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8/13 09:10:57瀏覽368|回應0|推薦6 | |
北京大學港澳台學生拜訪雲南騰衝滇緬抗戰老兵李華生
北京大學紀念抗日戰爭滇西之旅
今年適逢中國對日抗戰七十周年,兩岸紛紛舉辦紀念活動、學術研討會與歷史文化宣傳等等,彼此相互較勁,意圖爭取「正當性」和「主動權」。個人恰巧參與北京大學所舉辦的「港澳台學生滇西抗戰歷史文化之行」,對於兩岸活動論述,作一時實地比較並提出些許看法。
此行內容包含若干大陸專家和學者,針對抗日時期的滇西人民作為提出分析和研究成果,一行人亦實地前往若干紀念文獻、遺址和戰地等,實質去感受當時的情況,如:位於昆明的「雲南陸軍講武學堂舊址」、抗戰時期「西南聯合大學」的歷史、拜謁「麗江縣同胞參加抗日救亡紀念碑」、參訪「騰衝和順滇緬抗戰紀念館」和「滇西抗戰紀念館」、回顧抗戰時「西南聯合大學」之創建與歷史影響,以及親臨「國殤墓園」向陣亡將士致意,並拜訪在騰衝縣尚在世的滇緬抗日遠征軍戰士,已高齡逾90歲的盧采文和李華生二位老兵。
針對此行所聞所見,與過去在台灣所獲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其大多著重在當時抗日戰爭中,整個雲南老百姓對於抗日戰爭的貢獻,其強調雲南少數民族堅強支持抗日行動之歷史。如:由老人、婦女和十歲以上的孩子,採取人力方式所艱辛修建的「滇緬公路」,並運用大量民工人力進行運輸;又如美國陳納德將軍所率領的空軍機群採取「駝峰航線」進入雲南,飛行過程中非常多的飛機遇難,皆由雲南各地少數民族全力動員給予救援;即使是正面戰場的台兒莊大捷,也有為數不少的東巴戰士參與作戰,但是卻鮮少為人所知曉。
過去兩岸敘述抗日歷史,確實存在「各有所表各有重」的現象。1937年8月十萬遠征軍奉命急馳援緬,以解英軍之危;自此中國遠征軍創下大規模全殲日軍的範例,也建立下首次將日軍趕出國土的先例;而當時的滇西軍隊也因此獲的英國與美國的讚揚和尊敬,事蹟首次為世界各國所重視。即使是依據現今的兵學思想來分析過去滇緬遠征的歷史,也能完全進行詮釋;「作戰」首重「後勤」,沒有後勤作戰將很難戰勝的;因此滇緬抗戰投入的犧牲所獲得的勝利,是參與作戰的正規軍和雲南少數民族和人民所同創造的;最重要的也是雲南人民全力支持,當時由國民政府(或國民黨)所率領的遠征部隊。
近期兩岸對於抗戰七十周年紀念之若干公開論述,也出現很多差異。如2015年7月上旬,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接受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專訪指出:「大陸官方在抗戰宣傳上把國共兩黨相提並論,同稱為抗戰的『中流砥柱』是不公道的說法;在對日抗戰中,毫無疑問正面戰場是決定性,敵後戰場只是一個補助性的;從比例上來說,「正面戰場95%,敵後戰場5%」。對此,解放軍徐焰少將於7月4日在《環球時報》以〈敵後和正面戰場同樣重要〉為題發表文章,對於郝柏村的說法提出反駁,表示郝柏村的有些說法和引用的資料「不符合歷史事實」。徐焰少將指出:「根據日本官方文件,自1938年武漢會戰後,日軍就將正面戰場的『壓制作戰』同後方『治安戰』並重,即在打擊國軍時,又大力掃蕩其後方的共產黨游擊武裝。若沒有八路軍、新四軍的游擊戰破壞日軍後方,兩個戰場「相互支援,地位都重要,缺一不可」。然而,兩方的觀點都是依據自己的「本位主義」進行論述,以至於產生認知上的嚴重差異;其實,兩方都存在不同比例的正確與錯誤。
不過,誠如1937年(民國26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當時擔任29軍219團團長的吉星文,斷然拒絕日軍藉士兵失蹤,欲強行進入河北宛平縣城境內搜查,開啟抗日戰爭的第一槍。其么子吉民立於2015年7月6日指出:「對於兩岸國去的仇恨要放開,但是歷史不能忘記,應記取教訓,但也不能扭曲。更希望大陸對抗日老兵及英雄應公平對待;期望兩岸都應正視歷史,共同面對抗日勝利紀念,不是只在搶話語權。」
2015年7月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針對抗戰史實表示:「抗戰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過檔案、資料、事實、當事人證詞等各種人證、物證來說話。要推動兩岸史學界共用史料、共寫史書,共同捍衛民族尊嚴和榮譽。」就當今緬懷過去國共兩黨抗日戰爭的歷史,個人認為完全可用「各自表述」來形容;惟近幾年來大陸對台政策常常提到:兩岸關係與交流應該要「求同存異」,甚至進一步「求同化異」或「求同尊異」。然而如今兩岸對於對日抗戰歷史的各自表述,既無法存異又何來化異或尊異呢?
此外,對於80年後的台灣年輕一代,其所認知的抗日史實甚少,此行或類似的活動,確實有啟發感動熱血之效。因此個人深深感觸,針對抗日歷史兩岸應該拋開過去的「政治枷鎖」,客觀正視中華民族的抗日歷史;是以中國大陸今年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真愛和平、創造未來」作為活動主題,儘管若干觀點和評論仍難以接受,但這16字的確還是兩岸必須共同面對的正道!
本文原刊源自詳細請參閱: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