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 文:后玻
| 書名: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
- 作者:吳九箴
出版社:人本自然
- 出版日:2006/10/01
|
【內容簡介】
四十歲,是最適合佛陀來敲門的時間點。
四十歲,該玩的,該執著的,該迷戀的,該痛苦的,都應該經歷過了。
這本書副標是「四十歲前你必須看透的26個假象」,作者認為四十歲,是人生該覺醒的時間點。
人到四十,以前覺得好玩的,突然都覺得提不起勁,以前會讓你熱衷沉迷的,突然間也似乎沒那麼有趣了,甚至覺得怪怪的,這都是佛陀正在你耳邊敲門的現象,想讓你覺醒,覺醒之後,你才能像佛法中所說的,可以用心去觀照,觀照生命中的每個片刻,每一個呼吸,每一次痛苦和快樂,每一次的愛恨嗔痴,每一秒每一分身心的感受。
佛說,每個人都有佛性,我也是,你也是,差別只在於有沒有勇氣去醒過來。老實說,醒來沒有什麼好處,但該醒不醒則是自找苦吃。
世上最可怕的,不是人不是鬼,
更不是妖魔鬼怪,
而是你自己的幻覺妄想。
覺醒地活著吧!
只要你能不執著萬象,就能除一切苦,
你就不是你,佛也不是佛,
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沒有涅槃,更沒有地獄,
以及一切一切…………
人到四十,應作如是觀。
【本書目錄】
自序 電影散場時,請帶著微笑離開
第一篇 每個人,都是會隨風而逝的沙人
第二篇 你沒擁有什麼東西,也沒失去什麼東西
第三篇 真正的覺醒,並非讓自己一無所有
後記 人,為什麼要覺醒?
【作者簡介】
- 吳九箴
台灣嘉義人,最怕習性和業力,因此,每日三省吾身外,還要九箴吾心。
從不認為物質只是物質,相信「萬物有靈」,深感人生是苦,卻發現很多人在苦海中甘之如飴。
最喜歡與釋迦牟尼和老子聊天,偶爾也和科學家及禪師談論《金剛經》。
曾任記者及專欄作者。
著有:
《當佛陀也要繳信用卡債》、《其實,佛不是佛,你也不是你》、《其實,我們都只是宇宙中的泡沫》及《世界末日來不來,由你的信念決定》等。
【佳句摘錄】
●【金剛經】一直在告訴我們,當我們走路時,這個走路的人是不真實的也不存在的,只有人走路這個現象是暫時存在的。
●人到四十歲以前覺得好玩的,突然都提不起勁,甚至感覺怪怪的,正是佛陀在人耳邊敲門喚人覺醒。
●很多我們喜愛或在意的東西,存在時間可能十年、二十年或者五十年,一旦失去,回想的當下,五十年也像閃電朝露一樣快,一下就過了。
●當你所期待的落空或變質,當你所寄託的崩壞消逝,當你墜入生不如死的苦楚時,就應醒來看清你的苦,是自己的妄覺造成,是最佳看清人生的時刻。
●世人所在意的,往往是俗世的一粒塵埃被過分放大。
●整本【金剛經】只想告訴我們,應無所住,不論是苦、是樂皆無住,即使死亡來臨,也像春風一樣如來如去,萬般不沾染,這樣一來連「自我」也無住,自然能自在面對人生這場遊戲。
●只有自己覺得苦,才是真的苦,只有苦過了才有可能得到更高、更深的智慧,如果從來不以為苦,那就是頓悟了。
●不論是事業、人際、感情或財物,只有經歷、看透這些苦後,你才會睜開眼,才會讓自己成長,才可以得到不同層面的智慧。
●痛是消除你幻覺妄想最好的東西,痛愈多愈清醒,你要感謝上天為你安排這一段,他設了好幾個鬧鐘,就為了讓你醒來,直到有一天你全然覺醒了,就再也沒有任何苦痛可以困擾你。
●廣欽老和尚曾說過:「世間事,沒來沒去,沒什麼事情。」
●阿瑪斯提出坑洞理論:「每個人都有感情創傷,這些創傷就像坑洞ㄧ樣,讓人覺得心少了一塊,空洞洞的有不安全感,所以要找人填補,來讓自己依靠,讓自己不再是孤單空虛的靈魂。」其實內在本性什麼都不缺,有空洞都是和別人比較而來的,只想分享沒有佔有的念頭,不在乎是否有回應,這樣的感情才是真切的。
●佛法始終來自人性,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是要保持覺知、清醒的心,就好像你在演一部電視連續劇,不管演得多逼真,戲演完了就要放下,欣然快樂的放下,不要一直活在戲中的角色裡,否則就只是在自找苦吃。
●不要為別人生氣或快樂,要為了自己,這樣才有情緒主控權。一般人喜歡去接球,只要別人丟出一句話或動作,我們的情緒就直接反射出去,要去觀察自己的起心動念,慢慢的做回自己的主人,就不會受別人控制或影響,體悟一切唯心造的道理。
●過去的痛苦是讓我們開悟用的,經歷過那些事,才會知道要改變,才會去珍惜當下,才會有智慧。千萬不要把它們收集起來,折磨自己,成為負擔。
●活在當下,沒有過去或未來,沒有時間的限制,就沒有所謂的生死,這正是涅槃的境界。
●奧修說,先去經歷一切,才能超越它。千萬別逼一個小孩或年輕人去修行,因為他們都還沒經過人生的自然階段,就像春、夏、秋、冬遞嬗ㄧ樣,擁有過、享受過、失去過、痛苦過,經歷了人生的四季變化,才能深層認識生命的真諦。
●醒醒吧!不要把今生所遇到的情境,在腦中一再的懷念,不管是苦、是樂都要忘掉。
●山河大地、宇宙萬物,甚至自己的身體,都只是因緣和合而存在,世間上沒有單獨存在的東西,一切假因緣而生,因緣而滅。
●當遇到冤屈、不評、毀謗時,不要感到痛苦難過,把它看作是在幫你消業障,前世欠債今生來清,還完了帳清乾淨了,你和他人的恩怨才能結清,下輩子才不會繼續再來糾纏。
●時間的限制是要我們學會珍惜因緣,不是讓你來佔有某個人。有生之年是要讓你來還債、報恩,讓你做好這世的角色,最重要的是要讓你有學習、認清自己,改掉不好習氣的機會。
●趙州禪師開示:「你不缺少的東西,就是你沒有的東西;你沒有的東西,就是你不缺少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