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12 00:15:44瀏覽630|回應1|推薦5 | |
換位思考 M503航線 中國大陸2015年1月12日發布飛航公告:「中國大陸將於東南沿海劃設編號M503、W121、W122及W123新航路,預計3月5日凌晨生效。」自此國內一片譁然,並直指中國大陸劃新東北西南走向的M503航路過於貼近海峽中線有危害國安趨勢(最近距離7.8公里),而西北東南的W121、W122及W123等航路極可能影響台灣方面往返金門、馬祖W6、W8及W2航路飛航,若遇惡劣天氣等異常狀況將衍生飛安風險。 第一時間我交通部指出依國際民航公約精神,劃設的新航路如果影響鄰近地區,應先行協調;在民航慣例下,中國大陸方面與台灣方面日前展開溝通,就航路劃設及航空管制相關技術問題交換意見,但中國大陸在兩岸溝近期通過程中,從未提及將新劃設W121、W122及W123航路,且在未與台灣方面達成共識前,片面公布M503等航路,「我方無法接受」,中國大陸應按國際民航公約繼續溝通。 大陸國台辦新聞發言人馬曉光隨即於1月17日說明:「M503位於上海飛航情報區內,開通此航線是大陸民航空域管理常規工作,符合「國際民航組織」(ICAO)規範。此外,M503代碼是ICAO指定的;2014年4月國際駕駛員協會聯合主席致信中國民航局促請解決該區域航空器擁堵和延誤問題,盡快開通新航路。」 這樣的紛爭,直到一個半月後在大陸「兩會」召開之前,3月3日由大陸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局長車進軍公開表示:「經過兩岸多次溝通下,大陸釋放最大善意,M503航線延期實施;而實際途徑將在往西移調整,距海峽中線達10.2浬(約18.89公里),遠超過國際公認的航空航線10公里安全邊際線,將完全保證航線飛行安全。」 對此紛吵,個人認為我們不僅考量自身利益與安全問題,也應該由對方的角度來思考,大陸習慣用「換位思考」稱之,台灣則用「設身處地」或「為他人著想」來形容,不要老是由「逢中必反」或「國安陰謀論」思維切入。 對於新航線的劃設,由於目前大陸所有民航航線都在內陸,但東南沿海由上海─福州─廈門─深圳、珠海、廣州、香港的航線過度擁擠,為有效分散機流,設法紓解長江三角洲至珠江三角洲航路不敷使用的擁擠情況,因此決定劃設新航線。個人曾多次在此區域搭乘班機的經驗,有一次於上海搭機前往廈門,由於起降過度頻繁,在艙內等候排班起飛足足達四個小時;另外一次,在杭州搭機,由於戰機緊急起飛空域管制所有班機暫停起降,足足耽誤二個小時,這樣的情況律見不鮮,相信許多台灣人都親身經歷這樣的經驗。 大陸民航局空中交通管理局局長車進軍指出,國際上日流量超過400架次就應該分流,而現有A470航路最高峰已達到1200架次;而2014年夏秋兩季每天已有高達1400多架次的飛機申請飛行;原定在3月5日實施的M503新航線,每日已有200多架次的航班申請,如今暫緩影響所及除大陸和美國、日本的航空公司之外,也包括台灣5家航空公司新增航班的申請,此為事實並非危言聳聽。 且就M503新航線並不存在飛安問題,而其新劃定的分支航線W121(東山線)、W122(福州線)和W2、W8(松山至馬祖線),以及W123(廈門)和W6(台灣到金門)之間是否存在易造成意外的風險;詳細去評估,其航線劃設存在相當寬裕且足夠的「距離間格差」和「高度間格差」,其實並不存在如此大的風險。 中國人處事文化不外乎「情、理、法」三道門,大陸依據其需求在其空域劃設並未觸犯我飛航情報區和防空識別區,且亦事先向「國際民航組織」提出申請獲准,於理於法都不為過,止步過於情味與台灣方面現行協商,致台灣有不被尊重感受。民航線是平時運輸常態所用,國防預警是突發或戰時緊急面對,兩者輕重緩急確實必須兼顧,但並非堅持自己一方之詞而偏頗於角隅。 目前整個台灣海峽不論是中線以東或以西,都在我西部觀通的掌握之下(C4ISR),且中線以東防空識別區以內,均在我路基防空飛彈的射程內,若一旦真有不明敵機闖入,並非不能及時反應(且就軍事威脅而言,若要突襲台灣重要軍事據點,首波當是戰術導彈而非戰機)。針對新航線真正的關鍵,其實就在於兩岸如何溝通新的運行規則,台灣則必須與時跟進強化「監視」、「識別」、「掌握」和「反應」的整體能力罷了!總不能自己不趕快長進,老是要人讓利給於尊重,這將不是面對兩岸問題的長久之計。 本文原刊源自詳細請參閱: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