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草藥治癌,值得一試
2011/02/25 09:29:19瀏覽734|回應0|推薦0
蒿甲醚是被證明有實效的中草藥製品,但推廣時遇到的阻力卻遠不止是對中草藥的誤解與貶抑。

  主筆/沈嘉祿

  沈善增是上海作家協會專業作家,以小說創作馳名於世,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國學未熱之前埋頭研究老莊的經典,並有多種全新視角的着作挑戰前人觀點,引起知識界的關注和好評。同時,他對傳統醫學也頗有研究,一直致力於推動中醫中藥的實踐與理論探索,並運用自己所學的多種傳統醫術為作家及讀者服務。前不久他獲悉一位文友患了肺癌,已進入中晚期。醫生原來預判他只有三個月的生存期,但接受化療以後,已活了半年,最近半年他還在積極創作、修改長篇小說,目前狀態還可以。沈善增通過電子郵箱發函給他,向患者推薦了一隻廣譜的,長期使用基本無副作用的治癌特效藥——蒿甲醚皮下注射劑。沈善增對記者稱,這類價廉效顯的中藥製劑,似乎遭到了選擇性的忽視與遮蔽,這是中國醫學界式微現狀的真實反映,背後可想象的空間頗大,此種現象的發生是很不應該的。為此,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蒿甲醚皮下注射劑的另類功能

  記者:蒿甲醚皮下注射劑應該是從中藥中提煉出來的吧,但我沒有聽說過此藥能治癌。你是從哪裏得到這個信息的?

  沈善增:此藥是一位老首長的兒媳幾年前向我推薦的。她母親十多年得了惡性程度很高的癌症,醫生說只有兩個月的生存期,有人推薦了此藥,兩個月後去檢查,癌細胞完全消失。說這話時老太太還健在,已經90多歲。此後,她向許多生癌的親友推薦,效果都很好。

  記者:蒿甲醚皮下注射劑是專門用於治療癌症的嗎?

  沈善增:蒿甲醚是從蒿草中提煉出來的,原來是抗瘧疾的特效藥,因為據病家反映,此藥長期使用無副作用,所以進行研究,結果發現是廣譜的抗癌藥。

  記者:抗瘧疾的特效藥用於治癌,是不是有點死馬當活醫的味道?

  沈善增:不是,用它來治癌是有科學道理的。我們知道,目前用於臨床的抗癌藥(化療)的嚴重後果,就是藥物的副作用,不僅患者在接受化療時非常難受,而且會導致免疫力極度低下,乃至全身衰竭,等不到癌腫來奪取生命(如轉移到腦部昏迷致死,轉移到腎臟尿毒症而死,還有導致門靜脈高壓破裂噴血而死等),就因所謂並發症死亡,現在有基本沒有副作用的抗癌藥,這不是癌症患者的福音嗎?

  記者:沒有副作用並不等於一定對癌症有療效啊!

  沈善增:是的,我想這也是所有讀者可能産生疑問的地方。且聽我說,我當時就想把這個信息貼到自己的博客上。但那位女士表示,一旦為大多數患者得知,擔心藥漲價。蒿甲醚原來6元一支,當時已漲到9元一支,漲了50%,雖然與其他抗癌藥比起來,藥價非常便宜,但考慮到此藥有些患者長期使用,有癌治癌,無癌防癌,同時,它又是抗瘧疾的特效藥,而瘧疾患者多數在農村,蒿甲醚藥價一漲,會加重患者的負擔。尊重她的意見,我就把聯繫購買蒿甲醚的方法記在通訊錄上,有機會就向人推薦。

  醫患雙方對此藥的態度意味深長

  記者:現在的醫生接受、傳播信息也是很快的,我想目前醫院裡的癌病專家們也一定知道這個信息,他們對這味藥的態度如何?

  沈善增:讓我感到納悶的是,我將這味沒有副作用、又便宜的抗癌特效藥向有些病人推薦,癌症患者卻興奮不起來,有的乾脆拒絶使用,還有的買來用了幾針就放棄了。結果呢,都在接受化療後速速離世。我遇到的知音,嚴格說,蒿甲醚遇到的知音,是潘肖珏教授。她原來是國內有名的公關策劃專家,5年前患了惡性度最高的乳腺癌,而她當時還不慎股骨骨折,如果術後接受化療,那就雪上加霜,即使能活三五年,也只能癱在病榻上,毫無生活質量。兵至死地而後生,她背水一戰,用研究學問的理性與鑽研精神,研究出了一條抗癌的活路,還寫出了一本書《女人可以不生病》,書中公佈了她研製的抗癌食譜。現在,已成了養生專家。她一聽就對我說,蒿甲醚是有道理的。

  記者:她本人使用過蒿甲醚嗎?

  沈善增:她當時可能還沒有用,不過她研製的抗癌食譜和蒿甲醚的藥理是一致的。目前,國際最先進的抗癌理念,就是變攻癌(手術、化療、放療),為改變身體環境,使癌細胞沒有生存的土壤。研究表明,癌細胞只能在酸性體質條件下才能生存,在弱鹼性體質條件下,癌細胞就會自然死亡。她就是根據這個原理,研製抗癌食譜,救了她的命,現在正在輓救更多人的生命。

  記者:她不吃藥,光靠食譜就能戰勝病魔?

  沈善增:她沒接受化療,沒用攻癌的藥,並不等於她不吃藥,這看她的書就知道了。她還非常關心國內外治癌的最新動態。所以,我一說蒿甲醚,她就說,她看到最新的資料,美國已經從蒿草中提煉出青蒿素,製成片劑,作為抗癌特效藥,原理就是青蒿素可以變酸性體質為弱鹼性體質。青蒿素片劑1000多美元一瓶,在美國的抗癌藥中算是相當便宜的,但它是片劑,效果肯定不及針劑。蒿甲醚原是抗瘧疾特效藥也有道理,因為蚊子只叮咬酸性體質的人,不叮弱鹼性體質的人,可能瘧原蟲在弱鹼性體質人的血中也不能生存。

  但直到這回我收到那位文友的回信,才明白以前的患癌症的朋友不用蒿甲醚的可能的原因,也是我不得藉此機會呼籲一下的原因。他說,他現在接受的化療,是使用一隻價格非常昂貴的進口新藥(好像是800多美元一支,每天一支),他現在是以接受臨床試驗的方式用藥,所以是免費的,否則他根本用不起。但接受臨床試驗,為觀察療效,必須承諾不使用其他的藥物治療。目前情況還可以,如果藥物産生了耐藥性,不起作用了,停藥後再用蒿甲醚。

  記者:這麼說,藥品的價格對患者選擇藥物起到了決定性的影響?

  沈善增:是的,之前那些拒用蒿甲醚的患者,可能與醫院也有類似的協議,或者並沒有享受臨床試驗的優惠,但醫生也告誡不要混用其他的藥物,他們就唯命是聽,結果錯失了生存的機會。

  記者:藥物不能混用,這有道理嗎?

  沈善增:我回信說,首先,我在藥廠干過,也在醫院蹲點寫作,知道接受臨床試驗的規矩,醫生提出不要同時用其他藥物治療,是合理的,即使不是參加臨床試驗,要求患者在一段時間裡只接受一種治療方案,也是合理的。但醫生所指的其他藥物,是指同一類作用的藥物,例如同一類攻癌的藥物,而把酸性體質改變為弱鹼性體質,本來通過食療(日常飲食)也能達到(潘肖珏教授就這樣做到了),蒿甲醚只是使作用更快一點,所以,使用蒿甲醚不能視作使用其他的抗癌藥。而癌症的危害性正是在病程發展快,改變體質的進程也許趕不上癌細胞的發展進程,所以,使用蒿甲醚越早越好,刻不容緩。

  我們需要重建對中醫中藥的信心

  記者:但現在的情況是,很多病人對價格低廉的中藥並不信任,他們認為越是昂貴的藥物,效果可能會更好。

  沈善增:這其實是一個誤會。再聽我說,其次,大量的事實已經證明,抗癌藥最大的負面作用是摧垮了人的免疫系統,而不僅是通常所認為的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殺死了大量的好細胞。免疫系統是抑制癌細胞的主力軍,因此,使用抗癌藥往往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一開始作用很明顯,腫瘤不再生長,甚至縮小了、也有消失了的,但使用一段時間,抗癌效果不明顯了,再接着,癌腫爆發性生長,一發就不可收拾。

  記者:是的,原因可能就在於抗癌藥摧垮了免疫系統,已有的癌細胞殺滅了,新生的癌細胞卻沒有免疫系統去控制、抑制,就瘋狂生長。

  沈善增:抗癌藥不是抗生素,沒有什麼耐藥性。出現所謂的“耐藥性”,就是抗癌藥把自身免疫系統摧殘殆盡,那就來不及了。所以,抗癌藥用到一定程度,病情穩定了,應該趕快停藥,盡可能多保留一點自身的免疫系統,抓緊這段休整期,改變自身體質環境,對殘存的癌細胞來個釜底抽薪。如果期望抗癌藥把癌細胞趕盡殺絕,畢其功於一役,那適得其反的概率是非常大的。這方面有沉痛的教訓,說起來令人心裏難過,就不說了吧。

  那位文友還問到蒿甲醚是否有片劑,因為打針一是麻煩,二是長期注射,皮下可能出現硬塊。我回答他,凡針劑都可以口服,只是通過胃來吸收,效果可能差一些,那就用量加倍。最近聽說蒿甲醚有片劑,國內也有青蒿素的片劑,用來抗瘧疾的,價格應該比進口的低得多,可以到網上查一下。

  記者:一般醫院裡能配到蒿甲醚嗎?醫生會給病人配這類中藥嗎?

  沈善增:蒿甲醚的主要市場在農村,至今我還沒聽說上海的醫院有配蒿甲醚的,藥店裡也沒有賣。

  我知道昆明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目前仍在生産蒿甲醚注射液,讀者可向他們先諮詢一下。廠家會告訴你這是抗瘧疾藥,用於抗癌,臨床試驗結果還沒有出來,你要用可以,但廠家概不負責。生産蒿甲醚的廠不止這一家,但這家是朋友向我推薦的,還是有信譽的。

  記者:我們在此申明,本刊在此無意給藥廠做軟性廣告,請讀者自己把握。也可通過多條渠道打聽。另外我們想問:蒿甲醚的原料是什麼?

  沈善增:蒿甲醚的原料就是蒿草,這種植物在農村田間多的是。魯迅詩曰:“萬家墨面沒蒿萊”,詩中的蒿萊就是蒿草。讀者可自己到中藥店去買,買不到的話也可能去農村去採摘,弄來煎茶喝,或許也有用,不妨一試。

  記者:照你所說,這確定是一種有效的防治癌症的草藥?現在我們媒體不敢向讀者推薦或介紹草藥之類的東西,更不敢介紹民間偏方。因為大家知道,今天有不少所謂民間的神醫以營利為目的設置騙局,不僅敗壞了中醫的名聲,還給病人造成了無可輓回的傷害,讀者對此不信任是有原因的。

  沈善增:對張冠李戴的事,我在此也不想扯得太遠,但我覺得也不能像倒洗澡水時一併將孩子倒掉。中醫中藥不是哪個有“科學家”頭銜的說是“糟粕”、“僞科學”能否定得了的。另外,由攻癌改為調節身體酸鹼度,消除癌細胞生存環境,是國際治癌的最新潮流、最新研究成果,但我卻是從朋友發來的許多電子郵件中知道的,國內的醫院好像對這消息是“封鎖”的,這裏有沒有利益的驅動?我不敢說。因此,蒿甲醚是被證明有實效的中草藥製品,但推廣時遇到的阻力卻遠不止是對中草藥的誤解與貶抑。

  中晚期癌症可以完全治愈,但必須轉變觀念,其他的疑難雜症乃至絶症,亦復如是。觀念不變,生了病把自己全部交給醫生,在目前國內(也許還不止中國大陸,是世界性的)醫務界唯利是圖,醫德、醫技嚴重滑坡的情況下,“合理”的結果是使自己死得更快,一場病導致家破人亡。因此,我要推薦大家去看潘肖珏的《女人可以不生病》與她剛推出的新書《我們該把自己交給誰》。無論你是否生了病,無論你生了什麼病,我覺得都該看一看,因為,比她戰勝絶症的經驗與那些食療、心理治療等方案更重要的,是她展示了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生存哲學,她現身說法地告訴我們,健康首先是心理健康,生病歸根結底是心靈染病,而戰勝疾病的根本動力還在我們自身的生命潛能。(From 新民周刊)

( 知識學習健康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yuen&aid=492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