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2/16 20:39:15瀏覽788|回應1|推薦4 | |
近年开始逛台湾各类新闻网站和论坛,发现一令人吃惊非小的现象:台湾人仍以上海作为中国大陆最发达地区代表,动辄“我去过上海,不过尔尔”“上海人如何亲近台湾,崇拜欧美,上海有多少多少台商”“大陆除上海等少数沿海城市,内陆人民还吃不起茶叶蛋”一类。不仅绿营,台湾蓝军也普遍如此。整个台湾的“中国观”和大陆实情扭曲之大莫此为甚! 先上图,改革开放以来,1978-2013年间,大陆各省级行政区,人民币名义GDP增长倍数:
可以看出,上海是最慢的,比省级行政区中最低的东北几省和甘肃还慢得多!如果计算人均,因增长较慢的省份都是人口外流,上海改革开放以来流入了大约等于自身的人口,那么上海的人均成长倍数还要打对折。 改革开放前也是如此,1949-1978年,上海市容基本没有变化,工业、服务业、人才大量外迁,从解放前“一城抵半国”衰落到改革开放初名义GDP仍为省级最高,但只占全国12%左右。到今天占不到全国4%。 更严重的是,新世纪以来,上海人均在全国排名也不断下滑,上海的生活水平已被许多城市超越:人均GDP从2005年左右被珠三角、长三角大批城市超越,到今日已经比所有苏南城市和大部分浙江北部城市低,也比北京略低。人均实际收入从两三年前开始,也以被深圳等城市逐一超越(这里都没计算资源型小城如鄂尔多斯等,那些地方人均更高,但类型不同暂时不算)。按目前的速度,十年后上海将成为中国沿海的落后地区,全国只有台湾人还相信上海是中国最发达的地方,上海人自己都没这种自信。台湾人的中国观和真实世界扭曲之大可见一斑。 上海的衰落不但体现在经济总量和人均上,更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上: 旧上海是民国时代一枝独秀的文化创意中心,其电影、流行歌曲、通俗文学等占据全中国九成以上份额。今天的上海文创产业什么都没有,全国流行文化中心由集中所有国家影视文化机构的北京和高度市场化的港台及广东平分天下,上海夹在南北两大中心之间,毫无作为,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原创文艺成就,仅是西方文化进出中国的窗口而已。 旧上海集中全国绝大部分民族资本家,私人资本实力超过全国其他地方总和;民国政府的国营金融机构如四行二局等也都设在上海而非首都南京。今天上海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仅有寥寥无几的几家,最大私企不过排名全国几十名,别说和私企极为发达的深圳、杭州比,连北京、南京、广州、苏州等地私营企业数量规模实力都甩上海几条街!国企方面,所有央企和国家级金融机构总部云集北京,北京拥有的“世界500强”总部即将超过东京位居世界第一位,其中绝大部分是利润丰厚的垄断央企。上海只有几家国营工业企业还可以。 上海今天的三产增加值、金融业增加值、消费品零售总额等所有代表三产、金融业的指标都已被人口比自己少的北京超越,人均更不用说,排在大批城市后面。航空和铁路客流也远不如北京。上海只是靠人口众多及相对强大的国营重工业才勉强维持GDP总量第一的位置。上海除国企和外企外没什么自己的产业了! ———————————————————— 这是为何?上海本地私企比例太低,档次太差是根本原因。从上面的各省增长率看,基本和私营企业占比成正比。上海改革开放后前十几年因国企太强大压制私人经济,此后大量引进外资,外企和国企一起压制私人经济。随后因周边江浙非常重视本地私企,上海想挖周边私企的总部,但很少成功。 其次上海作为殖民地时代发展起来的都市,在新中国不受重视也确有其事。综合来看中国解放以来发展最快的是多数古都、历史文化名城及明清时代人文鼎盛的科举名邦,上海和东北这些帝国主义殖民下爆发的地方,是不太受中共领导人青睐的(江泽民青睐上海的十年除外,但江下台后上海又一如既往的萎靡不振): 中共领导人都是熟读古史的,首先重视代表中华的历史名城发展。如河北邯郸,曾为赵国都城,所辖邺城在曹魏、东魏、北周也曾为都。千余年沧海桑田,邯郸解放前已沦落为普通小县,县城人口不过万余人。毛泽东五十年代初路过,曾说“邯郸是要复兴的”,今日邯郸已是河北第三大城市,城区人口近二百万,虽然和东南沿海城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在衰落已愈千年的河北南部平原,不能不算是奇迹。邯郸特意将一个区命名为“复兴区”以纪念那句话。 山东淄博,目前是省内4、5位的城市,人均水平很高,不比上海低多少。淄博市临淄区,春秋战国时是齐国故都,当年的世界第一大都市,2600年前就有35万人口。但汉代以后交通线改道,二千年下来临淄已成为一普通县城,且不在任何交通要道上。中国解放后,政府特意将山东最大石化企业“齐鲁石化”设在临淄,改革开放后带动了区内众多私营石化下游企业和加工业。至今临淄已恢复成百业兴旺的淄博市经济强区,城区人口远超齐国都城时代。 其他几个春秋战国时的国都,民国时已极度衰落的如河南新郑(韩国都城,现为郑州下辖县级市,郑州机场及空港开发区设于该地,飞速发展中),湖北荆州(楚国都城,因长期水患一直是湖北最穷城市,直到几年前三峡工程完工才根除千年水患,目前被列入湖北“壮腰工程”成为重点开发城市)等都在复兴。明清以来尚能保持一定文脉的吴都苏州、越都绍兴,目前人均都已超过上海。中共青睐中国人的古城,对殖民地时期爆发的城市不甚重视,这些还不是明证? 古都以外,福建省泉州,宋元时代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世界第一大港。明代后衰落至今已有500余年,除输出人口外没有任何非农产业。今日(2014年)泉州GDP估计可以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人均12000美元上下,并且仍在两位数增长。衰落逾500年,人多地少没有任何工商业基础的泉州在三、四十年时间发展到如此程度,日本和四小龙增长巅峰期远远不能相提并论。 湖南长沙市,自汉代设立长沙国以来一直是长江中游名城,四大米市之首,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有马王堆汉墓、走马楼汉简、宁乡商代青铜器等极为辉煌的地下遗址。但抗战时被国民党放火烧为平地,因湖南气候湿热森林密布,长沙传统建筑全为密集木结构,“长沙大火”中无一幸存。导致二千多年历史的长沙市内没有一座抗战前的建筑实物,经济同时受到毁灭性打击。今日废墟上完全重建的长沙市已进入全国经济总量前十五名,人均已超过上海。 —————————————————————— 从县级看更是如此,90年代后期的“全国十强县”最能说明新中国经济格局,因此后大批强县被并入市区成为一个或多个区,最强的一些强县已不再是县,导致容易看不出强弱轮廓。当时的十强: 江苏省:无锡、江阴、武进、昆山、常熟、张家港 浙江省:绍兴、萧山 广东省:南海、顺德 全部位于长江以南的长三角和珠三角。 其中“张家港”是1949年后从江阴和常熟各分一部分设立的新县,明清时代没有。如果排除这个例外,用苏州府附廓县吴县代替张家港,那么这个“十强县”名单基本和清代江南最发达的县份完全重合!广东自古以来就形容珠三角最繁华的三个县“南顺番”,就是南海顺德番禺。这份十强名单,也全都是明清时代科举最强县,中进士、举人数量最多的人文之乡。这当然不是偶然的。 ———————————————————————————————— 今天全中国恐怕只有台湾人(无分蓝绿)才会以为上海是代表中国发展的地方。上海人自己都没这种自信,本地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民营企业,上海出产的品牌都已没落,经济增速连年全国垫底,哪来的自信?上海本地人怀念民国、亲台湾、香港,崇拜西方倒是真的,毕竟民国时代上海在西方殖民统治下一枝独秀,今天不过是中国一普通城市而已,除人口最多外别无特长,永远不可能俯视其他“外地人”。台湾人往往以在上海的经历得出全中国人民都喜爱“民国”,亲近台湾,怕是南辕北辙了吧?BTW,今日的上海,绝对是十年后台湾、香港的写照。台湾20年前也曾顶得上半个中国,十年后人均都会被大陆很多地方超越,到那时台港上海该一起怀旧了。
至于为何台湾人会有这种完全不切实际的眼光?从实践了解看,原来大多数台湾“外省人”尤其绝大多数上层外省人,都是1949年从上海离开大陆抵达台湾的。尽管原籍各有不同,但对大陆最后一眼回忆都是上海的码头。他们逃离大陆时,上海是“一城抵半国”的中国唯一经济中心,台湾外省人对大陆的印象凝固在“民国38年”对此后65年的翻天覆地变革一知半解,“民国38年”的印象一生也不会变。这种凝固的印象通过外省文化精英控制的台湾媒体传给了包括本省人在内的台湾所有人,一代代流传至今。大陆人普遍不感兴趣的上海租界、洋楼、新天地、张爱玲、汤唯一类东西只有在台湾才吃香。旧上海在大陆除上海本地人外,是帝国主义侵略的代名词,毫无感觉,今天的中国政治、经济格局完全继承汉唐宋明盛世,只在台湾才会引发如此多的联想。。。。
———————————————————————————————— 台湾人将最衰落的上海认定为中国最先进发达城市,不免带来诸多误判: 看到上海生活水准不过尔尔,普遍认为“上海尚且如此,内陆人民能吃得起茶叶蛋吗?”。 上海国企比例高,私企薄弱,于是认定大陆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毫无活力。不知道离上海百公里外就是本地私营经济的天下了。 上海严重依赖外资外贸,就认定外资,尤其是台商使中国现代化。也不看看中国真正增长最快的地区有几个台商?台湾人从上海、东莞、昆山等几个点(人口之和不足中国3%)台商众多就认定中国大陆经济依赖台湾,台商撤离大陆经济就会崩溃,这不是井底之蛙谁是井底之蛙?误判的关键在于他们将上海作为中国经济代表。 上海房价高昂,电价高于台湾,汽车限购,就以为大陆物价比台湾还高。却不知有些省会城市市区房价不过每平方米3000-4000元(省会以下城市更不用说);大陆各省电价都不一样,电价低的省份比台湾低很多,而上海是各省最贵的....诸如此类。 从上海本地人普遍亲台港、亲欧美,颇多对中央不满,就得出中国民怨沸腾,即将崩溃的结论。上海从民国时代人均等于内地数十倍,到今天已被大批城市超过,要是没有怨言,不崇洋媚外才怪!上海人的失落,和台湾太阳花、香港占中的学生是完全一样的。当十年后台湾人发现自身由领先大陆数十倍到被一个个内地城市超过时,会产生和上海一模一样的恋旧感情。但上海本地人仅占目前上海人口不到一半,全中国人口1/120,他们和香港占中学生一样怀念殖民地时代,能代表中国人? 从上海本地没什么文化产业认定大陆专制导致人文凋敝。这样的奇谈怪论,只要他们到北京看看就什么都明白了。 ———————————————————————————————— 上海相对衰落,和台湾、香港的相对衰落一样,都代表传统中国的复兴。中国全面复兴,再现汉唐盛世,则极少数几个洋人建立的原殖民地和租借地自然不可能成为唯一门户,享有垄断性经济、文化优势,这还用说?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