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4/01 15:13:56瀏覽3625|回應49|推薦25 | |
很多人都會喜歡說台灣的亂像是因為有人操縱族群所造成的,因此最近有一些文章提出要求所謂的外省族群要效法猶太人在美國遊說國會立法制訂族群和諧法;或是像加拿大一樣制訂人權憲法等等。但是我個人認為這些都不是治本的方式。 族群本來就有不同,人類本來就是群居動物,物以類聚也是生物本能,所以從古至今大多數是以民族成立國家,只是後來歷史的變遷,以及人類遷徙能力的增加才使得多種族國家的形成。因此這裡有兩個因素要釐清:一是種族,二是國家。如果簡單以公司組織來比喻的話,種族就好像是公司內的部門,是由相同工作內容或是功能相同者所聚集而形成的;但是國家就好像公司一樣,是因為一種共同的目的(如公司的目的最重要的就是獲利),而將各種不同族群(部門)所集合而形成的。在公司內部,各部門間本位主義或是互相攻訐,這都在所難免,但是考量到公司的大目標-獲利,大家只好會各退一步。而如果公司內的各部門失去了對公司的認同,也就是我管他公司賺不賺錢,眼前我個人利益最大,這時候就會出現公司整天吵吵鬧鬧,業績停滯不前的狀況。而國家也是一樣,當國家是由不同種族或是族群所形成時,吵吵鬧鬧各自爭取自己的利益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如果大家都沒有對國家共同的認知,則族群的紛爭就難有寧息之日。 來到大陸工作之後,發覺自己也成為當地人眼中的外省人,是屬於被排斥的族群。在廣東的外省人中除台灣人之外,另外兩大族群就是湖南人跟四川人,都同樣被當地人所排擠,所以你說族群問題能單靠法律來去除嗎?這是很困難的。早期台灣人過來廣東時,當地經濟還不發達,所以台灣人的優越感很強,也因此使得當地人對台灣人有很多負面印象。然而隨著經濟的普遍好轉,他們就開始瞧不起台灣人,認為都是因為台灣經濟不好,所以才來這邊賺他們的錢。可是他們也沒想想當初要不是台灣人來這裡投資,創造就業機會,廣東能有今日嗎?這些場景就好像昔日的台灣一樣,當初外省人撤退來台灣時,台灣是很落後的,因此外省人的優越感很高,因此使得台灣人對這些外省人很排斥,因此以前都常聽到本省家庭的父母禁止兒女與外省人通婚。後來隨著台灣經濟的起飛,台灣人開始看不起外省人。但是在這過程大家其實都忘記了當年的許多重大建設跟工程都有這些人的貢獻。所以這些同樣的故事又再重演一遍,只是場景換了吧了。但是雖然中國內部也是有很強烈的族群矛盾跟衝突,但是大家在一個共同的國家認知下,其實常可以把這些矛盾拋在一旁,齊心齊力,而這就是為什麼我一直認為問題在於國家認同。 所以我一直主張台灣要先成為正常化國家,才有辦法解決這一個難題。但是在這個過程最大的變數是:中國不能夠接受台灣成為獨立國家的事實。但是我覺得中國在大國崛起的過程中其實應該對自己更有信心,且應該更有氣度。因為我認為接受台灣的獨立反而是加速統一的終極法門。這個看似完全矛盾的論述其主要立論如下: 1. 如同公司合併一樣,必須兩造都是法人主體才能夠互相合併。因此過去歷史上的統一案例:東西德也是在兩國互相承認的情況之下,慢慢對等協商,大家沒有存在誰會被併吞的疑慮之下,才有辦法展開統一協商。 2. 歷次的民意調查中,主張統一跟獨立的比例都很低,主流民意是維持現狀,但是事實上這個維持現狀的內涵是各有不同。大家是在中國武力的威脅下不願表態獨立,還是真的認為現在的不清不楚就很好呢?大家都說留給下一代做決定。上一代已經留這個爛攤子給我們了,我們還要繼續或稀泥下去嗎?因此如果中國能宣佈放棄武力犯台,台灣的前途讓台灣自己決定,就算獨立也好,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最後的民意應該傾向於統一。這也是我為什麼認為中國必須要對自己有信心,因為他如果從過去歷史找證據的話,相信應該能體會到的。因為就像唐朝盛世一樣,附近諸國都紛紛來朝稱臣,真正以德服人,所以成就大唐偉業。反之,如果硬是以軍事豪取強奪,一大大軍回朝,則邊境叛亂又起,最後忙死這些大將軍。所以隨著中國世紀的來臨,他應該相信自己,最後台灣會希望與中國統一的。 3. 另外,也因為台灣是一個正常的獨立國家,也有國際空間,這將使得台灣的政府官員在跟中國洽談任和形式的更緊密合作,不管是經機或軍事,則台灣人民因為有國家認同的共識,所以不會存在賣不賣台的憂慮,則政治上更能夠純粹就事論事,不流於意識之爭,則台灣將會更開明的來看待與中國統一的議題。試想,以前做過一份調查問到說願不願意跟美國統一,成為第51州時,也沒聽過有人提出說這是賣台。所以為何提出跟中國統一的論調就是賣台,其差異就是因為中國的武力威脅。 現在兩岸的領導人都過於阿Q,一個怕被說賣台,一個怕成為民族罪人,因此都不敢採取積極作為。如果我是胡錦濤的話,我一定會回應馬英九的先撤飛彈說法。這其實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對台灣民心的影響力我相信是顯著的,要讓諸侯近悅遠來,必須自己的氣度夠大才能做到。宣布就算台灣獨立,也不會武力犯台;宣布讓台灣有參與國際組織的正常身份,讓兩岸能在國際平台上多交流,化解少數急獨人士的疑慮。我相信在這樣的友善情況下,隨著中國的地位提昇,以及經濟改善,我認為不出20年內,整個統獨民調應該也可以不用作了,因為我相信絕大多數的民意將會是傾向中國的。就算不是統一的形式,我相信也會是一種非常緊密的合作關係。 不要再把問題留給下一代了,不做任何改變,到了下一代還是要處理的。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