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1/12 00:22:22瀏覽2817|回應4|推薦11 | |
理性分析中共導彈瞄準台灣問題 當中國大陸舉行九三大閱兵之前,2015年8月31日國防部送交立法院「104年中共軍力報告」的報告書指出:「共軍部署的各型彈道及巡弋飛彈、海峽當面所部署的短程彈道及巡弋飛彈,數量分別增為1,700枚、1,500枚,較100年至103年成長百餘枚。」此報告內容一出爐,立即給予民進黨立法委員與若干政客、名嘴可以抨擊中國大陸的機會,指稱中國1,500枚導彈「瞄準台灣」或「對準台灣」等等話語。有趣的是,2014年2月10日香港東方日報引述「前瞻網」的報導,解放軍二砲部隊已秘密部署1,000枚飛彈瞄準日本。2015年9月3日中國大陸展示84%先進國產裝備之後,也有美國媒體指出,所有發展的導彈都是針對美國而來。我對於這一連串的恐怖威脅訊息,內心的OS是:「天啊!如果這是真的,那解放軍到底要準備多少飛彈啊」!上周馬習會面,民進黨又再次提出此「撤彈」的無聊問題。 基於「軍事專業」與「軍事術語」而言,必須澄清無論是短、中、長程彈道飛彈沒有所謂「瞄準」或「對準」的狀況,會使用這樣的話語,其實就是想要凸顯或強化敵對。目前中國大陸於沿海確實「部署」了1,500枚導彈,但他不是像這些人淺薄的認知,是像步槍一樣「瞄準」或「對準」敵人發射。誠如中國大陸今年九三大閱兵所展示的導彈,絕大部分都屬於「車載機動部署」形式,一旦命令下達,即迅速前往指定的陣地,垂直升起導彈,作戰系統輸入攻擊目標的座標經緯度後發射,然後轉移至安全位置,裝填再準備下一波發射。在其發射系統目標資料庫內,平時存放著目標發射座標的優先順序,少者十處多者數十處,當然這個優先順序也會隨者戰略情勢的變化有所變化;不過,這個優先順序當然是「高度機密」,任何人難以窺探其究,但卻能夠藉以分析概略估判。 由「瞄準」或「對準」這些聳人聽聞的話語,就如同當初要求對方「撤除導彈」一樣是個「假議題」;中國大陸即使將部署在沿海能夠威脅台灣的短程導彈撤除,但部署遠在內陸的中、長程導彈仍然能夠攻擊台灣;那是要求撤什麼彈和撤何種彈,或是通通都必須給我撤掉,這也就會形成無稽之談。對於「撤除導彈」,台灣軍方早已表達且即使中國同意撤除瞄準台灣的所有飛彈,軍事上也沒有實質的意義。前國防部長陳肇敏在2008年6月2日於立法院就曾指出:「撤走飛彈只是政治上的效益,在軍事上沒有任何意義,因為飛彈是可以機動調整的。」 有趣的是,當時大陸對於撤彈的議題從來沒有明確的官方回應,惟有 中國大陸目前所面臨的軍事問題,可不只有兩岸台海。個人為潛艦背景出身,對於這些刻意凸顯威脅論者,也不禁試問:「解放軍海軍現有潛艦六十餘艘,必要時也可以將台灣封鎖個水洩不通,不消三日台灣外來物資能源都會斷缺」,那是否也應該要求所有潛艦通通「撤除」? 現行解放軍針對兩岸的態度仍遵照黨中央的指導,也就是「拒統」與「排獨」,然「排獨」為先,「拒統」還猶未急也。是以國防部在送交立法院「104年中共軍力報告」的報告書中,亦明確指出:「中共是針對『台獨』勢力準備軍事力量」。而以「威脅」或「部署」來具體描述,卻不會採用「瞄準」或「對準」的言詞,其確實是具備精準的軍事上的專業用語。隨著兩岸和平穩定導彈的面對的優先順序自然會有所調整,甚至可以調整部署。誠如前國防部軍政副部長林中斌教授於2015年9月6日所指出:「中共軍力不是針對台灣,而是著眼整個亞太地區,台灣不需過分擔憂。」以及中正大學國安研究中心主任宋學文教授所說:「解放軍的目標,是『包括台灣』而非『針對台灣』」。因此,政客和電視名嘴的曲解操作,應予以糾正。 同樣前一陣子,因為一張北京軍區朱日和合同戰術訓練基地出現類似我總統府的照片,引發喧然大波。個人與知名戰略學者張競教授討論類似此等情況,在此引用張競教授所言:「中共對我之敵意不因此建物之有無而左右,解放軍之威脅也不因此建物之有無而增減。」其實威脅早就存在,不必自己嚇自己,但能否轉變不僅在對方也在自己,客觀理性分析不僅必須也是必要的! 本文原刊源自詳細請參閱: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