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06 16:57:43瀏覽2730|回應12|推薦72 | |
最近正在讀的書是精神科醫師王浩威的《我的青春,施工中》(心靈工坊),其中有幾句話真是深得我心:「在學校的大禮堂裡,當所有的同學都聚在一起時,所有個人的自我就消失了。」(141頁) 王浩威醫師說自己是個習慣聆聽的人,很不習慣扮演「演講者」的角色,尤其害怕這種需要帶點「表演」風格的週會演講。他還認為,能夠面對數千青少年、做一場成功的演講,不是「希特勒式」的,就是「偶像式」的,而他兩者都不具備。(144頁) 我讀到這些文字特別有感覺,當然是因為:演講本來就是我主要的工作之一。做了幾十年的工作,比我聰明的人早就悟出了許多訣竅;駑鈍如我,時間久了自然也磨出一些經驗。其中,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經驗就是:如何將「同理心」應用在演講中。 就舉最近的這個例子好了。中秋節前夕,我應邀到某大學演講兩小時,約一千人的禮堂,很多學生都帶了行李,接待的老師帶著歉意說:「不好意思,學生有點浮躁,他們都急著要回家過節。」我看看現場的騷動,心裡有了數。 一開場,我就說:「我知道你們都歸心似箭,恨不得現在演講就結束了,可以讓大家回家。」學生露出感興趣的表情,漸漸安靜下來。我接著說:「假如你們能夠合作,不需要讓我一直停下來等大家安靜,我保證,一定會提早十分鐘讓大家下課。」全場的氣氛突然變得放鬆起來,甚至帶著點節慶的歡樂。一些同學放心地把行李和包包放下,有些甚至閉起眼睛,準備打個盹。 ㄟ?你說,學生打瞌睡沒關係嗎?哎,假如連這個也要介意,那我每天不知道要氣死多少次哩!多年來,我已經「鍛鍊」到,看到學生接聽手機、打盹瞌睡都無所謂啦!這般爐火純青的情緒管理是怎麼辦到的呢?這個以後有空再來聊。 話說當天這些學生其實是「非自願」來的,實在是因為要點名,不得不來參加。知道這一點之後,我又花了一番功夫同理他們:「我猜很多人坐在這裡實在百般的不情願,不過,既來之則安之嘛!既然來了,那就不妨聽聽看,說不定還不難聽;也許這些知識現在還用不著、但將來可能用得著喔!」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說,喂!你這身段未免太低了吧?你是來演講的耶!用得著這麼委屈嗎? 看倌有所不知,現在的學子似乎有點被眾多的資源和豐富的資訊寵壞了,普遍不太珍惜在課堂上跟老師互動的機會,有時候還會對老師/講者品頭論足,當場不客氣地吐槽呢!我聽說建中和北一女都有「把演講者噓下台」的紀錄,不免對現在青少年的攻擊性相當戒慎恐懼;倘若稍稍放低身段,能夠換取聽眾的合作與順暢的溝通,我是非常樂意的。 總之,接下來的兩個鐘頭裡,我使盡渾身解數,配合自己設計的 powerpoint 檔案(圖很多,字很少),寓教於樂,把生硬的理論包裹在有趣的例子和笑話中;偶而還拋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這也是學生很感興趣的)。信不信由你,當演講不像演講、上課不像上課的時候,學生反而漸漸地放鬆了。一陣一陣的笑聲,吵醒了好幾位從一開始就閉目養神的學生。 到最後,我發現大多數的學生都是清醒著、專注地聆聽,打瞌睡的人少之又少。負責接待的老師送我出去時,用極誠懇的口氣跟我說:「開學以來這一場的秩序最好,你控制會場氣氛的功力真的不簡單啊!」 啊,說得我都不好意思了。其實不是什麼「功力」啦,只是我習慣用同理心去揣想坐在底下的人有什麼心情,然後試著反映出來,讓聽眾知道我瞭解她(他),縮短了「講者」和「聽者」之間的距離,互動起來自然容易得多。 我的心得是:現在早已不是威權的時代,演講者用「希特勒式」的口號和手勢已經無法撼動人心,只有虛心分享,才是王道。特別是各級學校都喜歡這種「便宜又大碗」的週會演講,就像王浩威醫師說的,學生的「個人自我」很快就消失在團體中,每個人都竊竊私語幾句話,就足以製造出巨大的聲浪。倘若講者還不跟聽眾「站在一起」,怎能快速得到認同、進行有效的溝通呢? 是的,演講也是溝通的一種形式。也許您不像我這樣,需要以經常性的演講為業,但我相信每個人都有機會對很多人說話。這些經驗和心得提供給您,參考看看囉!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