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4/22 20:49:34瀏覽509|回應0|推薦0 | |
《西遊記》不是神話故事,講的是修行從前現在過去了再不來
紅紅落葉長埋塵土內
開始終結總是沒變改
天邊的你飄泊在白雲外
苦海翻起愛恨
在世間難逃避命運
相親竟不可接近
或我應該相信是緣份
……
看著電影《大話西遊》的結尾,孫悟空扛著金箍棒臉上帶著的釋然、放下、孤寂遠去的背影,聽著主題曲《一生所愛》的歌詞,心中泛起很多思緒。不禁想起南無本初報身佛法音中的說法“《西遊記》不是一篇神話故事,裡面寓意了很多的修行和佛法”。再次從一個修行者的角度去翻讀不知看了多少次的《西遊記》小說,果然從中發現到很多以前被忽略的深刻意義,從而深深感悟到唐僧取經的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修行成就的過程。
《西遊記》中有這樣一段情節:孫悟空剛剛學會法術佔領花果山為王,於是和周邊大妖小怪攀交情、論兄弟,並且和近鄰牛魔王成為拜把兄弟。這段情節其實寫出了修行人的兩面性,其一就是人的心有一面向著孫悟空的方向發展修煉去了,要成為“鬥戰勝佛”;另外一面象牛魔王一樣還在外面撒野呢。
還有就是牛魔王和誰在一起最厲害呢?就是跟鐵扇公主在一起最厲害!鐵扇公主的扇子為什麼藏在舌頭底下?因為舌頭最容易煽風點火,那個扇子一面扇出來是風、一面扇出來是火,這其實就是我們舌頭的功能。
因此說《西遊記》整個講的都是修煉的過程,到最後把孫悟空這個心修煉好了於是成了“鬥戰勝佛”,當他請佛陀把頭上的金箍摘掉時,佛陀說你摸一下吧,一摸什麼也沒有!禪宗講“誰縛汝”?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的妄想分別心與執著把自己綁住的。
《西遊記》中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就是唐僧去西天取經是十萬八千里,孫悟空一個筋斗雲呢也是十萬八千里,那孫悟空為什麼不背著唐僧一飛不就過去了嗎,為什麼不飛過去?為什麼非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
其實這個事再次說明了《西遊記》不是一部普通的小說,而是一個修行的過程。
因為根本就沒有孫悟空的存在,孫悟空只是唐僧的心。所以我們有一個成語叫“心猿意馬”,我們的心象猴子一樣,你沒發現他很會攀緣嗎?就是看到這個事想到那個事、看到那個事又想到另外的事,越攀越遠最終往往已經忘記了初衷,幾乎每一個人都聽過“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但是很少人知道下一句“初心易得,始終難守”,這不正是我們心的特徵嗎。
還有你發現豬八戒做什麼事做那麼多的壞事唐僧永遠不責怪豬八戒,唐僧永遠罵的都是孫悟空,豬八戒再怎麼做都無所謂。因為豬八戒代表著唐僧作為一個普通人的欲望,唐僧見到女人也不動心、見到吃的也不動心、見到錢也不動心,但是豬八戒都替他動了。
這就是我們對自己的欲望所犯的錯誤往往都比較寬容,也是常人都會犯的錯。
沙僧又是代表什麼呢?你會發現沙僧說的每一句話都是對的,比如:“大師兄,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二師兄被妖怪抓走了”、“大師兄,師傅和二師兄都被妖怪抓走了”都是這類的話。他說的每句話都是對的但是很無趣,這個人代表唐僧的理性和邏輯,所以他總是挑著擔子,因為理性和邏輯是要幹活的。
而白龍馬則代表意志,就是無論你們去不去西天,我是一定要去的。
所以說《西遊記》講的唐僧西天取經通篇就是一部修行的過程,只要你拴心猿鎖意馬、控制自己欲望以一個堅定的意志走下去,就一定會取到真經也就是成就解脫的。
有一句話說的挺好:“再貴的東西除以三百六十五都變得很便宜,再小的努力乘以三百六十五都變得很偉大”,正如我們的欲望只要每天消除一點,這樣成為習慣慢慢也就不會起心動念了,而修行上我們每天堅持做一點佛事,累積起來最終就會成為一座功德山。
修行本不苦,苦的是我們的欲望太多,執著太深;人心本無累,累的是放不下的太多。
文/在路上
轉載自:今日頭條 佛教新視野
文章來源:
本站註:佛弟子修學如來正法的知見與受用文章,其內容可能有若干錯誤,故只能作為參考交流、薰陶鼓勵之用,不為正見法理依據。
H.H. 第三世多杰羌佛 http://www.hhdcb3office.org 瑪倉寺 http://www.macangmonastery.org #H.H.第三世多杰羌佛 #南無第三世多杰羌佛 #第三世多杰羌佛正法 #多杰羌佛第三世 #第三世多杰羌佛佛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獲得世界和平獎 #第三世多杰羌佛不收供養 #第三世多杰羌佛返老回春 #第三世多杰羌佛藝術 #第三世多杰羌佛妙諳五明 #第三世多杰羌佛#南無觀世音菩薩 第三世多杰羌佛 觀世音菩薩 第三世多杰羌佛佛法 第三世多杰羌佛法音 釋迦牟尼佛 阿彌陀佛 http://pinky4945.pixnet.net/blog/archives/20190115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