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09/30 15:25:52瀏覽594|回應5|推薦6 | |
女兒升上三年級後,碰到一個強調品格教育的老師 家長當然也表示支持,不過真正進行時 老師卻只教靜思語,因為她是慈濟人 甚至她還刻了個小章「靜思小語」,蓋在家庭聯絡簿上 要每個同學每天抄一句, 我無意去否認靜思語的價值,不過也不該是唯一 開班親會時建議她,進行人格教育應該要廣泛多元,而不要獨衷靜思語 但這位老師告訴你,靜思語很好,為何不能只教這個? 問她,其他宗教也有不錯的東西,教不教呢? 她說:你不要把靜思語想是宗教的產物就好了 至此,深深發現這位老師的偏執程度 身為家長的我,積極與她溝通很多次 發現她無法捨棄不教這個東西 甚至國語、社會,只要能與「大愛引航」內容沾上邊的 她一定把握機會,彷彿不教這些,她就無法進行教學了 上課40分鐘,先靜坐5分鐘 她同時也負責教體育,但不一定會去上,常常就在教室靜坐 記憶中,在自己的求學過程,當時教育環境雖然封閉 但沒有老師會如此執著只教某一範疇的內容 大部分的老師上課內容,豐富有趣,國文老師會講一些歷史故事 歷史老師會告訴你一些詩詞的來源 連地理老師也可以教你一些歷史掌故 然後大家告訴你:文史不分家 如今,師資培育都朝向多元發展 卻有一個老師只想教靜思語 經營班級有如置身在慈濟小學****分班 忘記自己身在公立小學 不該過分將個人宗教信仰灌注在班上 像她如此執著的慈濟人 真應該將她引薦到慈濟教育體系去奉獻 而不該領著公俸,行個人之私。 當然,因為有我這個見她不能廣泛多元教學的老師 而屢屢提出反對意見的「惡」家長 我那女兒自是受了某種程度的歧視 真的不禁要問: 人格教育真的只能教靜思語,別的好東西呢? 是她能力不及?或見識不廣? 這樣的執著又是所為何來呢?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