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23 00:51:31瀏覽1079|回應0|推薦5 | |
由陸軍官校新官派任看募兵制推動 近日,國防部盛大風光舉辦「黃埔建軍暨建校90週年校慶」,馬英九總統並出席「103年三軍五校院聯合畢業典禮」;不過,據家屬向媒體反應,從陸軍官校甫畢業的新科少尉,有面臨無職可派的亂現象。 對此媒體轉述陸軍司令部先是表示,由於精粹案後期,與即將實施的永固案陸續裁撤兵力影響,4年前招考的陸軍官校103年班,員額確實略多於部隊現額,已盡力排除將先行檢討各部隊即將在7月退伍的預官,先調任為幕僚以空出排長或輔導長職缺由畢業新官先行派任。不過後續又表示,反應事項與事實不符,又指出陸軍官校103年班應屆畢業生陸軍分配225員,34員飛行生以步兵、砲兵、裝甲兵等官科專長實缺任官,分配航特部完成飛行訓練合格後,再調任飛行官,其餘191員均結合官科特性,派任基層領導幹部,後續依經管培育循序發展,個人權益不受影響。 對此事國防部為有任何公開說明或新聞稿,由於海、空軍都不會發生無缺可占的狀況,因此這情況頗有陸軍所出之紕漏由陸軍司令部自行解釋之意。有大多數人都將此情況怪罪到「兵力精減」上,這到底是陸軍司令部未能務實預先規劃部隊編配,還是國防部那個環節出了問題,其實可以更深層來看這個問題。 台灣國防的兵制員額,近年來經過四大階段裁減,分別是「精實」、「精進」、「精粹」,進而到下一步「勇固」,而其中對國軍造成最大的衝擊與傷害的階段卻是「精銳」。當時國防部高層為了檢討陸海空三軍如何由33萬精簡至27.5萬人傷透腦筋,而最令人爭議的就是為何是「27.5萬」,其衡量標準為何?計畫評估的模式為何?這個員額國防部對外從未能夠說清楚,其實也是在上意之下「啞巴吃黃蓮,有苦難言」的結果,最後僅能以未來台灣「少子化」的因素進行考量作為藉口,暫時中止這些紛爭議論;然而,如今又要再次推動「勇固」精簡到16至18萬員額的道理何在?無論對錯,也就等於是直接或間接表示27.5萬的決策是個錯誤。 然而當時拍版定案以27.5萬為基礎進行規劃,國防部頭痛的問題又來了,精簡政策重點是強化海空軍,還是保留陸軍,這又是一波爭議而內鬥不休。在各軍種本位主義堅持之下,都提出各自堅定不移必須保留的理由;在無法平息諸多類似這樣的問題,最後僅能以齊頭式刪減(比如陸海空2:1:1的方式 ),也就是把頭痛的問題交由各軍種,在各軍種依規定員額呈報之後再進行微調整合。 「軍制編裝」是國軍一門相當專業的學問,國防部向來有專業的模式進行估算,其具備遠、中、近程的規劃,並依據實際部隊需求的變化每年進行修正以符「訓用併行,相互結合」的目標;因此自不應當出現這種無缺可派的情況,只不過這樣的專業意見往往在「未來長遠的政策不明(或不穩定)和歷次軍種本位主義的惡鬥」中被犧牲掉;若嚴格追究進行懲處,倒楣的還是當時聽命行事的基層軍官。 其實今年陸軍會發生初官無缺可派或到處充數胡亂派的情況,完全應證了軍方向來的俚語:「計畫趕不上變化,變化趕不上長官一句話」,推動募兵制由精進至精銳案其變動速度之快,是導致這樣問題發生的主因;而當時陸軍高階決策者自恃軍種本位勢力大膽規劃,不料「勇固」的推動如同晴天霹靂,在海、空軍刪無可刪的情況之下,陸軍自然被迫進行再次的裁簡。馬政府積極推動「募兵制」的優點尚未顯現前,若干亂象已逐漸發生,而「削足適履」的評論早已多如牛毛,若此國軍文化不大幅度改變,類似情事還是會再發生。 本文原刊源自詳細請參閱: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40623/bkntw-20140623000520524-0623_04411_001.html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