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戰老兵身上的刺青,未必全是自願。 報系資料照 |
韓戰結束後,一萬多名反共義士來到台灣。國史館完成部分反共義士的口述歷史,這些反共義士都已年邁,他們回憶當時,在戰俘營裡區分親共與反共兩派,反共派居多,戰俘身上刺青反共字眼,有些是被迫表態,不完全是自願的,有的人沒有支持反共派,就被反共派打死。台灣當時透過中華民國駐韓國大使邵毓麟,動員戰俘營中文翻譯員,進行戰俘策反,後改派國民黨中央黨部六組副主任陳建中,以大使館陸軍副武官身分,化名陳志清,在韓國發展戰俘營的反共組織。軍方後來派賴名湯、王昇等協助戰俘返台,楊亭雲也曾參與。
根據調查,一萬多名反共義士當中,四川籍4449人最多,山東籍次之。原國府官兵有9234人。反共義士85%都只在共軍服役三年以下,擔任共軍10年以上僅兩人。曾參加共黨組織有3948人,但有人隱匿經歷。經宣導後,願意辦理脫離共黨組織者有4410人,後來再推動匪諜自首,有609人自首,其中15人情節嚴重送感訓。
反共義士回憶,戰俘營裡打死人是常態,美軍也不會管。反共派殺親共戰俘,還將屍體支解,裝進糞桶裡,隔天扔到海裡,或者是燒掉,也有就直接埋在營區裡面。
幾位反共義士都指稱,有位林學圃,英文不錯,卻被其他人認為沒有明顯表達反共態度,就被活活打死,這人死前還高喊毛澤東萬歲。反共派懷疑他是共產黨故意派來滲透戰俘營,分化戰俘。
戰俘平日沒事,有些人就演戲娛樂大家,過去知名電視演員凡偉,就是韓戰反共義士出身,當時就在戰俘營裡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