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6/09 00:17:38瀏覽579|回應0|推薦5 | |
海軍要重建超高齡潛艦後段 2014年1月10日海軍司令部公開「海軍未來制海兵力結構與整建構想」,其中對於長期購買不到的柴電潛艦,表示將進一步啟動潛艦國造的程序,並從茄比級潛艦性能重建先行著手,將與國內造船工業合作,自力進行性能重建,設法恢復茄比級潛艦的訓練功能,至於重建提升的內容,會後表示將從整修壓力殼與船殼鋼板開始,進行深度大修。 近日依據媒體報導,海軍將在2015年起以兩年時間,編列4億5000萬元,由台船公司與財團法人船舶暨海洋產業研發中心,重建茄比級海豹軍艦後段壓力殼,而這新製的壓力殼,將再焊接上已使用70年以上原有的舊壓力殼,此遭質疑是「不鏽鋼刀接古鐵劍」之法,同樣可能存在即大的安全疑慮。 其實此「不鏽鋼刀接古鐵劍」之形容,真是恰到好處;第一、兩艘超齡使用的第二世界大戰的茄比級潛艦壓力殼失圓的問題,已不是專業知識而是成為常識;第二、整艘艦從艦艏到艦艉,那一根肋骨處(frame)失圓,海軍早已經過檢測掌握,但如何解決可能連美軍也沒有辦法(原因在於美軍沒有這樣的使用經驗,因為早已沒有使用價值);第三、即使全面重建新製茄比級潛艦的壓力殼,也沒有任何效益(即使如今官方對外宣稱這有利於產業建立基礎經驗),更何況僅重建後段;第四、由十年前的中船可以自行投資建造潛艦船段,就可知其具備建造船潛艦體能力(只是沒有完整潛艦設計藍圖);第五、即便能夠重建艉段壓力殼,並與前斷重新焊接,惟前段壓力殼原有主要的「失圓」和「金屬疲勞」問題仍存在(這不包括其他次要或衍生問題),這種「貂尾續狗」之法,連仿造潛艦牛耳「中國」也未曾採取如此爛的方式,這種做法不僅是新舊金屬存在「青黃不接」的問題,其中產生差異材質震動問題,更不會比原本要少,因此即使換新後段也無助於重建性能(因為仍然沒有辦法達到原先深潛標準,至少400呎以上)。 國防部與海軍選擇這樣的「潛艦國造」模式,其實就是一種「投機」行為,以兩年時間編列4億5000萬元預算提供業界新製壓力殼後段,美其名為奠定建造潛艦基礎,然實際早已預估可能的結果,只不過心存給業界糖吃的心態,若此其實就是一種浪費。 台灣國防現在與未來有兩個關鍵,一為與「時間」競賽,另一為與「金錢」競賽;前者,台灣無論技術或研發速度都已經大幅落後中國;後者,台灣沒有足夠財力資源能夠與現今的中國競爭;此二者台灣目前和未來都沒有任何優勢,因此更要審慎將僅有的資源用在所謂「刀口」上。回歸到務實和實務層面,該入博物館的還是要面對,海軍以其為訓練為由尋求重建,其實若將這些經費投入建立「完整潛艦訓練中心」,其所培養和訓練潛艦人才的成效將遠遠大過如今的決策;因此,個人於今年初聞訊撰文批評「重建茄比級潛艦性能是個笑話」,如今得知「重建茄比級潛艦後段壓力殼」,那更是「笑話中的笑話」;個人寧可相信這是軍方正在進行極機密計畫,而拋出欺騙世人的幌子,但是否如此呢?有待後續的觀察驗證! 詳細請參閱(如果您覺得文章還不錯,敬請不吝按推薦) http://tw.on.cc/tw/bkn/cnt/commentary/20140609/bkntw-20140609000419032-0609_04411_001.html |
|
( 時事評論|國防軍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