鄉土歌謠比賽"陶笛項目個人獨奏賽評審一職,這是自己在今年以來總共參與的三次不同縣市舉辦的陶笛比賽中,最正式的也最具備公信力的陶笛音樂比賽,評審等級也最高,一共有七位評審,其中有四位是具備音樂教授層級,並且七位評審全是具有管樂類專業的音樂背景,其中有三位主修木笛,兩位主修長笛,還有我跟"倫家"也都具備陶笛及管樂相關的專長背景,因此在同屬於管樂器範圍的陶笛項目評比方面絕對具備有相當的公信力!

  而此次的"陶笛獨奏"總計報名的有:國小;國中;高中等三個組別,其中;上午比賽場的"國中組"有22位參賽者;"高中組"有6位參賽者,而下午場的"國小"組則有64位參賽者,相較於其他不同音樂項目的音樂比賽而言,可謂參賽人數最眾多!由於此次的陶笛比賽為宜蘭縣政府第一次納入正式的音樂比賽項目,因此;不若其他音樂項目,參賽皆須要各自準備一首指定曲及一首自選曲,僅需準備一首自選曲參賽即可,因此上午場的國中組;高中組因為參賽人數總和不到30人,所以經過評審們開會決議通過,一律聽完整首樂曲,而下午場的"國小組"則因為參賽人數眾多(有64人),評審決議以每位參賽者最多聆聽三分鐘為限!

  在評完整天的陶笛項目比賽後,個人由對於此次陶笛項目音樂比賽及今年所參與的另兩個縣市所舉辦的陶笛比賽所觀察到的一些現象與心得,特別於此做個整理:

一。音樂比賽應該有指定曲及自選曲:

  歷年來各層級的音樂項目比賽都有指定曲的項目,並且於比賽前短期內才公佈,可以讓參賽者在短期內各自憑實力展現各自的器樂能力,同時也讓評審在評分時有個相同曲目的評比依據,光只有自選曲,其實在正式音樂比賽中反而更顯得不公允,因為參賽者極有可能為了一場音樂比賽,卻花了所有的時間與精力只準備了一首曲子,而這可能讓參賽者失去了接觸其他音樂曲風或音樂形式的機會,可能成了為了比賽目的而練習獨特的曲子,對於拓展自身的音樂視野方面而言是極為不利的!

二。參賽者選曲的樂曲雷同性太高:

  打開參賽手冊,發現參賽者的參賽曲目雷同性實在太高了,雖然參賽者人數不少,但看來看去,發現到所選的曲目幾乎都固定是一些時常聽到的那幾首曲目,建議參賽者應該勇於多多開拓自身的音樂視野,多去開發及挑戰一些新曲目,不致於讓自身的音樂視野過度窄化!

三。拋棄毫無意義的舞蹈式肢體動作:

  音樂比賽不比舞台上的"音樂表演",注重的是個人的音樂詮釋能力及操控器樂的熟稔度,"音樂能力"的展現才是評審評比的重點,然而;在評了歷來三次的陶笛比賽後發現:大部分的陶笛參賽者似乎分不清楚"音樂比賽"跟"音樂表演"的差別!於是在舞台上"載歌載舞",出現了很多跟"音樂吹奏能力"毫無關係;極為不妥的舞台表演式肢體語言跟舞蹈動作。。。這在其他不同音樂項目比賽中絕無僅有!在詮釋音樂時,加入適度的肢體語言來引領聆賞者進入自身的音樂情境中,是可以為自己在音樂方面的展現上加分不少,但先決條件是肢體語言必須跟自己的音樂詮釋相關,若在音樂競賽中加入了跟音樂演奏本身好壞無關的舞蹈式肢體語言,則會讓人感覺到非常的不倫不類!

四。正式音樂比賽不宜播放伴唱帶當伴奏:

  這種在音樂比賽當中播放伴唱帶當伴奏的方式,大概只有在陶笛項目中才看得到!就我所知:台灣區每年所舉辦的各式大大小小正式音樂比賽項目當中,或許有使用到伴奏樂器,但不管是哪種伴奏,都是真人上場伴奏,從沒一個音樂項目競賽是像陶笛一樣使用伴唱帶的罐頭音樂來充當伴奏的!其他各種音樂項目競賽,參賽者要不清奏,要不就是帶著伴奏人員上場伴奏,從無播放伴唱帶音樂伴奏的,陶笛比賽若要晉身正式音樂比賽項目,必須從捨棄伴唱帶伴奏開始!

五。陶笛項目比賽的參賽曲目過於簡單,參賽者普遍吹奏能力不及格:

  評過了三次的陶笛比賽,發現到陶笛競賽的層級若跟現今其他音樂項目比賽來看,著實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雖說陶笛真正在台灣區大流行至今才不過十年上下,現在也正式被納入了音樂比賽項目,但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依舊還是將陶笛停留在風景區販售的"玩具",雖說陶笛在台灣已經出現有音域達到三個八度的"複管陶笛",但一般人對它的印象還是停留在小孩子在玩的玩具的階段,因此;不管是相關行業的從業人員,還是參賽的參賽者,若要讓外人來正視這項樂器,必須不斷的提升自我的吹奏能力及器樂操控能力,等自己的吹奏能力至少達到一定能力後再報名參加比賽,而從事陶笛教授的老師也應該嚴格把關,讓學生吹奏能力達到一定的程度後再鼓勵參賽,否則;每次陶笛比賽的參賽者人數雖然非常眾多,表面上雖然非常熱鬧,但實際上的吹奏能力都是不及格的!反而會讓不熟悉的外人感覺到這樣的陶笛比賽更像是外面私人音樂教室所舉辦的"陶笛級數檢定"活動!

六。陶笛參賽者普遍沒有受過扎實的基本功訓練:

  評了三次的陶笛比賽,發現幾乎有八九成的陶笛參賽者都缺乏扎實的基本功訓練,"陶笛"屬於吹管類樂器,吹氣的力度(力道)會影響到音準,而陶笛在吹奏低音區跟吹奏高音區所運用的吹氣力度是完全不同的,在聆聽過絕大部分的陶笛參賽者吹奏陶笛後,我常發現到參賽者:低音區普遍吹氣力道過大,造成音準偏高現象極為嚴重,尤其愈低音的偏高情況愈形嚴重;而高音區的吹氣力度又明顯的不足,造成吹奏高音區時音準普遍偏低,並且愈高音愈偏低!此外;參賽者在吹奏長音時也普遍有音準不穩定現象,時常在吹奏一口長音時,音準隨著長音進行時逐漸往下掉的(英雄氣短)現象!

  以上為個人對幾次陶笛音樂比賽所得到的觀察與心得!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d03246666&aid=2411709

 回應文章

庫龍
陶笛音樂比賽
2008/11/24 08:34

拜讀蔡兄的評論後, 也心有所感. 不知道有沒有人用單管參賽?

前三名那三位小朋友我都認識, 他們的陶笛能力絕對是同儕中的佼佼者. 但我敢保證, 他們若以單管演出, 絕對比複管出色. 但是在重要的比賽中, 他們卻做這樣的選擇, 令人憂心.

風之彩(d03246666) 於 2008-11-24 20:31 回覆:

報告庫盃盃:

這次宜蘭縣的陶笛比賽其實有"九成以上"的參賽者都使用單管陶笛!(超出音域的則是以換笛來處理!)

三個組一共九十幾位參賽者~~~以"複管陶笛"參賽的應該是個位數!

其中單管部分又有很多參賽者是使用六孔陶笛!(6孔/12孔/複管混賽)

而所有參賽者的程度普遍不及格~~~只有那三位的程度才比較符合正式音樂比賽的程度~~~所以很容易就"立辨高下"!

而國小組也只有一兩位是比較符合音樂比賽的程度~~~~其餘幾乎都是來"陪考"的!(竟然還有好幾位參賽者的參賽曲目是入門級的兒歌"紫竹調"等曲目!)

相較於其他音樂項目(如:長笛;直笛;國樂竹笛;直笛;口琴。。。)比賽而言,陶笛項目參賽者的程度真的還需要非常非常非常努力加強才行!

此外;這次宜蘭縣的陶笛獨奏比賽竟然沒讓6孔12孔跟複管分組分開比賽~~~而是讓三項不同型制的陶笛混合競賽,(意即:同一組別的參賽者中有人使用6孔;有人使用12孔;有人使用複管)這是非常不對稱的的比賽!(光是操作上的難易度就差別很大了!)

不過;縣市級的正式音樂比賽項目實在太繁多了,而陶笛的型制又有不少類型,我猜:主辦單位大概不會再去耗費過多的人力來為此遷就而再多開幾個不同型制項目的,所以陶笛項目納入縣市正式音樂比賽項目,也是非常傷腦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