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6/02 12:30:20瀏覽1182|回應1|推薦3 | |
三合院沒有現代鋼筋水泥屋宏偉,卻有它的造形美,寬闊的曬穀場中庭更是孩子玩耍家族人聊天巨集和曬衣曬晾寢物的空間。
台灣古老住宅,承傳閩南泉州和漳州一帶的造形,屬於中國住宅建築的支流。
明清之際,閩粵二籍移民遷台,自此,福建式和廣東式的房屋陸續興建,中國系統的建築,逐漸成為本省主要的建築形式。
以臺灣傳統建築常見的紅磚紅瓦即深受泉州一帶民居「紅磚文化」的影響。中國人歷來將紅色視為喜慶吉利的顏色,所以泉州人索性把紅磚叫做「福辦磚」。而臺灣地區閩南式民居外牆及屋面喜用紅磚赤牆,繁複豪華的牆身是活潑朝氣的寫照。
房屋成一字排開,狀似龍形,故俗稱「一條龍」。以三開間排成一列,正廳兩側各有臥房,房門是相通的。兩旁各增建一間較正廳為低的房舍,成為五開間,或各由最外的兩間臥房,再向外延伸,作為廚房、倉庫之用。三間排成一列,是為三間起,左右兩房再向外伸展成五間一列,是為五間起。
正廳的左右兩房為正房,俗稱「正身」,而加蓋的廂房則稱「護龍」。如在一條龍式屋宅的左側,加築兩間低於正身屋宅。
三合院和四合院的屋宅,也是由一條龍式加蓋護龍,衍變而成的。將護龍以三開間或五開間的方式連接,而圍成一個天井,成為四合院,是昔時富豪人家或官宦人家常採用的一種居家造形。
無論規模有多大的住宅,民房的造形可說相當遵守傳統倫理中,「長幼有序」的尊卑的宗法制度,所以,如子孫居住的左右廂房之屋頂,必得低於長輩居住的正房屋頂,而正房的屋頂,亦須低於供奉祖先牌位的正廳屋頂。
台灣古時的老房子大都是三合院,三合院是百姓人家的住宅,或許不夠華麗特別,但卻是多數人共同經歷的空間經驗,更值得保留。
在台灣的三合院通常不像大陸的三合院規模龐大,像大陸龐大的圍龍屋需要兩三百年的以上時間來發展,而清初從大陸來台打拼的移民祖先們因為因為朝廷的規定,只能單身帶著一支扁擔來台,從做辛苦的看天工作開始,在與原住民爭地將肥沃卻沒有水源的土地開墾,已是困難重重,再到開發水源到能建立自己的一間茅屋,更屬不易。
由於我們普遍缺乏保存古蹟的精神,傳統建築的維護面臨很大的阻力,傳統建築正急速消逝中,似乎抵不過都市現代化的腳步,以及人為有意或無心的破壞,使得臺灣許多城市找不到歷史感,生活其間的民眾不免有失根的感覺。
|
|
( 在地生活|中彰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