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5/09 18:21:34瀏覽171|回應0|推薦1 | |
約莫一個月前,從朋友那裡聽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他說,人一直都活在過去。這彷彿是從某份神經學研究得來的結果:由於人的感官從接觸事物到傳至大腦需要時間,縱使時間差極小而無感,它仍然存在。換言之,我們所感知到的「現在」,其實在幾分之一秒之前就已經過去。如此,似乎沒有「現在」可言,我們睜眼所見的人事物都屬「過去」。於是我想,似乎唯獨人思想的行為,因為直接在腦中發生不經傳遞,可能存在於「現在」。然而人想的事,常是過往的事,或多少與往事有點關係。思想發生在當下,人的心思卻活在過去。上一秒的發生,下一秒的往事。對於「現在」是如此,對於更遠久前的年華,真也「未妨惆悵」了。 如此的惆悵感,其實來自精煉後的往事。往事去蕪存菁後,留下那些值得留下,想要留下,卻未能留下的時刻,通過思緒的剪輯,昇華成一件歲月的藝術。緬懷這些如在眼前的美好與失落,難免一絲惆悵。聞人悅閱的《小惆悵》就給人這樣的感受。〈荷〉一文,遙想「沒有理由地快樂著」的童年與外公的四盆荷花,一段遠離的歲月與逝去的荷;〈那年夏天,談情說理想〉則記一段遠去的賓夕法尼亞州實習生活;〈加利福尼亞之短夏〉關於重遊加利福尼亞而牽引的回憶;〈劍橋 劍橋〉則是在倫敦「輕如羽毛的日子」。總能想像一個人在耳邊向我輕輕說著這些人、事、地、物在一個十年或二十年中的遷轉與改變。這些都是值得紀念的往事,回想起來卻不盡然是快樂的,也許說是有點感慨會貼切一點。這是透過平靜文字在回憶中進行的小旅行,在彷彿回得去,又回不去的交界徘徊而留下了惆悵。 英國浪漫詩人華茲華斯(William Wordsworth)曾描述詩歌為:在寧靜中追溯的情感(emotion recollected in tranquility)。如今看來這並不只適用於詩的描述,《小惆悵》這本散文集,也確實很符合這樣的說法。每一篇都經過時間淘洗,以書寫時的寧靜追索過往的情感,不過分、不躁動,如小徑邊一瓣幽靜的白花綴一點晨露,只有懂得慢下腳步的人才得欣賞。
惆悵時間,也惆悵地景。聞人悅閱在《小惆悵》中說:「似乎生命與美麗總是來了,然後就無可避免的在一種逐漸走遠的狀態中。」總是時間作祟,使人難以慰留一切生命與美麗。縱然自然流轉中「草還是草,樹還是樹,同樣的地方開同樣的花」,但不一樣仍然存在。今昔一攤開來相比,不詫異景物之不變,卻驚覺時間在自己身上留下的轉變。 聞人悅閱以清淡而澄淨的文字風格,在時序中穿針引線,織就《小惆悵》這匹清逸風飄的透明布帛,絲毫不浮誇、不紛擾,且透得進陽光。對過往的安靜追憶以及剛好份量的惆悵,竟反而產生恰到好處的暖意。那是片刻的小惆悵,也是片刻的小溫暖。留不住也回不去的種種,如此美好。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