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0/16 00:30:32瀏覽3417|回應6|推薦9 | |
美國對台軍售 直接轉變間接 沉寂一陣子的美國對台軍售,近期又有了些新的變化;今年度「美台國防工業會議」記者會上,國軍首席代表邱國正副部長明確表達:「不管美國賣不賣,台灣自己都要造潛艦」。幾句感言據媒體描述,聲至哽咽令人動容。 依據媒體接二連三的報導:美國官方開始認真思考協助台灣「潛艦國造」,美國潛艦業界也開始較積極進行爭取此項技術協助合作建造的可能性;美國有意出售F-404/F-414等級(F/A-18E型戰機所使用,甚或其他更好等級)的渦輪引擎(發動機)給台灣,以利台灣研發提升既有的IDF戰機成為能夠塊數短廠起降的新型戰機;此外,美國可能同意以商購方式對台輸出MK-41垂直發射系統,以作為海軍未來發展2000噸級的「迅二計劃」飛彈巡防艦使用,若經確定台灣將發展首艘裝置垂直發射系統的水面作戰艦。這顯現出一個特殊的現象:美國對台軍售型態的轉變! 2011年個人於專書《不分藍綠,為台灣生存而奮鬥!》的「認清美國對台灣軍售的現實問題」一節中即已明確指出這種趨勢,亦即美國對台軍售,「直接軍售」將越來越困難,將逐漸朝向「間接軍售」轉變。 基於台灣於國際環境軍事採購的現實,長期依賴向美國採購必須的軍備武器,然而往往敏感的高技術關鍵武器輸出與否,則完全取決於美國的評估與判斷。回顧2000年至2008年陳水扁執政期間,當時民進黨相當支持軍售,但美國卻一再表示憂慮台灣建立自我防衛的決心與能力。如 然而,2008年兩岸緊張情勢和緩後,美國對台灣關鍵重要軍售敏感性關鍵軍備,卻還是呈現延滯情況,此已跳脫單純的軍事問題,其往往涉及美-中-台三邊關係政治、經濟等結構性的層面,美國對台軍售政策的轉變隱含若干因素。其背後的實質層面存在若干因素彼此相互交織的複雜狀態;當時前國防部副部長林中斌教授即曾指出:「美國凍結對台軍售有一個前太平洋美軍司令基亭(Timothy Keating)上將沒說,華府方面不能說的理由,就是美國不願意這些軍備最終流入解放軍之手」;這樣的說法前國防部長李傑也曾於立法院答覆前立法委員蘇起的質詢時有相同的表示:「外傳美國不願意出售我方攻擊性潛艦,可能是因為美方擔心兩岸統一後,潛艦反被中國作為攻擊美國的武器。」 美國對台軍售政策的變化,隱涵可能的五個關鍵因素:一、美國擔心軍事高科技流落中國;二、兩岸趨於穩定,美國認為暫時不需要更高性能武器;三、美國可能開始思考軍售可能不是支持台灣民主與安全的唯一方式;四、台灣執政黨(國民黨)對軍售事務不若前政府採取較積極的態度;五、美國考量本身利益與中國複雜的互賴關係。 因此個人當時即分析指出,未來美國出售台灣敏感關鍵武器將顯現出相當謹慎保守與被動的態度,台灣面對此一情勢,應當有所體認並開始自我著手研發必須的能力;此一情勢多年之後,趨勢如今果然開始應驗了! 本文原刊源自詳細請參閱: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41016/bkntw-20141016000513799-1016_04411_001.html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