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21 23:40:32瀏覽219|回應0|推薦0 | |
張銘清和兩岸關係 2008.10.21. 果不其然,張銘清提早離台,返回大陸。 國台辦的聲明雖然強調嚴懲暴力者,但對兩岸關係的發展仍保持委曲求全的冷處理方式。 國民黨、政府各部門、民進黨中央的反應也均如意料,一致譴責暴力,展開危機處理的即時效果。 但是,事件的效應從張銘清的提早離台而逐漸開展。 馬英九政府將因為太過疏忽,而肇生事件的種種後遺症,尤其是發展兩岸關係,要兼顧中國與台灣內部民意的平衡,恐怕已難以求全,而必須有所輕重先後之分了。 中國政府正反兩手操作此事件的籌碼驟增,對兩岸關係朝正向或負向前進,掌握最佳的操控位置,進可攻,退可守。可是,在朝積極有利方面邁進時,難免要給台灣政府一點懲罰,報復當政者輕忽不實的態度。猶如當年台美斷交,美國國務卿克里斯多福銜命來台,協商斷交事宜,被政府默許的示威群眾,差點用鐵條刺過車門,傷及身體之危害一般:美國政府在克卿建議下,給予台灣的蔣經國政府,稍予薄懲。 民進黨中央為此也難以脫身,休想清閒無事。後續發展若有惡化情況,對於1025遊行成效及拓展台灣主權路線的前途,會有極大傷害。未來強硬派必受士氣一振之激勵,而益加狂熱;但是,溫和主政的黨中央就必須運用智慧,妥善轉移這股「暴戾」之氣,成為對中宣示主權的有力後盾,是否能夠一舉逆轉整個情勢,有利來年氣勢,尚待觀察。 |
|
( 時事評論|兩岸 ) |