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窮人和老人不宜炒股
2011/12/04 13:37:35瀏覽64|回應0|推薦1

12月1日,新任證監會掌門人郭樹清在公開演講中稱:“需大力培育多元化的投資者群體……要本着對人民負責的態度,加強對多層次市場各類産品的風險揭示和歸類,落實與之相匹配的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引導投資者審慎評估、理性參與,確保將合適的産品賣給合適的投資人”。郭主席又進一步指出,“低收入人群和以退休金為主的人群就不太適宜參與其中,應當建議他們更多考慮風險較低的投資和儲蓄工具” 。

  郭樹清的這一番話被人解讀為低收入者不宜炒股或窮人不宜炒股。因而一些證券相關人士紛紛對此口誅筆伐:

  著名學者韓志國在其微博中指出,“政府提倡增加民衆財産性收入……郭樹清認為低收入群體不宜炒股……民衆的財産性收入來自哪裏?”韓先生進一步指出,“中國股市沒有財富效應是制度走偏”,因此“當務之急是徹底改變制度,不能讓股市僅僅成為權貴資本的發財工具” 。

  證券分析師彭泓源把郭樹清的這番講話解讀為:“股市就是提款機,普通老百姓賺錢不容易……讓高收入群體進來玩算了。”

  我們不妨對上述三種結論進行一些必要的討論,供投資者參考:

  首先,我要為郭主席辯解,媒體和相關人士的解讀是有偏的。其一,郭主席的說法是低收入和以退休金為主的人群不要炒股,即窮人和老人不宜炒股,而不僅僅是窮人不宜炒股。其二,郭樹清首先談到了建立投資者適當性制度,即不同的投資者有不同的訴求,我們要分別滿足不同投資者的訴求,為他們提供不同的金融産品和投資工具。在此基礎上,可能是考慮到股票相對於債券等投資工具具有更高的風險,因此承擔風險能力較弱的“窮人”和“老人”可能不屬於“適當的投資者”,郭樹清才用建議的口氣指出,“窮人”和“老人”不適宜炒股,而不是用命令的口氣禁止他們投資於股票。

  其次,投資者的適當性制度是合理的。蕓蕓衆生,千差萬別。比如湖南人喜歡辣,江浙人喜歡甜,四川人喜歡麻。餐飲業者,就應該分別為湖南人、江浙人和四川人提供辣、甜和麻的食品。這就是不同食品的食客適當性原理。投資者的適當性制度就是這個原理,不同的投資者有着不同的偏好,我們根據他們的口味、偏好設計並且提供相應的投資品,錯了嗎?

  股票價格、債券價格有漲有跌,存款的利率有升有降,這就是投資的風險。風險大的投資,或者是價格漲、跌的幅度大,或者是價格漲、跌的可能性高,或者是跌了很長時間之後才可能漲回來等。對於月收入只有2000元或20000元的投資者,同樣投資於1000股某股票,如果價格跌2元,前者的生活就會受到影響,而後者就能扛過去。對於一隻股票,如果價格跌了5年後才漲回來,對於年輕人,顯然有機會補償風險並且賺取足夠高的回報率,對於老齡人,就有可能沒有機會補償其投資風險了。因此,“窮人”和“老人”承擔風險的能力顯然更弱,風險相對較高的股票,不適宜於他們投資,這是符合投資者適當性原理的。郭樹清關於投資者適當性制度的政策設計,是保護他們,而不是限制他們。

  最後,時下的中國股市顯然還很不規範,不然郭樹清就不會對“偷白菜”的“小偷”們“義憤填膺”了。內幕交易、價格操縱、財務舞弊等屢見不鮮,同時中小板、創業板發行價格和二級市場價格高估並誘發大股東和高管紛紛高位套現,都有可能導致財富在不同投資者之間的重新分配,就讓富人們玩這種財富分配的麻將游戲也未嘗不可,勸退“窮人”和“老人”,不也正是為了更好地保護他們嗎?需要說明的是,我並不是為“制度走偏”辯護,我也和韓先生一樣,痛恨已經“成為權貴資本的發財工具”的股市,也渴望“徹底改變制度”。但制度改變之前,“窮人”和“老人”還是遠離股市的好,他們遠離了股市,“權貴資本”發財怕也是要更難一些了。(By魯桂華)

  (作者為中央財經大學教授)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5897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