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7/15 12:59:25瀏覽402|回應0|推薦1 | |
建構從就學到就業的捷運工程 德霖技術學院校長 / 趙寧 您知道嗎?我國每年專上畢業的失業人數高達 13 萬人。數載寒窗,踏出校門,象牙塔裡的滿腔抱負,萬丈豪情,立刻急速冷凍,化為含淚的冷笑話。一職難求,飢腸轆轆,還奢談什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很多人都忘了,我們的明天就在今天的教室裡。今日台灣,處處談選舉,人人爭功利,大家都不關心青年,不擔心明天,這個現象實在令人憂心。 大學雖然不是職業訓練所,但也不能夠泥古不化、固步自封、不食人間煙火。知識學問的本質就是要學以致用、經世濟民。如果學非所用和用非所學成為社會的常態,教育政策實在有徹底檢討和再造的必要。無庸諱言,我國目前人力培育的數量、質量與百行千業發展的需求,存在著結構性的失衡情況。那麼在思維上,如何能夠走出讀書人「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舊時代,勇敢大膽的舉起「知識產業化,產業知識化」的大纛,開展台灣教育一個「學業、職業、志業三合一」的新局面,確實是值得期待的方向。 「不管白貓黑貓,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在彼岸一窮二白的時候,當年鄧小平要追英趕美的妄念,舉世都嗤之以鼻。曾幾何時,不到一甲子,風水就已經輪流轉,人家躍為金磚四國之首,我們淪為四小龍之末。驀然回首,情何以堪。台灣目前有 163 所大專校院,入學錄取率高達百分之九十,博士 23,306 人。有謂:「博士家家有,碩士滿街走,學士一打九毛九」。眾皆笑之罵之。我獨以為高教的普及化是我國傲世的成就,人人讀大學乃國民素質的提升,我們藏「才」於民,坐擁寶山,豈能妄自菲薄?只要改弦易轍,因勢利導,把人才蛻為錢財,點子變成銀子,把知識學識轉換成具有經濟價值,可以填飽肚皮、富國裕民的產業技術,這才是點石成金,化「普及」為「神奇」的當務之急。 人類生而平等,知識無藍白領之分。如何契合時代變動的脈絡,重新打造高教技職體系,活化多元課程,引導產學互流,把一字一句化成一磚一瓦,讓腦袋裡頭的天馬行空,落實為手勤勞、腳踏實、肩挑重、背挺直的具體行動。這不但是高教再出發的生機,也是讓 13 萬一畢業就失業青年們,解愁眉、展歡顏的不二法門。 美國有一位英 文 老師叫做柏拉托安,她說:「 A good education is another name for happiness 」。好的教育應該是快樂的同義詞。如果學生不快樂,教育就不夠好。望產官學攜手努力,用心儘速來策畫建構,從就學到就業暢行無阻、四通八達的捷運工程 。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