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陰德充盈,能改變命運
2013/03/27 22:48:00瀏覽210|回應0|推薦1

陰德充盈,能改變命運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6/59414.html

善待他人不僅可以延壽、氣血暢通,必生福光。

光是有一定波長的,人具有產生這種波長的功能。
人感恩的意念或憎恨的意念,都會形成一種波長射向目標。幾千年來民間流傳的祝福或詛咒,就有這種作用。

佛學將意念稱為念力,一個簡單的試驗,可以證明此力的存在:先將兩手比照,證明同樣長短之後,將一只手放松(男左女右),加意念讓它變長。一般情況下,5分鐘後,它可比另一只手長1厘米左右(過幾分鐘後,還可恢復原狀)這個試驗證明,意念可以轉化為力。

有一次,各路的特異功能者雲集一處表演。朋友請一位全國著名的大活佛觀看。活佛未露面,只是在休息室隔窗觀看。當場,所有的特異功能者均無功能了,可見念力能量之大。

陽德主榮,陰德主壽。中國民間歷來有積陽德、積陰德之說。

積陽德,即為他人做了善事並被人知道,贏得了他人的贊譽或應有的回報。
這種善報已在可視的時空中完成。

積陰德,卻不同,為他人做了善事不被世人知道,善報沒有在可視的時空中完成。這種善報只能通過不可視的時空完成。這種善報未使人得到可視的榮華富貴,但使人得到了不可視的壽命延長。

史書曾記載這樣一個故事,有位著名的卦師,曾斷定一人40歲時必死,後來此人不但未死,而且60歲時還當了宰相。占卜極准的卦師心中不服,一種強烈的理念,驅使他非要查個究竟不可。他終於查出,這個宰相在二十幾歲時,曾拾到一串價值連城的鑽石項鏈,他沒有貪欲,將原物交還失主而不求回報。

此事令老卦師深受震動,悟出一個大道理,他對天長歎:富貴有命,生死在天,天在哪裡,在人心中。
陰德充盈,也能沖出五行。這種積陰德和壽命延長之間的聯系,究竟是一種什麼現象,難以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解釋,只能用模糊數學的方法思維。

那些陰德高的人,身上放射著一種光,被稱為德光。
高人晚上練功時,可以看到某一區域有這種德光,見此光便知此地有陰德高超之人。德光強,質量密度必高。這種質量可以用核燃料作比喻,它雖量小但密度卻很高,幾克抵得上成百上千公斤煤產生的熱量。

這種陰德能量,對維護生命肯定是有好處的。

有科學家曾提出一種假說,認為人有生物時鐘。人出生時,內部機制已對生命的時限做了設定,時間一到,體內即分泌出死亡素,導致人死亡;還有一種說法,認為人如一支顯像管,出生時已確定了它使用的期限。

按上述假說,我認為,通過積陰德而使自己內在質量密度提高,可以突破生命極限的設定。這就是民間講的陰德充盈,沖出五行的道理。

人善心靜,養血益氣。人在受到善的撞擊時,常會感到一股暖流沐浴全身。善是人體積極因素的起動器,讓身體每一個細胞都充滿善,可加快氣血流通。

記得剛當兵時,一次押解犯人途中停留吃飯,本來犯人可以自己隨便盛湯,可是一位管教卻一勺勺地往犯人碗裡添。
我好生奇怪。待管教離開,我也效法管教給犯人碗裡添湯,忽然有陣陣快感通遍全身。那時,我尚不知善待他人與養生的關系。我之所以二十多年以後對此事仍記憶猶新,就是因為那種快感令人難忘。

由此,可以聯想到一些人甘願做助人為樂的傻子,他們樂在其中,是一種天性的需要,也只有他們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愉悅和奧妙。
這是缺乏善心與悟性的人難以理解的。

善待他人不僅可以延壽、氣血暢通,還可以令面容秀美。中國民間有句古話:相隨心變。善能使鬼變成人,惡能使人變成鬼。此話千真萬確。我們生活中之人,有的鼻眼端正,但並不美,仔細想來,因其面部每一細胞裡都缺少善的內涵。有人相貌平平,卻令人感到親切和不凡,這是因其由表及裡透著善。

一個日本心理醫生,曾治療過一女性患者。此女兩腮奇大,像扣了兩個乒乓球,無奈只能用口罩掩蓋。經心理醫生追問,此女道出真情。原來,她見到比自己好看的女人,就恨得咬牙切齒,久而久之,兩腮變形,到處尋醫不見療效。心理醫生告訴她,此病無法用現有的物理和化學手段治療,但只要悟出一個字的道理,即可病愈,這個字是其做法是:每見到一個女人,就從心裡祝願她長得更加漂亮,久之必有療效。此女遵醫囑,半年之後兩腮恢復原狀,臉上的橫肉也消失了,變得溫和而可愛。

有人講,生活中有害我者,如何對其行善?消除此念,須跳出一般的思維。比方說,大水即將來臨,可螞蟻還在爭斗你死我活;洪水一過,雙方均亡。對此,我們思維的方式屬三維空間,可以看清,螞蟻的二維空間思維模式則看不清這一點。那麼,在四維空間看我們人與人的爭斗,不是像我們看螞蟻一樣嗎?

善待他人必生福光。這是一條定律,悟出此番道理並付諸行動的人,才能受其益,知其妙。願有造化之人沐浴在福光之中。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urtisyen74&aid=743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