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 ◎穹風 文言文與台灣文學
這樣說吧,現代台灣文學從光復後的蓬勃發展,一直到今天的多元擴張,各類主義思想百家齊鳴為止,有沒有人想過,台灣在光復之前的文學是什麼樣子?日據時代的台灣文學是啥?在皇民化時期之前並不嚴格禁用漢語做為創作語言,而日據之前廣泛流傳的竹枝辭又是什麼語言?難道是現在類同「三隻小豬」般蠢不可當破爛至極的官方白話?
反過來想,問題才真的浮現,當然答案也會明朗。
語言講究的是平常及運用,但文學講求的是精練跟質美,文言文有瞎子都看得出來的較白話文雅美的長處,我說的是有腦袋的瞎子,不是沒腦袋的那種。
台灣文化無可否認的,是它有極大部分傳承自中國大陸,倘若真要否認這無形的傳承關係,那麼咱們現在應該推廣的,是如何發揚原住民文學與文字,而拋棄所有的漢字,把漢字的起源發明的擁有權讓給睜眼說瞎話想強奪一切古文明的韓國人。
那麼台灣文學發展以來的四百年,除了最近的一百年,前三個世紀裡那些文人墨客是以什麼來書寫?
台灣的政治史與文學史始終密不可分,每個當權團體都致力於消滅前朝餘孽,於是在文化傳遞的工具上不免大作文章,企圖藉由政治的力量,來左右文化的解讀角度,在利用文化解讀的角度,來根除一切無法用政治擺平的問題。
打個比方說,大約二十年前我國小的階段,還經歷過在學校裡講閩南語就要被罰錢的時代,政權利用文化控制,來迫使人民遺忘舊文化,當人民的文化世界空窗時,他們便能灌輸新的文化觀,使人民自裡而外地歸化,於焉政權可以牢靠。
那麼今天一樣可以反過來,當當年被查禁或壓制的文化勢力抬頭時,其所代表的政權自然也可以藉由文化壓迫的力量,達到強迫灌輸的效果,進而藉由使人民忘記「敵對文化」的結果,來促成他們自己的文化張力,而鞏固政治版圖。
說穿了,文化不過是工具、具利用價值的東西而已。
我想不到什麼要禁止或消滅文言文的理由,儘管當年我也深為死背唐詩或牢記「登樓賦」之類文章所苦,但誰能否認這些詩詞歌賦的文學價值?既然我們誰都不能否認數百或百餘或幾十年前祖先確實自中國大陸遷移而來的事實,那你今天學一點當年老祖宗的東西又有哪裡不對?
不必在文化的問題裡過度放入政治觀點,因為我們也沒有為了發揚舊有文化而刻意鄙棄現代文學的意思,而且不可否認的是運用文言文的典故與某些辭語、成語,確實可以讓通俗性較高的現代文學更有美感與質感。
文言文到底該在教材裡放多少比例,這問題輪不到我來狗吠,不過我想大家都知道沒有其中一種文體或文化應該被丟進垃圾桶,因為政權政黨總會輪替,只有沒眼光的黨派會企圖利用政治力量來干預文化傳播,而煽動一樣沒腦袋的政權支持者,妄想藉此消滅敵對政黨。
當年有人禁止我們看布袋戲,禁止我們說台語,二十年後我們拒絕讓那樣的人執政,殷鑑猶在,有些智障現在也不應該以為不學文言文他們就可以打贏選戰。
什麼都不可廢,但也什麼都不該偏重。文化何辜要淪為這些連大字都不識得幾個的政客的競選工具?
與其這樣作賤文化,我寧願看電視上那些同樣幾近於白痴的偶像明星,看他們在電視上被主持人問到成語時手足無措的蠢樣,因為至少他們偶而還可以說對一兩句。那種樂趣你們懂嗎?這些偶像至少有身材或臉蛋可以看,總好過某些院會裡頭腦滿腸肥的傢伙要好得多。
拜託省省吧,讓我們出門找得到車位、麵粉不要整天漲價,這些問題會比什麼紀念堂改名或郵局改名,或者「國」文到底是「台灣國」或「中華民國」的「國」要實際得多。
要我們支持哪一派觀點都好,前提是請先讓我們吃得飽,撐到沒事幹了才有精神陪你們起哄,好嗎?
讓我用文言文罵你們,說你們俗不可耐、見小利而忘命、巧言令色鮮矣仁,是一掛窮酸腐儒,這樣總好過我說你們是一群操他媽的智障白痴,該死的爛貨米蟲,簡直應該丟進餿水桶裡還得關上密封蓋子要好得多吧?
文言文跟白話文哪個該被禁,這是哪個拿不到選票又死不甘心的沒卵葩的廢柴所提出來狗吠的?叫他們滾出立法院或什麼部會,或者總統府吧。
噢,我侮辱了狗,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