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
2013/08/01 18:54:28瀏覽95|回應0|推薦1

周夢蝶甫承受親人死別的嚴酷打擊,卻同時得到象徵國內藝文界最高榮譽的第一屆國家文藝獎,煎熬之下接受獎項的原因,竟只是「不忍澆人冷水」;

  聶華苓的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超過四十年,讓他家的客廳成為無國界的作家聚集場所,全球三百多位知名作家更聯名推薦他為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

  擅寫小說的洪醒夫,應邀投稿小品文,報紙刊登後不到一個月不幸因車禍離世,小品文遂成為小說家的最後遺作……

  那是個執筆的人的風華年代,所有通訊聯繫還是以書寫為主要方式的懷念歲月。

  因為創作以及工作職務的關係,向陽與學界、文壇等諸多學者、作者魚雁往返,從前行代的楊逵、龍瑛宗等幾近喑啞,卻又謙遜雍容地試圖跨越語言的艱困;到同輩份的陳芳明、阿盛等在政治或者鄉土中,努力尋求屬於一代人的聲音。斑駁的手稿,串連起戰前至解嚴後的臺灣文壇。二十四位名家,二十四個故事,多重身分的向陽以謹慎的學術之筆,浪漫的詩人情懷,客觀的編輯態度,將被時代迅速湮沒的墨痕溫度,一一重新在紙上點燃。儘管歲月催人,筆跡的力道猶存,於普遍習慣透過電腦打字的今天,再現那蘊含於一筆一畫裡的動人情感。

本書特色

  ★圖文並茂,從相片與信札中看到最真切的情感。
  ★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勾勒出八○年代迄今的臺灣文壇。

作者簡介

向陽

  本名林淇瀁,臺灣南投人。美國愛荷華大學International Writing Program(國際寫作計劃)邀訪作家,政治大學新聞系博士。

  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自立》報系總編輯、《自立晚報》副社長兼總主筆。現任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獲有吳濁流新詩獎、國家文藝獎、玉山文學獎文學貢獻獎、榮後臺灣詩人獎、臺灣文學獎新詩金典獎、教育部「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等獎項。

  著有學術論著、詩集、散文集、評論集、時評集等四十多種;編譯作品三十餘種。

墨痕深處,溫潤長在──《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序

園丁的叮嚀──齊邦媛與國家文學館
慈悲喜捨的樹──聶華苓與IWP
田園躬耕的隱者──陳冠學與《自立》副刊
建構臺灣主體論述的史家──葉石濤與《臺灣文學史綱》
臺灣文壇的老園丁──中秋夜懷楊逵
哀傷之禽鳥──商禽詩〈木棉花〉的原始版本
在文學、歷史與政治的交叉口──陳芳明的「陳嘉農」年代
咏唱臺灣庶民心聲的歌者──王禎和及其〈人生歌王〉
臺灣文學史的墾拓者──黃得時及其臺灣文學論述
定型新詩的倡議者──周策縱及其「棄園」詩情
「醬缸」文化的批判者──柏楊與〈醜陋的中國人〉
「孤獨國」詩人──周夢蝶的雪與火
臺灣的心窗──王昶雄及其〈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
臺灣文學明燈──鍾肇政與《臺灣文藝》
為母土而書寫──阿盛與「散文阿盛」
喑啞的能言鳥──龍瑛宗的書寫語境
鄉里人物的刻繪者──追憶洪醒夫
亞細亞文學交流的鼓手──陳千武與《亞洲現代詩集》
文學傳播的掌舵者──蔡文甫與九歌出版社
臺灣農民的守護者──吳晟及其詩文
臺灣客語文學的女人樹──杜潘芳格及其客語詩
臺灣現代詩壇的「行動派」──張默與年度詩選
把草原上的月光寫入詩中──側寫席慕蓉
美麗島的玉蘭花──陳秀喜的人生與詩作

墨痕深處,溫潤長在

──《寫字年代:臺灣作家手稿故事》序(摘錄)∕向陽

  那個年代,是一個寫字的年代,一個文學書寫、出版與傳播達到最高峰、最鼎盛的年代。文壇上老將佳作頻出、新秀衝力十足,猶如百花競放的文學花園,聞得花香、聽得鳥鳴;純文學、大地、爾雅、洪範、九歌等五家出版社(習稱「五小」)的文學書籍在這個年代席捲出版市場,每出一書,多能感動人心,為讀者珍藏;以《中國時報》人間副刊和《聯合報》聯合副刊(習稱「兩報副刊」為首的三十餘家報紙副刊引領風騷,每有佳作,必受矚目,而副刊之間的議題設定與競爭,往往也隨即引發社會討論,形成可以呼風、可以喚雨的文化風潮。

  那個年代,個人電腦才剛起步,尚未普及,作家依然使用稿紙寫稿,書籍和報紙副刊依然採用鉛字排版,「寫字」就是那個年代絕大多數作家發表創作的唯一途徑:他們在稿紙字格中,一字一字植入文思,一句一句填進想像,就像農夫插秧播種,他們耕作於稿紙的隴畝之中,用筆桿寫出了那個年代人們的共同經驗,也耕耘出了臺灣文學的繁花勝景。那個年代稱寫作為「筆耕」、為「墨耘」,此之謂也。稱這樣的年代為「寫字年代」,誰曰不宜?

  那個年代,真是一個美好的年代。通過作家手寫於稿紙上的字,不但留存了如見其人的墨痕,容我們透過猶留餘溫的墨痕,想像他們筆耕的神情;也鑑照了已然難再的美好時光,容我們品其字跡、咀其英華,重見他們當年優游跌宕於文學志業的胸懷。

  那個寫字年代,以長存於墨痕中的恆溫,熨貼我們習於敲打鍵盤而逐漸消失的柔軟的心;也以一勾一勒、或正或草的無聲形跡,召喚我們習於聲色喧嘩而日就萎縮的想像。

  這本書,就是那個已然逝去的寫字年代的展示廳,它展示了二十四位臺灣作家寫於一九八○年代的手稿,再現了當時的臺灣文壇場域和具體而微的象徵資本。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或是紙稿,或為信箋,或以明信片、賀卡方式書寫,都自然呈現了各自獨特的字跡與風格。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如二十四節氣之交替,風華具現;其神采,也如司空圖二十四詩品之所示,有雄渾、沖淡、纖穠、沈著、高古、典雅、洗鍊、勁健、綺麗、自然……等不同境界的呈顯。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本書也是那個寫字年代的貯藏間,它貯藏了二十四則一九八○年代的臺灣文壇軼聞與故事,勾勒了那個年代的部分文風和習癖。在因緣際會下,以二十四位作家與一個副刊主編的文字往來為經,以作家手稿內容為緯,通過主編的回憶,交織出二十四幅臺灣文壇畫面,也點描了一九八○年代臺灣文學傳播的二十四張圖式。二十四則故事,如跨越一條河流的二十四座橋,後為隱隱青山、前是迢迢綠水,帶出一九八○年代臺灣文壇相惜相攜的溫情暖意。

  寫字年代,儘管泛黃了,墨痕深處,溫潤長在;手稿故事,雖只是一個副刊主編的回憶,因緣所繫,也可略窺一九八○年代臺灣文壇於一二。

  收在本書中的作家手稿及其故事,也隱藏著我對二十四位作家的感念和敬意。  
 
  一九八二年六月,我應《自立晚報》社之聘,擔任副刊主編,迄一九八七年十二月轉任報社總編輯止,計有五年半是在副刊編輯檯工作。當時的《自立晚報》還是侷限於臺北市區的小報,報社戮力革新,除了新聞版正刊大力鼎革之外,也希望副刊能在兩報副刊之外別樹風格,展現特色。當時我還年輕,銜命主持副刊,衝勁十足,於是以「本土的.現實的.生活的」作為《自立》副刊的定位,藉以區辨於人間副刊和《聯合》副刊的走向。

  在五年半的副刊編輯生涯中,我從專題企畫、廣泛約稿和精選來稿的過程中,逐步建立副刊的作家人脈,也與一九八○年代活躍的前輩作家和青年作家有了比較頻繁的接觸。當時還是小報副刊主編的我,以初生之犢之勇,即使不時遭到婉拒,仍想盡辦法向兩報的名家邀稿,一而再、再而三努力的結果,終能獲得名家賜稿;其次,我也以策畫各種專題、專欄的方式,廣邀不同世代作家寫稿,也擴充了副刊筆陣,使得副刊稿源源源不斷,作家陣容多樣化;第三,當時仍在戒嚴年代,言論受到控制,而《自立晚報》因其獨立經營,加上發行人吳三連係臺籍政治大老,言論尺度較兩報為寬,我乃以此一優勢,邀部分敢言名家為副刊撰寫兩報無法刊登的作品,或者接受兩報因政治尺度退稿的名家之作──三管齊下,終於在兩報副刊之外建立了《自立》副刊的獨特性。

  收在本書中的二十四位作家,就是在這一個過程當中與《自立》副刊結緣的作家。無論省籍、背景、世代或身分,他們在我的副刊主編生涯與記憶中,都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部分大家也以他們的人格、文格,啟發我的人生理念與自我期許。我留存他們的文稿、書函,乃至明信片、賀卡,視為珍貴的禮物,從當年黑髮到今日白髮,即使部分信稿曾因水患、或因時光而致風化水漬,仍想盡辦法保留下來。二十四位作家的手稿,於我已是生命與記憶的印記。這是本書之所以得以寫出的原因之一。

  我感念這二十四位多數是前輩、少數是同輩的作家,因為他們以他們的文稿和人格啟發我,而不只是因為他們與我的翰墨因緣。因此,寫下他們的風範,彰顯他們的人格,來表記我對他們的感謝與敬意,這也是我寫作本書的重要動力。  

  所以,本書也是我的生命史的表白,我寫下存在於一九八○年代的文學經歷、師友因緣,以及這二十四位曾經影響我、啟發我、鼓舞我的作家的故事,從中反省迄今為止我仍遠不及於他們之處,藉以自省自惕。希望這些故事,或多或少也能提供給讀者一些啟發和鼓舞。

  整個一九八○年代,與我有文字因緣的臺灣作家,讓我感念、尊敬的作家當然不止於本書記述的二十四位,格於書頁篇幅,未能一一記述,只好容他日另有機緣再補了。

2013年6月5日清晨鳥鳴聲中,暖暖

§內文1

「孤獨國」詩人──周夢蝶的雪與火(摘錄) 

● 

清明返鄉,從溪頭向陽書房中找出三箱書信帶回暖暖。某晚得空整理了其中一箱,發現一張獨特的明信片,背面空白,正面是詩人周夢蝶先生寄給我的明信片。上書: 

南投縣鹿谷鄉 
溪頭 
林淇瀁 先生 

諸書已絕版。廣告誤登。乞諒之。 
臺北市武昌街一段五號 
周夢蝶謹答 

明信片上的郵戳「臺灣 64.2.1 15臺北」,顯示了寄發的年度和地點,算來距今三十七年了。 

一九七五年一月,放寒假了,我返回溪頭家中,買書只能根據詩刊、書目郵購,印象中是在某本詩刊上看到夢蝶先生的詩集有售,於是寫信求購於他。這張明信片就是他的回函了。 

對於一個二十歲的愛詩青年來說,夢蝶先生當時已是詩壇名家,對於一個我尚未毫無詩名的後生小子,大可不理不睬,想不到他會如此慎重其事,端正濡墨,以他清瞿、有名的瘦金體字回覆我的請求。 

這張明信片,因此這樣被我保存了下來,在溪頭的書房之中,一待就是三十七年。這張明信片並不完整,右側的缺角,彷彿歲月,在飛逝之餘,留下了無法避免的殘缺。 

三十七年過去,如今的我五十七歲,與夢蝶先生當年年紀不相上下。回想從年輕時至今,與夢蝶先生的往來卻也其淡如水。對他,我至今依然懷有著最早收到這張明信片時的恭敬與感念。那恭整、清瘦的字跡,一如他的人與詩,帶有某種孤獨、枯乾,而又傲然、冷峻的格調。那是「赤裸裸地趺坐在負雪的山峰上」(〈孤獨國〉詩句)的主人。 

● 

要等到一九七七年四月,我自費出版了我的第一本詩集《銀杏的仰望》之後,我才與夢蝶先生有了稍微多一點點的對話。在他的詩攤前,從陽明山搭公車下山的我,帶著一疊詩集,其中一本贈書,其餘(約十本吧)則託售於他。夢蝶先生說:「好,你放著,賣完了再來結。」,我說:「好,謝謝周先生。」就是這樣。 

然後,我當兵去了,也沒問詩集賣得如何。一九七八年五月,我在高雄小港當兵,在書店中買到了周夢蝶詩集《還魂草》(臺北:領導出版社),這是一九六五年文星版的重刊本,也收了《孤獨國》的部分詩作。封面是夢蝶先生的畫像,照換了我對他的想念。當時我因為好友陳銘磻之邀,在他主編的《愛書人》雜誌開了「向陽專欄」,於是就以〈還魂讀夢蝶〉為題,發表了我的讀後感。其中有幾句是這樣說的: 

「於雪中取火,且鑄火為雪」,讀《還魂草》,我們看到了一棵心靈常處在對立的兩極:雪與火,紅與黑,生與死……的不斷替代、糾葛、衝突中……。那是生命在不斷投入、脫出中歷練的大悲,是情智在輾轉分化、交融裡煎熬的至苦,只有行到水窮處,才能坐看雲起時的。 

文章發表後,我找了一個休假日到臺北,將之面教夢蝶先生,彷彿是對當年收到明信片之情的一種答報,表示一個年輕詩人對他的敬意。夢蝶先生只說:「謝謝你。」接著忽然想到甚麼似的:「你的詩集賣完了,要不要結?」我聽到詩集賣完,這就夠了,答以:「可不可以換詩集?」夢蝶先生點頭,我挑了幾本詩集,便算結了帳。這是我與夢蝶先生奇特的往返經驗,我們以詩集易詩集,做了一次「生意」。 

Copyrightc 2011 book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enlizon&aid=806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